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燕山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唯一的一部长篇骈文小说,然作者陈球生平事迹寥寥,仅在光绪《嘉兴府志》以及于源《灯窗琐话》中有简略记载。笔者发现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馆藏清抄本《兰言萃腋》,有陈球序一篇和一则关于陈球的诗话,介绍如下。《兰言萃腋》抄本五册十二卷,拾遗二卷。作者吴展成(1745~?),字庆咸,号螟巢。嘉兴人。举贡生,无意仕进,苦吟为事。《兰言萃腋》卷首有陈球序:球向与仲孚舍侄丰。论今时之才子,辄称季重为  相似文献   

2.
袁美丽 《学术论坛》2012,35(2):192-196
受性灵文学思潮影响,从晚明到清末在词学领域出现诗词合一的主情思想。主情说的提出不仅缘于治词者的个人好恶和对词体功能的独特认识,还在于词学家对现实词坛关注的态度和理论批评意识。它不仅具备了性灵说所具有的特点,还在风格、移情等方面发展丰富了性灵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思潮史》及4卷本《日本文学史》,是20世纪中国的日本文学史研究中代表性、集大成的著作.《日本文学思潮史》突破了作家作品论的模式,具有可贵的革新意识,形成了科学严谨的文学史观和文学史研究方法论;《日本文学史》作为迄今仅有的中文版大型日本文学史,资料丰富,填补空白.但在文学史基本概念、术语的确立、理解、界定和表述方面,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如对“文学思潮”的界定,对西方文论中“写实”、“浪漫”、“象征”等文学概念与日本特有的文学思潮概念之间的对接,对“诚”、“幽玄”、“寂”、“粹”(意气)等日本文学基本审美概念的阐释,对日本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的界定及不同性质的理解等等,都留下了可以再加思考的余地.  相似文献   

4.
《当代文学思潮史》学科的兴起 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史》这个母系统中出现了一些子系统,如《当代文学思潮史》、《新时期文学史》之类。 《当代文学思潮史》之所以能在近年来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崛起,首先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所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分不开。随着文艺政策的开放,人们对文学思潮这样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开始了探索,特别是新时期文学创作多元化局面的出现,人们的审视观点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文学思潮对文学创作所起的呼风唤雨、推波助澜的作用。诸如在粉碎“四人帮”后头几年掀起的为现实主义文艺恢复名誉的思潮,以及评论家们对以后涌现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品的扶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袁小修明万历间与兄宗道 (伯修 )、宏道 (中郎 )排诋“复古”,激扬“性灵”,名重一时。他久困场屋 ,依傍袁中郎 ,以影自居 ,理论和实践上均为“公安派”主帅袁中郎之辅翼 ,是中郎《叙小修诗》所树“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的典范 ;在“三袁”中享寿最久 ,辞世最晚 ,于中郎等人身后总结反思整个流派 ,是“公安派”之殿军大将 ;又是晚明文学思想剧变关节性人物 ,不仅与万历以后文学思潮递变密切关联 ,且因钱谦益 ,影响延及清代诗文理论唐宋之争  相似文献   

6.
魏绍馨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是读了多遍。我以为,驾驭文学思潮的历史恐怕比把握作家、作品的历史更为艰难。不然为什么象《中国现代散文史》、《中国现代小说史》等多种专门史早已问世而且被一写再写,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却偏偏是千呼万唤才出来呢?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奔涌,波翻浪叠、泱泱大观。《中国现代文学思潮》首先让我们感到了这股澎湃洪流的壮阔。该书以不到三十五万字的规模容纳了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文学思潮的整个进程。作者独有见地地把这一进程划分为他所分别论述的五大部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思想启蒙与文学革新运  相似文献   

7.
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文学选本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文学思潮,而文学思潮也制约着文学选本,促使选本对思潮作出反应.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的互动关系,在宋代文学选本中有非常生动的表现,典型的个案有《二李唱和集》等诗歌选本与“白体”诗风的相互生发、《西昆酬唱集》对“西昆体”的引领与示范、《二妙集》《众妙集》《三体唐诗》等对宗唐思潮的契合与呼应、《草堂诗余》《花庵词选》对雅正词风的疏远与游离等.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李慈健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河南省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长。近年曾负责"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晚清旧派文学研究"、"19-20世纪中国文学演变规律研究"等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图书奖、教育部优秀教材奖、河南省社科优秀专著一等奖。在《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中国近世文学思潮》、《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散文集》等著作。学科组主要成员张宝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  相似文献   

