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市场机制充分起作用的情况下,每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单位只根据个别边际收益的大小来决定资源投入量和资源投入方向.假定政府没有对资源配置的调节,那么在资源投入的社会边际收益小于个别边际收益的经济活动领域内,生产单位的资源投入肯定是不足的.至于在资源投入的社会边际收益等于个别边际收益,或在资源投入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个别边际收益的经济活动领域内,虽然生产单位会有资源投入,但后者所着眼的仍然是个别边际收益的大小,或首先是个别边际收益的大小,而并非社会边际收益的大小,因此这  相似文献   

2.
利用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状况的若干指标,从边际收益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整体财政投入产出效益,认为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整体投入不高,事业发展仍处于边际效益较高的阶段.另外,从绝对投入量和相对投入量两个方面考察了分省区财政投入和人员投入的状况比较,通过绝对和相对数量的分析将省区分为四类,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每一类省区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点认为,扩大再生产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指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即依靠增加投资、设备、人员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另一种是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指依靠提高技术水  相似文献   

4.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新古典分配理论的基石。在新古典理论中 ,生产过程是一个微观生产函数 ,代表着生产所采用的技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过程中 ,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它的边际生产力 ,即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 ,这样收入分配决定于生产要素的技术属性。而收入分配还体现着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不同的生产方式体现的利益关系不同 ,这一点是边际生产力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此外 ,边际生产力成立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规模报酬不变 ,因为只有在规模报酬不变时 ,生产要素的报酬总和等于总产值 ,分配才不会出现剩余或不足。然而 ,现代经济中普遍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 ,这种现象和边际生产力理论产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5.
新古典增长理论以资本边际收益无限递减为基本分析框架,在解释经济增长事实方面遇到了困难.新增长理论认为其根源在于假定资本边际收益无限递减,并开始修改这种假定,形成了自身的分析框架,一是假定资本边际收益为一常数而非无限递减;二是将技术因子内生于经济系统,隐含假定资本边际递减地趋于一正数.资本边际收益的不同假定,使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性达到了内在统一,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增长理论.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的报酬递增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酬递增有两种涵义,第一种涵义的报酬递增并不是人力资本的特性,任何一种物质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都会在其投入量达到最佳比例之前,呈现出报酬递增的阶段性特征;第二种涵义的报酬递增是人力资本才可能具有的而不是所有人力资本都具有的属性。社会生产既需要推动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本,也需要在既定生产技术下进行劳作的人力资本。报酬递增既不是人力资本的特性,也不是所有人力资本都具有的普遍属性。  相似文献   

7.
一、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1)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难以解释新的经济增长事实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19世纪的新古典经济学,本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到战后的各种经济学派,可以说都是“物质经济学”———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学。物质是稀缺的,遵循“稀缺原理”以及“生产函数”和“收益递减原理”。生产函数是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这个理论指出,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增加(投入)的数量,而且,①投入的要素是相互依赖的,按规模成比例的增加;②任何一方单方面的增长都会使收益递减,这就是著名的收益递减规律。按…  相似文献   

8.
边际生产力理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辉 《学术研究》2002,1(7):17-20
按照边际生产力理论 ,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过程中 ,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它的边际生产力。在线性齐次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 ,存在总额相符 ,即规模报酬不变时 ,生产要素的报酬总和等于总产值 ;如果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时 ,二者就不可能相等。本文着重分析现代经济中普遍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 ,这种现象和边际生产力理论产生矛盾。  相似文献   

9.
查晓刚 《理论界》2014,(7):164-167
国际政治中对于权力内涵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从国家实力到硬实力、软实力,再到巧实力。这不仅反映了国际体系的变化和发展,也意味着一国整体外交能力建设应该不断纳入新的因素。但如何优化组合这些因素,以提升一国的巧实力和整体外交能力,目前尚缺乏明确的原则。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和边际效应,包括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效应和生产要素投入边际产出递减效应等视角,可以在确定外部挑战和机遇、加强整体外交能力的软硬实力基础,以及提升巧实力方面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是一种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辩护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由两个要素组成。第一个要素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等于生产要素的贡献。第二个要素是:全部产品形成的收入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恰好分配完毕,没有剩余。由此,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结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存在剥削。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经济理论问题,围绕着其能否成立,经济学界开展了激烈的争论。本文首先介绍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两个要素的论证过程,然后进行分析并介绍各种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1.
贾国富 《社会科学》2001,3(9):23-27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理论(一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内涵按生产要素分配 ,是指凭借要素所有者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 ,按要素所有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要素量的多少及其对生产成果的贡献给予相应的报酬。这个定义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是按生产条件进行分配。劳动力和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最初分散属于不同的要素最所有者 ,通过劳动过程各要素得到结合起来发生作用。按生产条件分配即是依据要素所有者对要素的所有权进行分配。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息、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劳动力所有者获得工资……如果某要素所有者拥有两种或多种生产…  相似文献   

