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 近几年来,一些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论断:中共“二大”已经有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我认为,这个看法值得商榷。科学而完整地提出这一思想,应当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成熟之际,而不是在中共“二大”。一、“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科学思想的基本精神“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在中国革命的反复实践中历史地形成的。这个思想同右的“二次革命论”与“左”的“一次革命论”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学界大多把陈独秀在1923年中共“三大”前后撰写的《资产阶级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和《中国国民党与社会各阶级》两篇文章,看作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代表作,并看作是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认为文章中承认了国民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否认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将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资产阶级。翻阅有关史料,再把文章发表的时间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不难看出这个结论是值得史学界商榷的。 一、陈独秀撰写《资产阶级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和《中国国民党与 社会各阶级》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重评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次革命论”的要害为民主革命时期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幻想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有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的时期。笔者认为“二次革命论”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违背中国革命规律的错误理论。在此前提下,遵循百家争鸣的精神,提出两点拙见与学术界较普遍的看法商榷:第一,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理论体系并非形成于1923年他的两篇文章①,而是形成于1926年9月②;第二,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并非固定不变、始终如一的,而是动摇不定、时起时伏的错误理论体系。这与党在幼年时期的历史环境以及客观形势演变对陈独秀的影响是有关的。  相似文献   

4.
马林主张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播下了“二次革命论”的种子,并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陈独秀因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策略,主持起草了中共二大决议,抵制了“二次革命论”.西湖会议后,陈独秀服从共产国际纪律,接受、宣传了“二次革命论”,受其影响,中共三大留下了“二次革命论”的痕迹.由于国民党反对被改造、部分党内同志以及一些国际代表对“二次革命论”的批评,加上陈独秀内心深处不接受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策略,1925年五卅运动后,陈独秀部分地抵制了“二次革命论”.共产国际导致“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受到共产国际代表、反对派以及陈独秀本人的批评;斯大林、布哈林以及部分中国同志为共产国际政策进行了辩护;在批判陈独秀“二次革命论”时,回避了其错误来源于马林和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5.
论1927年以后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徐光寿1924—1927年的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共产国际由服从逐步转变为怀疑、抵制甚至对抗。他先是拒绝赴苏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并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提出“中国问题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中国革命应该由中国...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中的领导权思想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中的领导权思想辨析蔡文杰关于陈独秀二次革命论,学术界存在着一种几成定论的观点:陈独秀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规定给了资产阶级。它不仅在诸多学者的论著中广泛出现,并且也被写进了诸如《辞海》、《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等权威性工具书。其实,这是对...  相似文献   

7.
略论陈独秀“二次革命论”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从党的“一大”到“五大”都担任党的最高的领导职务。可这样一位人物却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二次革命论”,主张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时期,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等同看待。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这其中既有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比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次革命论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新民主主义论正是在对二次革命论的批判性继承中形成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同时,不应该忽视二次革命论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比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次革命论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新民主主义论正是在对二次革命论的批判性继承中形成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同时,不应该忽视二次革命论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10.
"二次革命论"作为陈独秀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研究成果更加丰富。研究的内容和争论主要集中在"二次革命论"的来源是什么、"二次革命论"与中共二大纲领的关系、"二次革命论"与两步走思想之间的对比等。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 ,其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以往对陈独秀政治思想的研究 ,偏重于分析中共三大前后和大革命后期的右倾错误 ,忽略了 1 92 5年五卅运动前后陈独秀政治思想的进步和发展。这样 ,既不能全面地研究陈独秀的政治思想 ,也影响到对中共早期历史的评价。1  从 1 92 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到中共三大前后 ,是陈独秀政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 ,陈独秀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作了许多错误的分析。在对于工人阶级的认识上 ,陈独秀由以前重视工人阶级转为重视资产阶级 …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政治生涯和莫斯科有着密切关系,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提到他三次拒绝去莫斯科.通过对俄罗斯解密档案和其他资料的研究可知,中共五大前后,国际代表也多次提出让陈独秀去莫斯科,最早提出陈独秀赴莫斯科是远东局;以往研究者只注意到陈独秀几次拒绝赴莫斯科,却没有注意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拒绝他赴莫斯科;中共中央把陈独秀拒赴莫斯科作为开除其党籍的理由是不合适的,共产国际根本没有召开过审议陈独秀被开除党籍的会议.  相似文献   

