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事快报     
《可乐》2007,(2)
张衡发明地动仪太史令张衡日前在洛阳宣布,他发明的地动仪能预测地震的发生,准确率高达90%。这将有效降低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2.
东汉张衡所造“候风地动仪”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张衡所造“候风地动仪”补论史延廷张衡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不求禄位功名,精心于钻研学问,不仅在文学、哲学上造诣很深,而且还发明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科学仪器,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机械制造学做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在张衡所发明的一系列科学仪...  相似文献   

3.
两千多年来,儒法两条路线的斗争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动儒学不仅是政治上维护反动没落阶级腐朽统治的思想武器,而且成为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精神枷锁。从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科学实践,我们可以具体深刻地看到这一点。张衡是我国东汉时代一位具有法家思想倾向的杰出科学家,他在总结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天文、地震、物理、数学、机械等方面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改进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指南车、记里鼓车等,在自然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东汉是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张衡的科学实践活动遭到了儒家反动思想的严重阻碍。张衡在科学实践中,敢于冲破儒家反动思想的各种阻力,坚持法家革新进步的路线。他的科学成就,就是在不断和儒家思想进行斗争中取得的。  相似文献   

4.
张衡“木雕犹能独飞”新探──兼论飞机的发明曹景祥一、张衡的“木雕”是世界最早的飞机毫无疑问地说:世界最早的飞机发明者是我国东汉时代张衡(公元78—139年)所发明的独飞木雕。《后汉书》卷59《张衡列传》引《应间》:“三轮可使自转,木雕犹能独飞”,《太...  相似文献   

5.
林志 《华人时刊》2007,(5):97-99
东汉科学家张衡公元132年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并用其在人类史上第一次测出地震——公元138年发生在兰州的强烈地震。巧的是,在张衡第一次测出那次地震1800多年之后的兰州,建起了一座地震博物馆。这座博物馆里收藏有几百件珍稀甚至在全国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震文物和资料。这些文物珍品,是一位叫王增甲的退休老人几十年收集和珍藏的,他把它们慷慨捐献给了国家,并亲手建起这座地震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东汉科学家张衡公元132年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并用其在人类史上第一次测出地震——公元138年发生在兰州的强烈地震。巧的是,在张衡第一次测出那次地震1800多年之后的兰州,建起了一座地震博物馆。这座博物馆里收藏有几百件珍稀甚至在全国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震文物和资  相似文献   

7.
老子将自然科学与哲学融为一体,表述了丰富的自然哲学思想。(老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了宇宙生成论,其后经淮南王和张衡发展,成为道家和中国宇宙发展论的主旋律k老子)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包含着天道自然的哲学观念;而(老子)对人类生命科学、冶炼术、交通工具等等的探索和成就,不仅表明老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自然科学家,也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两汉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卷中具有奠基性意义的一页。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在科技与人文“两大科学领域”都有所建树,同时又能融通两大科学领域的跨学科人才。东汉时期的张衡就是集科技与人文于一体的光彩夺目的双子星。张衡在两大科学领域双领风骚的创新活动,堪称我国古代学者跨学科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正> 张衡在科学与文学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在科学上,他以制造了候风仪和地动仪闻名于世,当时就享有“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的称誉.在文学上,他的赋与诗,尤其是赋的创作成就使他在汉赋名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相颉颃.  相似文献   

