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选取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具有代表性的18家合作社,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生产特征及合作社服务及环境等方面,分析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文化程度、收入提高程度和家庭农业总收入、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和合作社技术培训的次数与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4,(6):85-90
基于202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鄱阳湖湿地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具有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农户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46.53%,农户户均年支付意愿值为487.40元;被调查农户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居住位置、是否重视对湿地环境改善及拥有耕地面积与其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呈现显著相关性,有支付意愿农户的家庭年收入、居住位置、耕地面积以及承包水域面积与其生态补偿支付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村民会议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地理差异是影响农户参与村民会议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农户参与村民会议的意愿与农户的职业类型、身体状况以及地理差异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致使垃圾处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地区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为了突破经费短缺的困局,一些地区开始向农户征收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费用,到底农户是否愿意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费用,哪些因素将影响农户的支付愿意.本文利用山东省农户调查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研究农户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费用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外出务工、年家庭纯收入、农户经营活动类型、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和环保的关注程度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农民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主力军,提高其环境治理的参与意愿是建立农村环境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基于福建省福州市、三明市、宁德市、龙岩市、南平市55个村庄的286份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路径:正式网络、非正式网络对农户参与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均对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有较强的影响,网络越发达,农户越愿意参与环境治理;在正式网络方面,农户环境治理意愿的最大影响因素来自村庄治理参与意愿与家乡建设参与意愿两方面;在非正式网络方面,邻里关系、公益活动参与意愿均能够显著提高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尤其是邻里关系;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在对农户参与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中互有中介效应。为此,应建立健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体系,发挥社会网络对农户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法,研究农户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支付意愿,分析性别、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均纯收入和家庭所在地域研究五个因素对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河北省8市农户的样本中,家庭所在地域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家庭年纯收入和年龄,再次是受教育程度,影响最小的是性别;并针对农户不愿意支付的主要原因从加强地方经济建设、政府廉政建设和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三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信用评级试验区农户参与度低这一现状,在阐述评级机制的基础上,理论分析试验区农户参与评级积极性不高的个体原因和制度原因。同时,基于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及可获性的角度,对制度整体效果进行了评价,使用由农户主动申请评级的试验村样本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使用逐户评级试验村样本检验制度效果。结果表明:个体因素方面,农户金融素养越高,风险厌恶程度越低,参与评级的意愿及申请评级的概率越高;制度因素方面,不公示评级结果、信息保护制度完备,以及评定等级为利率优惠依据的地区,村两委参与程度越高农户参与度越高;效果方面,信用评级可以显著提高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及可获性,有利于农户融资。  相似文献   

8.
我们以福建省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概率单位模型(Probit Model)对影响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的参合意愿主要受报销比例、封顶线等给付水平以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的影响;同时,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变量如家庭负担系数、家庭收入水平等对其参与意愿有比较显著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探索影响农户参合因素,并提出促进新农合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基于农民旅游消费意愿的相关理论,采用浙江省780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户旅游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的旅游消费意愿受到教育程度、外出务工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以及电脑和互联网等因素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会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农户,旅游消费意愿越高;有家庭成员外出打工,人均收入较高的农户旅游消费意愿较高;参加了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农户,其旅游消费意愿也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肖小虹  周正 《东岳论丛》2023,(1):65-72+191-192
