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唐代国家选用宰相的数量之多,在加强中央集权过程中作用之显著,为历代所罕见。近年来学者对唐代宰相群体的研究日益关注,以其为对象来考察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民族关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王宏英  王辉 《兰州学刊》2012,(3):188-192
关注西北地区农民职业分化的速度和水平就是关注西北地区农民的现代性,关注西北地区农民的职业道德就是关注西北地区农民职业分化过程中的道德性。而现代性的内在逻辑是要么增强道德性,要么减弱道德性,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在加速农民职业分化,增强农民现代性的同时,不可忽视其职业道德的养成。这也是农民过渡为一个现代公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唐代许多文士有过隐逸的生活,而隐逸生活的动机目的多有不同,所以他们的隐逸方式与具体的隐逸生活内容也就显得多种多样.既有终身隐居的,也不乏亦官亦隐或一段时期隐居的.他们中有的修身养性、苦研道经、采药炼丹,有的游山玩水、躬耕玩赏于田园别业,又有读书习业以待时而出者,也不乏教授生徒、著述传经以为隐逸生活者,可谓多姿多彩,颇值得关注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唐代的中原作家之多、流派之众,属唐代之冠.杜甫就是唐代中原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伟大诗人杜甫之所以在中原出现,与中原文化底蕴深厚有关,更与唐代作家群体的强大的阵容和与之所产生的浓厚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杜甫与唐代中原作家群体和流派之间形成或承继、或交流、或影响等各种关系,进一步促进了诗及盛唐文化的发展.深入研究杜甫及中原作家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全面了解杜甫在唐代诗歌发展中的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和独特贡献不无帮助.  相似文献   

5.
宋军风 《齐鲁学刊》2006,(1):110-113
唐代商人妇的家庭生活是复杂多元的。她们不仅物质生活颇有差等,而且精神生活也纷繁多样。同时,她们还有弥诚弥真的心灵寄托。唐代女性的社会生活并非总是浪漫多姿的。认清唐代商人妇多样化的角色、面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唐代家庭生活的全貌,更为确切地把握唐代社会的性别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6.
唐代放归民间之宫人,有选择婚姻的,而不少人青春已误,婚姻未必如愿;有的无家可归,出宫亦如被弃,衣食无着,生活艰难;有寄寓于寺观的,或自愿或被动,剃发为尼或束发为冠,青灯黄卷,聊度残生;有的因现实生活与宫中繁华落差甚大,较难适应.唐政府对放出宫人有一定的生活资助和某些安置措施,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似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7.
论转型期西北地区农民消费观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正在由自给性消费向商品性消费转变、由贫困型向温饱型转交.这种变化基本适应了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合理地消费,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信佛妇女在接受信仰的同时势必受到信仰的约束,这种约束也一定会对她们的家庭生活带来影响,而这种约束与随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她们的受戒遵戒上面。唐代在家信佛妇女受的主要是菩萨戒。唐代一些受了具足戒而出家的比丘尼与家庭的关系也值得注意,因为这种关系不仅意味着它也是一种家庭生活,而且还说明了出家妇女对家庭生活的依然参与。这些不仅和社会的环境、宗教本身等因素有关,而且也曲折地反映了妇女提高自身在家庭中形象地位的一种努力,即信佛妇女藉此在礼教的氛围中维护自身的尊严与人格。同时,还显示了中国佛教戒律的情理化。  相似文献   

9.
当中国农民经历了免税的惊喜后,现代化的失业浪潮又掀翻了这支孤舟:当各界鼎力支持农村建设时,沉重的旱灾又冲击着农民返乡的喜悦。诸多的波澜使得“三农危机”的政治性话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后,各界再次把目光聚集于农村、农民、农业上,但这次关注的意义俨然已不同于前。因为中国工业长期对农业的提取,城乡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巨大差异已经迫使我们考虑农村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兰翠 《齐鲁学刊》2003,(1):18-22
唐代的咏物诗可分为吟物和感物两类。吟物的咏物诗在初唐与晚唐诗坛上相对较多 ,它的产生与士人诗酒之会、书斋唱和、切磋诗歌技艺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感物的咏物诗又可从物象的士人自我投射和社会现象投射两端去把握 ,这类咏物诗较适用于士人借物抒怀的干谒求进或讽刺规谏。因此 ,唐代的咏物诗可以是士人在闲适或逃避时的自娱 ,也可以帮助他们在仕途上的进取 ,它们是审美的 ,又是功利的。  相似文献   

