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报道,大意是说,某地有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不小心碰了当地的一名副镇长。这本是一件小事。事后,孩子的父亲知道了,亲自到镇政府赔礼道歉。不知是因为忙的缘故还是什么其他别的原因,这名领导仅仅点了个头就把人撵走了。此后,孩子的家长越想越觉得不合适,又人托人、脸托脸地向镇长表达一家人的歉意。这次,镇长仍然没有说什么。这名农民因此越发不安起来,不知道是因为责备了孩子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后来这名孩子居然因为惊吓喝农药自杀了。仅仅因为父母官没有接受道歉就吓死了一个孩子,这件事让人听起来大吃一…  相似文献   

3.
李翰 《炎黄世界》2009,(1):39-39
或行政,或做事,想要获得成功,都需要有前瞻性。怎样才能掌握“前瞻性”?先天的悟性不说,就后天而言,一靠学习,二靠教育。  相似文献   

4.
说“雷”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有力工具。语言中有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即语法、词汇和语义。其中,词汇是最显著、变化最快的一个。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流行与发展,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网络英语词汇正是社会和语言发展的产物。本文主要探讨"雷"的意义及其出现新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说“老婆”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文化是语言演变发展的推动力。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反映到语言中,表现为词义的演变发展。本文以“老婆”为例,通过古今妻子称谓的对比,探究“老婆”的词义源流及其嬗变。  相似文献   

6.
说“酷”     
《社会学家茶座》2008,(4):158-160
田方萌在《青年参考》撰文《说酷——关于一种文化的种种解读》,转引迪克庞坦、大卫·罗宾斯著《酷天下》中关于“酷”的考证,并阐发其文化意义。《酷天下》描述了酷的完整历史。它的英文词根是cool,起源于古老的非洲大陆,随着奴隶贸易一同进口到美洲。二战之后,才真正在流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一路高歌猛进,不断扬弃自身的形态,在20世纪50年代是爵士乐俱乐部,  相似文献   

7.
说“老”     
戈子 《老人世界》2008,(7):32-32
宣布“退”的那一天,蓦然间觉得自己“老”了,入了老人的行列。 我的周围不乏老人,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老人中似乎分成两种。一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每天生活照样忙个不停。虽然老了,身上却还保留着朝气,骑着车到处跑,脸上的气色好像也越活越滋润。另一种倒是说老就老了,退下来以后一两年没见,陡一碰面,感觉真是老态龙钟,老年斑一下子布满了脸庞,连腰也直不起来。岁月虽然无情,但对每个人却都·是公正而公平的,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竟会有如此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8.
说“同志”     
两三个月前,在“茶烟一缕”栏目读到了邵建先生的《“群众”这个口头禅》一文。当时心中一动,联想到“同志”这个称呼,抚今追昔,不由产生了万千感慨。何谓“同志”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所知道的“唯一”解释——而且当时认为也是“天经地义”的唯一解释——就是“革命同志”。  相似文献   

9.
说“邪”     
汉字在应用的过程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邪字诞生至今,可被用作语气词,形容词等等,也有多种读音。而在各种读音下,邪的意义和词性也有各种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说“慎群”     
两千多年前儒家学者提出了“慎独”,意即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恐怕连孔子孟子都不会想到,两千多年后,有头有脸的人会在共事群体都知道的情况下同上“贼船”、共闯“红灯”。由此,笔者斗胆“克隆”一新词——“慎群”。就是说在众多人一齐干坏事时,你要三思而行。“慎群”是在“群腐”“群蛀”现象不  相似文献   

11.
说“人”     
人是宇宙中的一个弃儿,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依靠。──卡尔·贝克 人是十分奇特的动物,他们像马一样暴躁,像驴一样顽固,像骆驼一样喜欢抱怨。──赫胥黎 人是一只永远摆动在眼泪和欢笑之间的钟摆。──拜伦 在一条狗的脑子里,人就是上帝。──威廉·詹姆斯 从最好的方面看,人是所有动物中最高尚的;但假如没有法律和公正,它将是最可恶的。──亚里士多德说“人”  相似文献   

12.
说“聪明”     
安禄山一次进宫朝见唐玄宗时,故意不拜太子。唐玄宗责问,他却振振有词:"我本胡人,不知道太子是什么官。"唐玄宗闻言哈哈一笑,告诉他太子是储君,将来要统治国家的。老奸巨滑的安  相似文献   