9.
强调文学抒写性灵,重视作家表现个性,这是明清浪漫文学思潮的显著特点。说到此时独抒性灵如火如荼局面的形成,人们自然会想到李贽、公安派,想到袁枚、赵翼等。诚然,在中国文学思想史或批评史上真正确立最活跃和最具创新精神的审美理论形态,是在晚明和清代乾隆年间。但是,任何一种文学思想和理论现象的产生,都有政治、经济等某些社会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文学自身思想传统方面的一些作用与影响。本文拟对独抒性灵这一进步的文学思想传统作一次正本清源的探寻,沿波讨源,找出其真正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嘉靖末至万历前期,有一群追求表现自我、求真、抒写性灵的作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反对复古;他们任情适意,张扬个性,不加粉饰地表现自己的真感受、真性情。在理论上也有相应的表述。他们求真、抒写性灵的文学观念,上承弘治至嘉靖前期江南文人唐寅辈之余绪,下与公安派的性灵说相接,是重自我、重真情、重创造的文学思潮发展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1.
钟惺主张诗歌抒发作者真实独特的性情之言,积极响应了袁宏道的"性灵说",但受明末复古和性灵两种文学思潮嬗变、时局动荡以及王学变迁等因素影响,钟惺"真诗精神"说与袁宏道"独抒性灵"说又存在差异。以古今言,钟惺突破了七子派和公安派存古今诗歌之异的思维模式,转求古今诗歌之同;以个性言,袁宏道倾向于肯定真心真性,属于自然个性论;钟惺则将超脱世俗的精神气质和孤行独往的性格力量视为真诗精神,属于艺术个性论。  相似文献   

12.
袁枚性灵派在国内正负面影响之大,是清代其他诗歌流派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其影响远达海外,至少在日本产生广泛的反应。当然这主要表现在袁枚、赵翼等少数性灵派代表人物身上。虽然限于各种条件,尚无法全面系统地描述性灵派在日本的反响。但就笔者所见的资料,及中日学者有关论文中提供的资料,(参见王晓平《江户折衷诗派的论诗诗》,《中国诗学》第四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竹村则行《袁枚论诗绝句与赖山阳绝句》,《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第二期。本文引证日人资料多见此二文,谨表谢意。)ill以梳理阐释,亦可管中窥豹,见袁、…  相似文献   

13.
性灵说曾主文学发展的创作路向。在文学发展史上,有很多文学家以此为创作进路。在萌芽阶段,性灵说始于老庄虚静说,经阮籍、嵇康自由审美说的嬗变,由南北朝文学家开创了性灵文学的创作先河,至明清,由于提倡性灵说的文学家的努力,性灵文学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流派。一路走来,性灵说成为文学创作的核心。自南北朝以降,刘勰、钟嵘、谢灵运等人主张性灵说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其表现是强调性灵与性情的统一,提倡性灵与佛教心性论相融合,性灵文学带有浓厚的佛学色彩。这对后来李贽与汤显祖的童心说、公安三袁的性灵说以及清代袁枚的性灵说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岳进 《北方论丛》2012,(3):16-20
从格调派独尊盛唐、推崇格调到性灵派倡导性灵、打破格套,在性灵与格调对抗的诗学语境下,明代诗选作为重要的批评方式和传播媒介,也参与不同流派与观念间的诗学论争,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古今诗删》、《诗归》等具代表性的选本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之间既有对抗性,在才情与气格、大家正宗与无名之家等方面的评选差异,同时又存在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5.
南京六朝史研究会会员马舒同志在近几年来写了《西晋故事新编》、《东晋故事新编》(中华书局出版)以及《南北朝故事新编》(齐鲁书社出版),共一百二十万字,对于六朝史的普及与研究起了一定作用。六朝史研究会为此在十一月十四日于省社会科学院会议室,召开了一次座谈会。省社会科学院以及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博物院等,对六朝史专有研究的教授、研究员等到会,《群众》杂志社的负责人以及省社联、  相似文献   