11.
洛阳出土唐瓦(包括瓦当)具有范围广、质地丰富、种类繁多、形制多样、装饰各异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唐代洛阳在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唐律与唐朝的刑事司法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民 《社会科学》2008,(11):168-176
唐律是唐朝刑事司法制度的体现者、规范者和捍卫者.唐律的内容体现了刑事司法的主体、参与人、程序、证据、强制措施、法律的适用、刑罚的执行等方面,是唐朝刑事司法制度忠实的体现者.唐律对唐朝刑事制度的规范比较全面、具体和易操作,为这一制度的适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唐律通过刑罚手段来惩治违反刑事司法制度的行为,力度比较大.唐律能与唐朝的刑事司法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因为唐律包含有唐朝刑事司法制度的调整范围.詹初的主流刑事司法思想起了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疏议"起了完善唐朝刑事司法制度内容的作用等.在唐律与唐朝的刑事司法制度方面,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唐朝前、后期刑事司法制度的执行情况大不相同.其次,后世律典对唐律中的刑事司法制度都有沿革.最后,唐律中的刑事司法制度与古代东方其他法中的刑事司法制度相比.差别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诗人杜甫的人生态度和独有的艺术鉴赏水平两个方面,阐述了盛唐文化对杜 甫的影响,以求加深对诗人创作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探讨中国唐代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可为完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借鉴。加强对唐代社会保障体系相关资料的搜集,勾勒唐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指出其具有保障内容和对象的相对全面性,以政府为主导兼有宗教团体和民间参与投资的多元化特点,简要分析其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包括儒家的仁政思想、中国古代的天命思想及佛教的慈悲思想。唐代社会保障制度尽管并不完善,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事业。  相似文献   

15.
论唐代物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东升 《文史哲》2002,(5):134-138
虚估是以虚钱估物价 ,最初因乾元二年 (75 9)虚钱的初次产生而出现 ,又因宝应元年 (76 1)虚钱的消亡而不复存在 ;省估也是一种虚估 ,但它不是因虚钱而产生 ,而是由省估产生虚钱 ;省估因两税法实行后农民负担加重而在建中二年 (781)至贞元二年 (786 )间产生 ,因是各地征收虚估物的标准物价 ,也称中估 ,但不能称“省中估” ,现有文献中无此说法。省估虽然在减轻百姓负担方面的作用很有限 ,但因方便统治者做到“量出为入”而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6.
乐人是唐乐的创造者、传承者、传播者,其音乐传承方式是唐代音乐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它大致有家传、师承、家传兼师承、以及梦授说四种方式。通过对这四种传承方式的考察,可以了解它们在唐代音乐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阐明南北音乐、胡乐与中原音乐、宫廷音乐与地方音乐的交流和融合,还可以更好地认识梦授说这种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唐代艳诗创作在对女性审美价值的体认、男女情爱的感知、绮靡华艳诗美风范的追求方面,龙翔凤翥,超越同侪。唐人才华横溢,这些艳纵之笔,亦为唐诗的空前繁荣平添了几许流丽风情,增饰了无限旖旎韵致。运用文本分析、史论结合的方法,将艳诗研究置于文学、文化、人性发展的大视野中综合考察,可以发现,无论从创作规模、艺术成就,还是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看,唐代都堪称艳诗创作的繁盛阶段。  相似文献   

18.
唐代书手概指设置于官府图书文化机构中具备相当书法技艺的抄写者,在唐代官僚体系中品居流外,积劳累考后可入流,政治、经济地位普遍不高。当代学者考察唐代流外人员时对书手关注甚少,故此,探讨唐代书手的设置、地位及出身入仕状况,是对唐代制度史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9.
王涛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4):137-140
对《全唐诗》中几乎所有涉及人口数字的诗歌篇章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又搜集到了涉及相应诗歌的今人的论文或专著,将两者结合进行了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唐诗在人口数量的描述上,有些确实以现实人口为基础,诗中描写较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人口现状;但大多数则是一种艺术的手法,只是反映出当时人口众多的现象,多非实指,所以并不能当做历史史实来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