13.
说“白”     
近代汉语副词白,从17世纪初到今天词义和用法有的改变了,有的还是没有改变。本文用几部明清小说里的例证来说明这个语言事实。1.《金瓶梅》里白修饰否定词语的用法,到了《红楼梦》里就起了变化,别的副词代替了白。2.《红楼梦》里白的用法,并不是从《红楼梦》才出现的,而是早在17世纪初《水浒传》里就有了。3.白的意义和用法比较复杂,在发展过程中,有些意义和用法被别的一些词分担了去;保留下来的意义和用法就是比较单纯的,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变化的。白修饰否定词语,形式虽然没有变,但意义和用法现在却变了。  相似文献   

14.
说“难”     
人生经验大约难免是一个“难”字。所以,婴儿落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哇哇”大哭而不“哈哈”大笑。这本能的反应是否预示着生命的艰难,我不敢妄言;但和“难”彻底了断却意味着死亡的沉寂,那倒是不争的事实。总之,活着就“难”。一些人总以为另一些人一定比自己活的更惬意,这推测也许是想找到别人应该更关爱自己的理由,或者证明自己是真正的“怀才不遇”。而事实是。那些看起来活得很惬意的人也许更难。难,是上帝发给每个人的考题,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贵都得进考场。“谁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很  相似文献   

15.
说“冷落”     
人都怕受冷落,尤其是年纪轻的和性格浮躁的。年轻人给自己打的分数总容易偏高。如果碰上一个刻薄些的裁判,偏偏给分吝啬,自己心里的底分和裁判亮出的评分就悬殊上了,未免生出冷落感觉。年轻时,敏感,好显示,在台前翻个跟斗没人喝采心都会凉,不想再翻第二个,甚至生不逢时一类的话也会轻巧出口。性格浮躁的,常常缺乏耐力,少许耀眼些的能耐使出以后,如若  相似文献   

16.
说“名”     
也不知始于何时,人类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开始觉得“抓之不在、挥之不去”的“名”,是一件挺要紧的东西。因为,“名”是地位、权势、金钱的无形“存折”,存本取息,利源不竭。于是乎,词典中便多了些词语,如功名、浮名、冒名、慕名、名不副实、名存实亡,等等。至于自己出资效千,便可在“某某名人辞典”中一印芳名的,是否有“沽名”之嫌?《辞海》的编辑先生还未作出解释。 记得一位自称“亿万富姐儿”的女明星,在她的《自白录》传记中说过:她的每一分钟,不是用于创造“名气”  相似文献   

17.
“界”说     
“交际”这个词,听起来说起来写起来,都令我感到不习惯,有一种皮里肉外的感觉,想一想,可能就是它太流行了的缘故。其实我们常说的“交际”,应该是一种对于关系、联系的界说,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谁也离不开它。那么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呢?可能就与含义与意义、能指与所指的差异有关。什么东西一流行,就会流进人们麻木的意识区间,被悬置。人们关于它的鼓噪,也就总是是似而非,显得滑稽或者叫黑色幽默。为了避免进入角色,我想换个方式来谈“交际”,或者干脆就不谈它,谈谈别的。弄不准“一不留神”,也会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8.
说“让”     
近日,笔者耳闻目赌两件事,感触颇深,很想说说。其一,单位的大魏和另位同志闹着玩,不小心打碎了小张的茶杯,打者不理不睬,毫不歉意,杯的主人不依不饶,得理不让人。于是,两人由唇枪舌剑,发展成拳脚相加。结果落得鼻青脸肿,两败俱伤,双双“挂彩”,伤了彼此间的感情。其二,一位同事去市内办事,路上被一骑自行车的青年人撞个“跟头”。骑车的非但不道歉,还理直气壮地斥责同事:瞎了?忘么走道?!同事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哪受得了这个,一听便犹如火上浇油,顿时怒火中烧,一把揪住那青年要理论理论,讨个“说法”.适逢一位中…  相似文献   

19.
20.
说“二”     
任启 《现代交际》2010,(11):102-102,101
“二”兼有数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运用中与“两”“双”等的关系错综复杂,意义上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多贬义或中性,近来出现褒义用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