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超  郭妍 《金陵瞭望》2009,(27):40-41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一曲《茉莉花》让世界开始倾听六合的声音;天赐国宝、中华一绝的“石中皇后”雨花石让六合赢得“中国观赏石之乡”的美誉。六合,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惊艳世界的“两大瑰宝”。  相似文献   

2.
陆轩 《金陵瞭望》2010,(30):56-58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一曲经典民歌《茉莉花》,以她的独特神韵让世界倾听六合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历时一个月的第五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已于10月16日在六合区完美落幕。作为六合历史上举办的规模最大、活动最丰富、影响最深远、文化与经济结合最紧密的一次文化盛会.本届“茉莉花节”以发源于六合的民歌《茉莉仡》为文化旗号,成功开展了音乐文化、美食文化、雨花石文化、旅游文化4个文化单元共计24项主题恬动.带火了美食经济.催热了六合旅游,促进了招商引资.提升了六合形象.真正使本届“茉莉花节”成为“文化的盛宴、企业的舞台、人民的节日”。  相似文献   

4.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10月16日晚,在江苏民歌《茉莉花》动人的旋律声中,由《美城》杂志参与协办的第七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雨花石节”国际文化旅游节圆满落下帷幕,市领导张枫出席了闭幕式。  相似文献   

5.
陆宣 《金陵瞭望》2008,(18):79-79
最近一段时间,沉寂多时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发源地之争突然又成了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7月24日,南方周末率先“发难”,以《“茉莉花”到底开在哪》为题,对《茉莉花》的发源地问题进行了探讨:9月1日,南京晨报又以《茉莉花到底是不是六合民歌》为题,再次进行炒作。六合方面紧急发表声明以正视听,年逾8旬的何仿老先生也不得不拖着病体出面澄清。  相似文献   

6.
金秋六合将再推文化盛宴!从六合区有关部门获悉,第七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雨花石国际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6日至10月16日隆重举行,届时,20多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将让广大市民过足瘾!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10,(10):9-11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革,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 ——民歌《茉莉花》  相似文献   

8.
影片《茉莉花开》近距离关注女人生活,是一部女性题材电影。本文援引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了《茉莉花开》所呈现的男女两性关系及其中体现的二元对立思维。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它的旋律柔美悠扬,深受人民的喜爱。著名的旅澳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先生以西方现代作曲技法重新演绎出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艺术气质与内涵。文章对钢琴独奏曲《茉莉花》从素材选用、曲式结构、和声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充分感受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民歌《茉莉花》是一首中国特色民歌,对于它的起源学术界有着不同的争论。本文对现有的关于《茉莉花》起源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整合,指出民歌《茉莉花》应产生于明代末年,兴盛于清代,最早应在江淮地区流行。并从音乐地理学的角度阐释《茉莉花》的产生和发展是特定时空下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歌《茉莉花》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广为人知,传唱大江南北;在19世纪初叶就远播欧洲,陆续被改编为歌剧等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文化符号。本文拟对《茉莉花》及其流传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并依据当下的音乐史和音乐美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上述研究做出评价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8,(27):63-63
江苏经典民歌《好一朵茉莉花》的发源地——金牛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南京市六合区东北部,东邻历史名城扬州,北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距南京市、淮安市约50公里,距六合询暖拯17公里,交通极为便捷。  相似文献   

13.
小说《妇女生活》的作者苏童认为女性是美好的,女性有着比男性更强的意志力,他作品里的女人有着人性的缺点,她们一直在与命运抗衡,却在男权社会里无所适从,最终都逃不过红颜薄命的宿命。原著小说以及电影已出版和上映多年,对人物有着深刻的描述和定位。原创舞蹈《茉莉花香》改编自《妇女生活》的原著和《茉莉花开》的电影,通过肢体语言突出地表达了女性生活的悲剧美,运用双人舞的形式刻画了三代女人、两对母女之间的细腻关系,舞蹈作品在原著的基础上让女性的意识最后慢慢苏醒,茉莉花开,花香四溢。  相似文献   

14.
徐虹 《今日南国》2009,(8):35-35
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今,世界印象中的中国不应该仅仅是茉莉花和中国龙,中国功夫和熊猫,中国制造与北京奥运。迅猛崛起的中国需要认知世界,世界更需要了解活力的中国。  相似文献   

15.
“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她……”一曲江苏民歌《茉莉花》唱响大江南北。在南京市委实施的“跨江发展”战略中.茉莉花的故乡六合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区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服务和保障“跨江发展”.让和谐的春风吹遍了茉莉花故乡。为此该院先后荣立了集体二等功.被南京市委表彰为“法治南京为民办实事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6.
茉莉花开     
夏季来临,又该是茉莉花开的时节了。伴着莱莉花开,你翩然而至,似一季清风轻拂花丛,飘来缕缕幽香……你们的相识,不就在那飘香的初夏?一切似乎很平淡,淡淡的相识,淡淡的相交,淡淡的相处。月亏月圆,花开又落,萧瑟的秋风最终卷走了春的浪漫、夏的激情……终于,在距离的两端,你们站成了各自的定点,伸出彼此的手,为分别、为茉莉花的故事,扯出了一个圆圆的句号。夏季来临,又该是茉莉花开的时节了。微风中,茉莉花儿依旧,轻轻摇曳,淡淡飘香……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主权交接仪式上,一首温婉悠扬的《茉莉花》见证了中国以和平方式实现正义诉求的伟大历史时刻;两年后,在中葡澳门主权交接仪式上,《茉莉花》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自1997年以来,在中国国家事务、外交典礼上,《茉莉花》曾被演奏十余次,至于中外艺术、文化交流中的演奏情况,则无法统计了.  相似文献   

18.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跨江发展的战略部署,开创了南京以江为轴、两岸联动、南北共同发展的新时代,迎来了江北地区又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南京市副市长、六合区委书记李琦提出,六合作为南京江北的大区,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发展资源,优越的交通区位,应该通过主动对接跨江发展,实现六合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9.
《金陵瞭望》2007,(14):6-7
“没有六合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南京的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六合的全面小康”。省委李源潮书记的这句话.既指出了我们六合区在全市小康建设中肩负的重大责任.也道出了六合全面小康建设的核心一富民。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李源潮书记的指示精神.始终把富民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第一目标、第一责任、第一追求。认真落实富民政策。不断加大富民力度,  相似文献   

20.
六合六城镇     
六合古名棠邑,自公元前211年秦王赢政建棠邑县以来,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六合襟江带滁,屏障金陵,是南京江北的重要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六城镇位于南京市六合区。据考证,六城镇宋代以前筑有规模宏伟的砖城,目前尚存一段长约117米古城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