12.
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英  肖德仁 《理论界》2005,(2):182-183
影响农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因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因此,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之策。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单一粮食生产”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在我国,虽然有些地区的农村经济搞起了多种经营和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但就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仍然是“单一粮食生产”,这种经济结构格局没有根本上的改变。而这种“单一粮食生产”由于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使得多投入而不能多产出,导致农民收入不能增加,甚至减少。第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停滞,城镇化滞后。从较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受农地供给约束,农业劳动力需求会不断递减;现有农村人口增长一时间难以放慢,农村劳动力供给有无限增加趋势。这二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农业劳动力过剩性不断增强。如果不寻求到一条有效的转移道路,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以劳动边际报酬递减的代价换取农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化的状况,提高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拓展农林牧渔就业容量;二是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彻底改变城市一工业,农村一农业传统的城乡经济格局,发展农村“二元经济”,扩展农村就…  相似文献   

14.
一、对我国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分析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具有典型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所作的理论概括,其实质就是经济增长中依靠的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由于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主客观条件不同,由此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会不同,但大都经历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所谓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中占第一位的是劳动和资金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谓集约型经济增长是指主要依靠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效率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中占第一位的是生产效率.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讲求经济效果问题的提出,理论界重新展开了如何认识“边际收益递减律”的讨论。一些同志冲破过去在这个问题上全面否定的倾向,对此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但其中出现的过份肯定倾向也值得我们注意。笔者认为,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边际收益递减律”的一系列论述,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的指导思想。本文试  相似文献   

16.
对人力资本及其产权要求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力资本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它通过产生“知识效应”和“非知识效应”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产出的增长,同时它还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消除资本、土地等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以保证长期的经济增长;而控制权是人力资本产权要求的核心。因此,要有效激励和约束人力资本,使其发挥作用,关键是根据人力资本的特性,有效界定其产权,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对自身能力的直接控制权、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支配控制权、对收益的剩余控制权以及对违约责任的抵押控制权。这样才能优化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状态,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而保证人力资本对经济递增效应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7.
开放经济社会的结合外债的经济增长进程能否稳定进行下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适度外债规模的确定。对发展中国家政府来讲,虽然具体量化这一规模是非常困难的,但它却是国家债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有关适度债务规模确定的几个理论问题。适度外债规模的确定目前有两类办法,一类以外债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原则来确定,一类以某些纯现金流量指标来确定。前者认为外债用于何处无关宏旨,只要其作用于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只要这一增加的资本存量之边际收益高于外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下,所激励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同,从而农业总产出有较大不同;在投入相同的生产要素和政策要素下,农业的产出也有不同。综合比较后认为:“所有权农民私有、合作或适度统一经营”是相对较好的制度。因为在这种制度下,能较大程度地激励各生产要素的投入,土地和劳动等要素的利用率也较高,从而使农业总产值高速而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何独业在《发展》1991年第7期著文说,我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连续八年丰收,但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1、粮食生产中的报酬递减规律作用日益明显,粮食生产的边际成本迅速上升,边际收益迅速下降,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2、水资源日益缺乏,土壤有机质降低,地力下  相似文献   

20.
探讨报酬递增与软投入的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有两个相互矛盾的经济规律,构成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命题:一个是报酬递减,一个是报酬递增。前者讲的是任何投入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持续追加,都会遇到边际报酬下降的现象,因而是落后经济赶超发达经济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把以报酬递减为基础,旨在赶超的增长理论称为“中西部的经济学”。后者讲的是,越是发达的经济,越是获得更高的增长速度,投入的持续增加可以带来产出的继续增加。因此,报酬递增是发达经济保持优势地位的理论依据,以此为基础的增长理论也可以称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学”。但是,两个看似矛盾的经济规律,在理论上怎么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