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迅速崛起,尤其是《民促法》的颁布与实施对于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来说更具有转折点和里程碑意义,而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文章对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形势进行探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独立设置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实践,分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剖析独立建制民办高校面,临的制度缺陷、经费不足、竞争不公等发展障碍,从政府职能视角分析民办高校发展中政府职能实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我国民办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民办教育的发展,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现状,其灵活的办学机制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但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受到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政府必须从政策上予以支持,民办高校也应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投资结构,以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民办高校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全国已有不少省市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宽松政策,为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一些公办高校也纷纷与一些投资商合办二级学院,实行公办民助机制,有利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推动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地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美、德两国私立高等教育立法实践的考察,着重分析了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涉及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态度,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产权与营利性,教师和学生的合法利益等问题的条款,指出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态度是立法的根本,而这种态度又必须通过具体的法律实施条例来体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外部法律保障不仅仅是一、两部专门法,它包含与之相关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是我国发展教育的战略目标。从福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说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规范与发展的双重任务。遵循发展原则,构筑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的环境,深化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民办教育质量,是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美、德两国私立高等教育立法实践的考察,着重分析了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涉及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态度,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产权与营利性,教师和学生的合法利益等问题的务款,指出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态度是立法的根本,而这种态度又必须通过具体的法律实施条例来体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外部法律保障不仅仅是一、两部专门法,它包含与之相关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构成了我国划分的高等教育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及实施,加之广大民众的"教育情结"等诸多有利因素的促动,我国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其在划分的高等教育市场中更好地承担起支撑和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9.
民办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注重民办教育工作体制改革对社会人才培养具有多方面的战略意义。作为民办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构成,独立学院办学管理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强化独立学院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更是人才战略计划实施的重点。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背景下,深化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个人的思想品行,使其在未来人生道路上获得科学的思想指引。鉴于发达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我国更需及时地调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积极参与到国际人才培养竞争中,努力提高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笔者分析了新时期独立学院大学生主要的思想特点,结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结果提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引领方法及有效路径,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综合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民办高校的使命,也是民办高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民办高校创新教育的开展存在着诸多困难:现行教育政策对民办教育的不公平,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缺乏,传统文化和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现行教育教学组织管理体制阻碍,等等.因而,更新教育观念,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大力加强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公平公正的公民办教育政策,加大对民办高校资助,努力避免实施创新教育中理论和实践误区等等,是民办高校推行创新教育的可由之径.  相似文献   

11.
进行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谐社会离不了教育公平与教育法制化,和谐社会、教育公平、教育法制化、农村教育立法各要素息息相关。我国的农村教育需要立法加以推动与保障,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基本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关键点,面向世界,借鉴国外,制定专项的农村教育法以完善农村教育立法。  相似文献   

12.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民办二级学院是我省乃至全国高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 ,具有体制创新的重大价值和重要意义。它为社会力量介入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 ,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 ,全面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些不足与问题 ,应按照教育部《若干意见》中办好“独立学院”的要求加以调整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代民办教育立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我国当代立法体制决定,民办教育法迄今已形成了一个按效力等级纵向分层的法律体系。以不同法律效力等级的民办教育规范性文件的颁布为标志,1978年以来,民办教育的立法工作,大致经历了恢复、开创、探索、成熟等几个发展阶段。《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无疑是我国民办教育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与《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相比,《民办教育促进法》在一系列问题上均有重大发展。但《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法律规范和实施的法制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办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争论走向合法,从无序竞争走向规范办学,今天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不仅为民办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民办教育的发展和合理回报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建设环境为重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我国对环境也日益重视,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教育活动,但环境的法律法规执行堪忧,环境的破坏与污染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其原因在于,广大公民环境意识尚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决策者的保护环境与建设环境的素质与能力亟待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都呼唤尽快对我国环境教育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教育法》的内容及其实施涉及到广大公民和各行各业等方方面面,它是隶属于我国宪法的独立法律,并非教育法的子法.  相似文献   

16.
依法拓展与延伸高校融资渠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关筹措资金的规定 ,分析了我国加入 WTO后高等教育依法进一步拓展与延伸融资渠道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 ,并提出了实现融资渠道的拓展与延伸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下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新近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二条作出了立法回应。家庭教育权在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行为中的正确实施,需要在责任主体范围、特殊未成年人群体保护、“应当合理安排”下未成年人学习权与休息权平衡、网络监管法律责任厘定等方面予以明确。针对这一问题,要把“网络”作为确定“其他监护人”范围的重要考量因素,强化家庭对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网络监管力度,尊重并保障未成年人的学习权与休息权,探寻国家外部强制与家庭内部自治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二条规则的具体适用上,建议明确“其他监护人”的范围,建立特殊未成年人群体家庭教育分类指导制度,构建“合理安排”的量化标准,细化不履行家庭网络监管职责的相关责任规定,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家庭教育权在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行为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法律的适用对象决定着法律的适用范围.也决定着法律的效力范围。是适用法律的首要条件。正确理解该法的适用对象及其特征,直接关系到该法的法律效力能否实现和该法现实规范作用如何发挥的问题。非经营性的学历教育机构、其他非学历文化教育机构和各类非学历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构成该法的适用对象。其法律特征的表征为社会组织的公益性、主体构成的广泛性、办学资金的民间性、运行机制的民办性、教育对象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9.
法规政策的解释度越是清晰,其权威性、贯彻性、约束性、公正性就越强。《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的本意是鼓励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兴学,以解决我国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这与中央政府早些时期颁布的《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的“教育不以营利为目的”似乎有些矛盾,如何正确揭示其中的内涵是目前必须解释清楚的重大问题。通过对民办教育目的、学校管理、政策法规、现行操作、教育公平的维度进行有意义的探讨后的结论是:政府应该拿出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可操作性的而不是理想性的具体政策,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