农户持续参与意愿不高一直是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制约,以往研究未能重视从农户感知视角解答其持续参与合作社意愿不高的问题。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农户心理契约破裂通过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和集体主义作为边界条件来影响其持续参与合作社意愿的理论模型。基于贵州省243份有效调研样本的分析发现:心理契约破裂显著负向影响了农户持续参与合作社意愿;组织认同在心理契约破裂和农户持续参与合作社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集体主义显著调节心理契约破裂与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组织认同调节了心理契约破裂和农户持续参与合作社意愿之间的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之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然而参保率仍然较低.本文以玉米种植户为例,重点运用工具变量法对农户参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入成本、经营规模对参保意愿影响显著,而且农户更加关注风险保障水平.此外,也基于地块层面,分析了地块质量对参保的影响,与灾害关联度较大的灌溉条件对农户参保影响显著,表明农户参保行为中存在一定的逆向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省云浮市524户农户作为调查对象,从农户需求角度入手,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云浮市农户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以下5个因素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影响较大:农户受教育年限、家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农户从事种养殖业与否、农户对农业保险及其重要性的了解程度。据此提出应对农业保险加大宣传、适当增加可投保农业保险险种、农业保险服务质量需提高、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农户意愿角度,以福建省农民的农用承包地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农户承包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到影响农户流转承包地的样本数据,并对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进行检验。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的职业、农户家庭的人口、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承包地面积和农户流转承包地的租金水平是农户流转承包地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其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承包地面积和租金水平是正向影响,户主的职业和农户家庭的人口是负向影响。根据研究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山西省农村跟踪观察户资料,通过对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存量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为初中文化程度的家庭,户均纯收入由最高变化为低于高中户,而后依次为小学户和文盲半文盲户;农户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户均纯收入也越高,且随着家庭综合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投资的收入弹性呈递增趋势;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农户家庭,其户均纯收入、经营性收入、总收入均高于未接受者,家庭中接受培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家庭收入越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风险厌恶的视角,剖析了农户弃耕撂荒的决策行为,并以福建省八个设区市21个行政村365位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技能状态、从事非农职业意愿、家庭非农劳动人口比例、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所拥有耕地的质量系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农地流转情况对农户耕地撂荒决策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治理耕地撂荒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订单农业能够增加农户的收入,农户有参与订单农业的动机,并且龙头企业提供的信贷支持能够满足农户进行订单农业生产的资本需要。龙头企业在签约农户的选择中存在歧视弱势农户的现象,农户的富裕程度对参与订单农业并没有显著影响。此外,龙头企业偏向于与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户签约,而且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及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便利性也是影响龙头企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地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对影响农户订单参与决策的农户特征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土地种植面积、农户生产专业化程度、商品化程度、订单参与经历是影响农户订单参与决策的显著变量.现阶段要提高我国订单农业的合同覆盖率,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鼓励农户积极开展商品化经营活动;二要做好签约农户甄选工作;三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鼓励并支持农户进行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8.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全国开办10年来,虽然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力度不断调整增加,但农户参保率仍然很低,为此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对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不同类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因素和影响程度均不同。影响总体农户的因素有年龄、政府救助、亲朋邻投保、对农业生产重要性、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等。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是影响纯农型农户与农兼型农户的唯一因素;影响兼农型农户的只有亲朋邻投保因素;影响非农型农户的有年龄、政府救助、灾害对生产生活影响程度、亲朋邻投保等。对农户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亲朋邻投保、政府救助、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等。为切实提高农户农业保险需求,建议加速提升农业保险的服务质量,稳步加大农业保险的政府支持,持续加强农业保险政策的宣传,逐步创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服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对福建省部分县(市)的抽样问卷调查,对农户信贷需求和信贷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及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调查发现:农户信贷需求较强烈,且以中短期需求为主,但金融机构对其贷款覆盖面不足、满足率低。实证结果表明:农户信贷需求受到其曾经获得贷款数量、家庭拥有劳动力数量和家庭总开支水平的正向显著影响,家庭财产水平对农户信贷需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农民合作社禀赋是影响其"农超对接"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的重要因素。基于江西省224份合作社的调研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合作社禀赋对其"农超对接"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的影响。分析表明:社员文化程度越高,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意愿越强烈,参与程度也越高;随着合作社注册资金的增加,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意愿和参与程度都会显著提升;拥有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的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意愿和参与程度更高;合作社的供货规模会促进其"农超对接"的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合作社的市场开拓能力,会降低其"农超对接"的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