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认为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鲁迅同国民党人站在一条战线上。“四·一二”政变后,鲁迅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派软硬兼施,既压制迫害鲁迅,又妄想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拉拢。鲁迅逝世后,国民党反动派先是玩弄欲抑先扬的手腕,1949年逃往台湾后,则对鲁迅著作采取查、封、禁、堵的政策。到80年代末,在台湾广大民众的冲击下,这一反动政策被迫取消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1619—1692)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法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明清之际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进步史学家和进步的政治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他的整个法家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的政治路线的。”一种文学理论或文艺思潮,作为艺术实践的指导,它总要受到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制约,并且为现实的阶级斗争和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王夫之正是在深刻批判后期儒家唯心主义反动思想宋明理学的斗争中,在深刻批判复古守旧、借古非今、分裂倒退的儒家反动政治路线斗争中,产生了他的法家唯物主义的进步文学思想。王夫之在文艺理论方面对于儒家思  相似文献   

3.
鲁讯的《拿来主义》这篇杂文写于1934年6月4日。这篇杂文不仅代表了鲁讯先生继承和建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而且有其深刻的思想文化背景。本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大规模地实行反革命军事“围缫”的同时,还对当时以上海为中心的“左翼”文化进行疯狂地反革命文化“围缫”,大批文艺工作者被杀被逮,一些进步文艺也被封禁,随之而起的是种种错误思潮的泛滥:保守成规的封建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思想等等,文艺界一片狼藉。鲁迅在《从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与运命》一文中揭露了民族主义文学充当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和“鹰犬”的反动本质,指出国  相似文献   

4.
“重农抑商”政策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登台而由法家提出并实行的重要经济政策,至秦汉时更有很大发展,并得到广泛采用。它是新兴地主阶级用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向没落奴隶主贵族展开斗争的强有力的措施。它是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产物,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在当前不断深入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正确评价这一政策,对于批判林彪攻击法家的反动谬论,批判“尊儒反法”的反动思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马克思主义者曾经和无政府主义进行了一场尖锐的斗争。本文试就这场斗争的历史过程作一粗浅探索,以总结历史经验,弄清无政府主义的反动实质,为进一步开展对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批判和斗争提供历史借鉴。无政府主义是小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者的反动社会思潮,最初产生于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二十世纪初期,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经一些留学生及反清流亡者的介绍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前,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在反对清朝封建专制,反对封建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起过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文艺运动是在极其复杂的政治条件下发展过来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同志领导国统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经历了尖锐曲拆的斗争,战胜了国民党的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和形形色色的反动逆流,发挥了文艺团结、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为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国统区文艺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篇章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对国统区文艺运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由于30年代提倡“幽默—闲适”小品,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定格”为“洋奴”和“帮闲文人”。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具体分析,指出30年代的林语堂基本坚持了反帝爱国的立场。从政治上看,他属于中间派,既同国民党反动派有矛盾,又与无产阶级革命派相牾。从文艺观来看,他奉行自由的资产阶级文艺论,既反对国民党的文化专制,也责难无产阶级的左翼文艺运动。林语堂幽默小品的文化价值是功大于过的  相似文献   

8.
军统是民国时期一个重要的特工组织,是蒋介石赖以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它的产生曾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着重考察了军统在抗战时期的组织与活动情况,分析了抗战时期,军统作为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所具有的“反共”与“抗日”的双重性,勾勒出抗战时期军统的活动轨迹及与国民党内外政策演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军统是民国时期一个重要的特工组织,是蒋介石赖以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它的产生曾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着重考察了军统在抗战时期的组织与活动情况,分析了抗战时期,军统作为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所具有的“反共”与“抗日”的双重性,勾勒出抗战时期军统的活动轨迹及与国民党内外政策演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对国民党在政治上专制独裁,经济上疯狂掠夺和军事上的大溃败,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纷纷起来进行斗争,因此,国统区掀起了广泛的人民民主运动。在这一斗争中,新疆爆发了三区人民的革命斗争,这就是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它爆发于1944年8月,坚持到1949年9月。三区人民五年的革命斗争鼓舞和支持了全疆各族人民反帝反国民党的斗争,特别是牵制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夜逝世,但他对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以及抗战文艺运动的影响仍是巨大的。只要认真研读他的著述,理解他的思想、精神,也认真考察抗日民主斗争和抗战文艺的具体进程,就不难发现这一事实。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国民党当局不顾民族利益,继续推行“对外退让、对内用兵、对民压迫”的反动方针,致使祖国大好河山在两三年内大片沦入日本侵略者之手,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灾。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从阶级的  相似文献   