10.
八思巴及八思巴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由“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新字,世称“八思巴蒙古新字”。后来,藏族借用八思巴蒙文形式拼写藏文,遂产生了八思巴藏文。八思巴文是古代的“国际音标”和“世界语”,它的创制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蒙古社会的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是一种伦理型的政治思想。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这一传统和特点,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宗法等级制和“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决定的。这种伦理型的政治模式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和选择的过程。“德治”是这种伦理政治思想的外化,它以“君德”为前提,以德治、德教和仁政爱民为基本内容,以贤人政治为实施。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抒情文学中,张衡的创作具有承前启后的独特意义,而这种独特意义又是在我国抒情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充分表现出来的。本文以“美人喻君臣”的文学抒情模式为基点,纵向探讨了张衡对这一模式的继承、发展和影响,并对此模式的社会心理和美学追求进行了深入剖析,以使人们对于作为文学家的张衡作出更全面、更确切的认识和评价,从而也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研究一些复杂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3.
马镫是中国最早发明的这已被世界所公认;而在中国,最早发明马镫则又是云南的少数民族,这可以通过大量的考古材料得到证实。至少在西汉时期,云南的古代民族已使用绳圈式和踏板式等马镫。这是由其生存环境决定的,比如山地行走;也连系着云南少数民族驯养和役使马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思想的阐述,认为中国的休闲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人类温饱之余的“倚木而息”到《庄子》的“虚静无为”,乃至到古代隐士的隐逸藏身,这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休闲文化的主线。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古代的隐逸休闲思想体现了一种非功利性的人格独立化和自由化,是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对人与整个客观世界关系的独特看法,它包含着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内容,曾深刻地影响和促进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并孕育了独放异彩的中国古代体育的繁荣。从发展的观点看,“天人合一”观在总体上与人们追求未来体育和谐发展的趋向也是一致的。因此,在回顾历史、探索未来体育发展的同时,对“天人合一”观的积极开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有“辩者”之称,无“名学”之名。传统知识分类体系有“名家”之位,无“名学家”之说。“名家”如何在近代学科分类中演变为“名学”和“名学家”?随着晚清分科体系的建立和大量新名词、新概念的涌入,一系列学科新名词,如化学、计学、名学等被创制生成。词缀“学”在指称学术思想之外成为了具有近代学科意义的学科名称的后缀。在此背景下,“名学”成为了一门学科(discipline)。从“名家”到“名学家”并非自然直接的过渡,除了需要“名学”转接外,还需要“家”这一新词缀。此外,“名学家”一词的创制还与近代汉语在构词上通过附加类词缀构造新词以及汉语的词汇化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女性的整体失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女性的社会文化地位和自我意识处于整体失落的情势之中。其主要体现是女性的“内化”、“工具化”、“商品化”和意识观念的“异化”。古代女性的“四化”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共同存在表露着中国古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及命运。封建社会中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使中国古代女性的整体失落具有了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没有跨世纪的人文科学建设,能有跨世纪的中国科技?或者,不解决整个社会的观念模式和行为模式的现代化问题,科技现代化的文明构想可能实现?我们认为,问题的提出是有历史根据的,问题的回答更富有历史根据。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曾有一个著名的假说:蒸汽机=水排+风箱。他想用这个公式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为西方近代工业革命的心脏——蒸汽机的发明准备了基础。“水排”和“风箱”是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发明的,可以用来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而蒸  相似文献   

19.
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是一部具有史学开创意义的力作,是中国史学发展特定阶段的标志。此部论著中,侯外庐先生在承认人类社会具有普遍规律的前提下,着力揭橥集中国社会的特殊规律。他以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从城乡问题这一关键的历史现象切入对中国古代社会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究。从中国古代“城市国家”的起源、建国原则、发展、性质、差别等角度,说明了氏族制度残余、氏族贵族专政、中国古代变法的艰巨性、中国古代政治和法权理论的特点、各诸候国的不同前途等问题,深入系统、别开生面。不仅坚持、宣传而且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硕果与其深厚、扎实的理论修养及贵疑、求实的学风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0.
抄书人是中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群体,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他们是文化知识传播、保存的重要媒介。这一群体出现于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依赖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统治者的倡导和造纸术的发明使用而日渐兴盛,并促使书肆的出现,也使抄书成为一个社会群体谋生的行业;唐中期以后,雕版印刷术的推广在提高书籍复制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挤压了抄书人的活动及其生存空间,最终导致了这一社会群体的衰落,他们或转行或赋闲。抄书人的演变历程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播的时代印记,又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