16.
卢铁澎 《学术研究》2001,(8):104-108
已有文学思潮发展规律的观点受一般文学史观的影响,其中较有影响的是钟摆论、经济决定论、扬弃论这类他律论和自律论的钟摆论以及自律他律因素综合论等三类观点.如果我们承认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我们就应该肯定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主要是文学思潮内部种种对立要素矛盾运动的结果,这才是正确认识文学思潮发展规律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由文学理论研究而引伸出文学思潮研究,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似乎是近十年中才出现的“新潮”,例如罗宗强的《隋唐五代文学思潮史》就是一个显例。文学思潮研究,以其总揽从创作中流露的意念总致直到理论形态,汇为一炉,突破了仅止于理论形态研究的旧框子,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令人为之耳目一新,确实是一种学术的进步。但是,文学思潮研究,较之文学理论研究,要求研究者有更宽广厚实的知识基础和学问积累。正因其难度较高之故,一般学人往往望而却步,不敢轻易采用。所以,当王国健君以其新著见示,而赫然以“思潮论”标题,我就不禁…  相似文献   

18.
袁枚首先是诗论家,其主要功绩在于“性灵说”理论的建树;袁枚又是“作诗写性灵”(江藩)的诗人,创作实践丰富,有《小仓山房诗集》39卷传世,有道是:“数卷仓山集,先生道性灵,锦心罗万象,妙手通无形。”(《和希斋》)创作理论源于创作实践并指导创作实践,创作实践亦印证创作理论。袁枚的“性灵诗”与“性灵说”基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何谓“性灵说”,学术界尚有不同见解,我在《袁枚“性灵说”内涵新探》中曾作如下界说: “性灵说”的理论核心是从诗歌创作的主观条件的角度出发,强调创作主体必须有真情、个性、诗才三方面要素。在这三块理论基石上又生发出:创作构思需要灵感,艺术表现应具独创性并自然天成;作品内容以抒发真情实感、表现个性为主,感情所寄寓的艺术形象要灵活、新鲜、生动;诗歌作品以感发人心,使人产生美感为其主要艺术功能等主张。鉴于此,则须反对束缚性灵的“诗教”说及规唐模宋的拟古“格调说”,亦反对以学问代替性灵、堆砌典故的考据为诗之风气;但诗歌创作又不排除辅以学问与人工。要之,“性灵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诗论体系,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包括创作前提、创作过程,亦包括作品的要求、艺术的功能等。袁枚现存诗四千余首,并非皆符合其“性灵说”主张,因此不能认为都是“性灵诗”。我以为,所谓“性灵诗”应体现出“性灵说”对作品的美学追求:首先是抒写真情实感,表现诗人个性;其次构思新颖、感情所寄寓的艺术形象灵活、新鲜、生动,生趣盎然,显示诗人之“笔性灵”;再次,诗歌语言应自然通俗、表现手法以白描为主,不堆砌典故。上乘的性灵诗当然兼备上述各特色,但由于创作主体所抒写的感情性质的不同或所反映的审美对象的差异,每一首诗的特色也就有所侧重。一般来说,写人生感情的性灵诗真性情的特色更突出,写自然景物的性灵诗形象灵活生动、生趣盎然等特色尤明显。  相似文献   

19.
张燕瑾先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对中国戏剧史进行“历史的沉思” ,形成了沉思的历史———《中国戏曲史论集》 ,于 1995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全书共 2 6篇文章 ,是一部研究型的戏剧史著作。我们从学术研究个性、学术研究方法与手段两个角度 ,仔细地审视张燕瑾先生《中国戏曲史论集》 ,就会发现它的特殊贡献。《中国戏曲史论集》第一个具有开拓性的理论价值是 ,作者具有鲜明的戏剧史意识 ,并用这种戏剧史意识去观照中国戏曲史上的问题 ,作出自己的判断 ,成一家之言。张燕瑾先生在《〈中国戏剧史〉序》一文中 ,在分析了剧本为一剧之…  相似文献   

20.
在湖南乃至全国的青年学者中,罗成谈是校仅者,他的学识、才华、成果、业绩以及在学界的影响,都是出类拔革的,他先后出版了《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回溯长河之源──现代中国作家与传统文化》、《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人合作)等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人《文学评论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赃》国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罗成谈的求学和治学道路是比较通畅的,他是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的学土、硕士学位都是在湖南师大取得的,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大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学者李何林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