12.
茅盾同志的散文《白杨礼赞》是有口皆碑的名篇,现在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雷雨前》,也是一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这篇散文大约是在一九三四年写的,曾收在《速写与随笔》散文集里。“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闯进中国,人民残遭蹂躏,而国民党蒋介石却实行卖国投降政策,叫嚣“攘外必先安内”,推行法西斯反动统治,对中国共产党、进步团体和进步力量,实行残酷的反革命“围剿”。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的再度合作创造了根本条件。中共中央针对国民党多年实行的“钳制舆论”“新闻专制”的反动政策,于一九三七年二月十日发出《给国民党三中全会电》,把“保障言论自由”作为两党合作的基本条件之一提了出来,此时此刻的蒋介石,忘不了“一二·九运动”中青年们那种冲破沉寂的怒吼声,更忘不了西安事变时他曾经口头上同意“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许诺,现在,共产党提出的“保障言论自由”的主张,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呼声和愿望,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相似文献   

14.
湖北鄂西自治州首府恩施市,在抗日战争中,是国民党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和湖北省政府所在地,是湘、鄂、川、黔四省边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当时担任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主席的陈诚,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文化活动,鄂西的共产党员同广大群众,对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能够冲破了反动派的压迫,击垮了一切反动的文艺活动”。鄂西这段进步文化斗争的历史篇章,在现代文学史中,理应占有庄严的一页。为了给现代文学史的全面、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史料,我们编写了这篇《鄂西抗战文化斗争的概述》。  相似文献   

15.
西山会议派,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国民党右派集团.关于西山会议派的一般情况,史书多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谈.本文仅就西山会议派的形成和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作一扼要论述.1924年的国共合作,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向国共两党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孙中山“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毅然决定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这是他晚年的一重大进步.当时,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众多的国民党员中,真正积极拥护和执行他的政策的主要干部.只有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等少数人,而代表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冯自由、邓泽如、谢持、邹鲁等右派,则坚决反对.1923年底,正当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相继完成改组国民党的一切准备工作,积极筹备召开国民常“一大”的时候,11月29日,邓泽如  相似文献   

16.
马列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要巩固自己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还必须开展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逐步改变由旧的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为我们的思想文化革命指出了唯一正确的道路。但“四人帮”反党集团却歪曲、篡改马列主义,提出一个所谓“张春桥思想”的“全面专政”论,叫嚷要消灭一切旧观念,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切”实行“全面专政”,“文化部要成为意识形态的公安部”,疯狂反对“双百”方针,大搞资产阶级文化专制主义。他们力图把思想文化领域变成他们一帮独霸的天下,把社会主义的文艺变为篡党夺权的阴谋文艺。他们这种反动言行,不但在思想理论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而且严重地破坏了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破坏了社会主义的文艺革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在文艺斗争和创作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对中国文学遗产的理论见解,其意义不仅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且也大大地跨越了国界。在开放搞活的今天,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仍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在阶级社会里,无论处于什么历史阶段,各民族的文学都是既有优秀的、进步的部分,也有粗劣的、反动的部分。而且进步的与反动的、优秀的与粗劣的文学,又常常以各种方式复杂地交混在一起。因此,适应着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反映…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政治反动性仅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政治生活的次要方面和表面现象,政治进步性是其主要方面和本质内容。整个复辟王朝时期存在一股政治民主化潜流。复辟后的波旁王朝是君主立宪统治,1814年《宪章》是法国政治史上的重要文件。民主与专制、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是复辟王朝政治生活的主流。这种政治进步性还表现在选举法;新闻出版和民主财政等方面。法国复辟王朝时期政治进步性是法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和领导人之一。一九三一年夏到一九三四年春,他在上海投身文艺战线上的斗争,和鲁迅并肩领导左翼文艺运动,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斗争中英勇作战,为推动左翼文艺运动向前发展,创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和中间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的民主宪政运动,冲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和影响,并发展到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