13.
庄剑在《理论与改革》今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党的“二大”宣言和“二大”通过的其他有关文件所表现的思想是“二次革命”的思想。 他认为,“二大”宣言及有关文件的基本点是认为无产阶级不是领导而是从属地参加民主革命;民主革命的前途是资本主义。这正是典型的“二次革命”论的思想,之所以这样认定,因为首先,这个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论述的和毛泽东后来概括的革命分两步走而不断革命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史研究的进展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的研究,对中共党史研究的影响和推动有目共睹。这种影响和推动,一方面在于它开拓了深入发掘中共历史档案文献资料的一条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在于它为推进历史包袱沉重的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崭新视角。许多中共党史问题的突破,就是得益于此。但人们或许还很少意识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研究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有助于厘清1919年至1943年共产国际这一国际革命组织存在期间中共与莫斯科鲜为人知的各种复杂关系,它更重要的还在于为众多中共党史学者提供了一条全面研究和深入思考中共与莫斯科关系的历史线索。循着这条线索去思考问题,我们就不难发现,来自莫斯科的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其实始终存在,它并不会因为共产国际的解散就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5.
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于 1 92 4年 1 1月来华 ,主要任务是参与筹备和参加中共“四大”,指导中国大革命。中共“四大”在中共党史上有着重大历史功绩 ,它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有了重大进展 ,已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这是全党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 ,其中也有维经斯基的贡献。本文根据新公布的档案资料 ,对维经斯基与中共“四大”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客观地评价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对中共“四大”的重要贡献 ,这对共产国际与中国大革命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俄罗斯新公布的联共 (布 )、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档案资料 ,对向忠发于 192 8年 2月在莫斯科分别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九次全会主席团和共产国际领导人布哈林写的两封信进行述评。该信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 ,对研究中共党史、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向忠发在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原因都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 ,弄清向忠发通过两封信向共产国际反映中共“党内分裂问题”是不真实的和诬告陷害中共主要领导人是他别有用心的。进而 ,使我们更加了解到他是中共党史上很不光彩的总书记。  相似文献   

17.
蔡和森同志(一八九五——一九三一),是我们党早期杰出的理论家、宣传家,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毛泽东同志早期的革命挚友。他在建党和宣传马列主义方面,都有非常卓越的贡献。在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中,他站在党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一边,同陈独秀、李立三的“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作了坚决的斗争。他的牺牲是很英勇壮烈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蔡和森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辉煌事迹和崇高思想,一直教育和鼓舞着广大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言炳丹青,德配天地,功昭日月,行作楷模。”这动人的诗句,是吴玉章同志对广大革命烈士的赞誉,也是对蔡和森光辉战斗一生的最好写照。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编写了《蔡和森生平史料》, 以资悼念这位不朽的革命先驱。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他那种“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的革命献身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蔡和森的亲属及其家乡湖南省双峰县委宣传部、湖南师范学院等有关同志的热情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18.
赵威 《江汉论坛》2012,(7):115-119
取消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是一种达到背弃党的地步的机会主义,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不相容的。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与当时的中共中央在关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上产生了重大分歧,其中也不乏错误的主张,但他的错误并不是取消主义性质的错误,而是从俄国十月革命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错误或从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出发的教条主义错误。  相似文献   

19.
研究第一次国共合作,总结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自然不能不研究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因此也就不能不研究当时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负责人的陈独秀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我们认为,陈独秀对革命领导权问题的认识与实践,先后是有明显不同的。国共合作之前,陈独秀重视工人阶级的力量及其对革命运动的领导作用;之后,他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反复的,但总的倾向是由于摇摆到妥协进而走上了投降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不断革命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并非意味着激进,而是代表一种彻底的革命精神和科学的革命态度。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否定过这个理论,其实际作用还在苏联和中国革命成功的历史事实中得到证明,当今中国改革发展也仍然需要这个理论。对"不断革命论"进行再认识,可以在方法论上提供启示:研究马克思主义既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去理解,又要结合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去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