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计划与市场的全面分析,指出计划与市场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二者都是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并探讨了实现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内在因素及二者内在统一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2.
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是客观可能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有机结合”是内在的对立统一的结合,结合的难点不在于同一性,而在于差异和矛盾。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客观基础是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化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的功能既存在差异和矛盾,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这是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重要依据。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形式,从协调二者矛盾的方式来划分,有吸纳型有机结合、排斥型有机结合和吸纳排斥型有机结合三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理解应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结合的必要性就在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结合的可能性是二者存在的客观基础相同.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存在一定的矛盾,能够解决二者矛盾的结合形式是重合式结合.  相似文献   

4.
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是计划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实质是计划调节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机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阶段的特殊形式,计划性与商品性是社会主义经济机体内部存在的不可分割的两重属性,从而构成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理论依据。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是层次上、领域上的结合,不是先后顺序的结合。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需要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灵敏的微观基础和完善的市场体系。目前我国处于由板块式结合向渗透武板块结合转化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是我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一个课题。市场经济以其客观性、合理性、国际性的特性,决定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但这并不是说,作为经济调节手段的计划可有可无了。计划与市场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和活动的范围和领域,片面地强调任何一方都会制约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因此,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找到计划与市场结合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既不能是市场万能论,也不能是计划万能论。排斥计划的市场产生经济运行的无序,排斥市场的计划又会使经济机制僵化。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力相联系的,属于现代商品经济的范畴,它要顺利而正常地运行,离不开计划与市场的共同调节。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由社会主义商品经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调控的必要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手段调节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要改善和加强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重视发挥宏观手段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市场和整个经济的健康运行,这两者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改革和完善计划调控,既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同时也是由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所客观需要的。1、社会生产力和…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因而一般把社会主义经济等同于计划经济;把资本主义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普遍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能兼容的。但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论述是完全正确的。现实与历史表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能够,而且必须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表现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和合…  相似文献   

9.
新市场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理论探索的必然产物。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崭新的理论的详实论述,提出了新市场论。作者指出,新市场论将市场与计划视为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方式;任何现代经济制度,都必须将这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运行机制、调节手段结合使用,发挥各自的优势,弱化各自的缺陷,使二者达到互补。  相似文献   

10.
<正>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明确揭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社会化商品生产条件下的经济调节手段,这就使过去那种赋与两者特定的社会属性,并使之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运行模式的理论前提邓小平同志南巡时的重要讲话,彻底解除了我国经济理论界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问题上的禁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将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和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真正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这里的“计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因而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保证国民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在这里我们就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客观依据,两者结合的互补效应以及结合的方式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是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两种不同机制。国家经济领导机关在调节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这两种机制,使它们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结合起来。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由于在社会主义现阶段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所以,在制订经济计划和实行经济计划去进行调节时,都必须利用市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调节也具有某种程度的自发性,所以,必须通过计划来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创造一种适合中国情况的、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这里讲的计划经济,是指国民经济力求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它主要通过政府有计划的、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调节和控制;市场调节,则是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两者有机结合,实质上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经济运行中正确认识和运用计划规律和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是商品经济机体内的商品、货  相似文献   

15.
:国家“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历史地位取得了新认识 ;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学科以及在论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如何有机结合和矛盾的调节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相似文献   

16.
国家"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历史地位取得了新认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学科以及在论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如何有机结合和矛盾的调节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探索.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的伟大创举。能否实现这两者的全面融合是决定改革成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存亡的问题。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通过多种途径与万式实现全面、有机融合;(3)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矛盾及其在调节中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成果迸发的时期,因其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契合而进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域。围绕什么是市场社会主义,产生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说、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说、多含义说等;针对市场社会主义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国内学者产生了三阶段说、四阶段说和五阶段说等;就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他们探讨了二者存在的异同之处;而且从市场经济体制、政治文明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等方面考察了市场社会主义的多维度价值。但是国内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论》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两本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分别于 1 998年 1 2月和 1 999年 1 2月出版。这两部学术专著是湘潭大学国际经贸管理学院刘桂斌教授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机结合》的最终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已在经济理论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并且引起了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很大兴趣。该项研究成果深入探索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起点和基石 ,考察并研究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及其调节 ,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论断和设想,对苏联、东欧以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的经验和挫折的教训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我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有其必然性;市场和计划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各有其优越之处,各有其适用的领域,不能以一个否定另一个。我国的市场经济应当是作为调节经济手段的市场和计划相互结合,共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向前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