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述审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以科学的发展观认识和指导审计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掌握知识与信息的意识,提高运用知识和信息的水平;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由“人本”向“能本”转化的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力和潜能;加快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建立以信息网络为重点的信息技术基础,为新知识、新技术的扩散和应用提供良好的载体,促进知识与信息的收集、处理、输出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高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不断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需要不断总结探索,持续改革,持续创新,使之能更好的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切实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精专业”、“高技能”的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实验课程的教学.本文综合鸡西大学实际情况,重点从“网络设备安装与管理”课程的计划和提纲、课前准备、实施和总结等方面,分析并阐述了如何上好该课程的实验,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计算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场合,在会计领域中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正在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从繁琐、复杂的数据中解脱出来,将手工“笔”和算盘换成先进的计算机“笔”,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数学实验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搜集、整理了在我校召开的“’95全国计算机数学研讨会”及“’97全国高校应用数学专业教改研讨会”中有关数学实验的资料及研讨中较为一致的意见和建议,最后介绍了数学软件Maple.对数学实验的建设及数学实验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整个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计算机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工具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我们每天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和使用计算机.在目前的信息社会中,不懂计算机就是“半文盲”,计算机应用水平就是国力的体现.各国都把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利用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就我国来说教育是普及利用的前提,计算机普及教育已经引起各级政府、产业界、教育界的重视.邓小平十年前就提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与此同时,国家教委成立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多次颁发了有关计算机教育的文件和指导纲要,还设立了中国计算机教育奖励基金.国内著名计算机企业发起成立了教育软件联盟,各厂家、公司都积极投入到教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越来越普遍的广泛应用,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日益呈现出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且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必须通过刑事法律手段进行遏制.结合最新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从“违反国家规定”“情节严重”“侵入”或“采用其他技术手段”等关键性要件入手,对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理解与适用进行深入探讨,并对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竞合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就其教学中存在的“非零起点”、“非同一起点”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立“选课系统”、“实验预约系统”、“实验考勤系统”、“教学资源网”、“无纸化考试系统”等开放式网络平台,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分级、分类教学改革,从而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内容层次化、实践教学灵活化和考核方式立体化,全面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是“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的主要项目之一,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成人教育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联合组织,委托上海电视大学成立“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在很多场合都仅仅是以工具的形式存在,比如借助计算机可以将视听资料、证人证言转化为电子版本存储和展示,但我们不能说因为计算机在此情况下的使用就使原证据形式转化为电子证据,实际上它们仍然是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目前,对指纹的认定方法越来越先进,效果越来越好。各国在社会治安保卫和办理案件中,一方面通过“电脑档案中心”资料库,将所有缉拿归案的犯罪分子十个手指的指纹、通过分类,按照指纹的鉴别系统,分别建立指纹卡;另一方面,根据作案现场遗留下的指纹,寻找犯罪分子,把这些指纹经过识别系统,分门别类地存入电子计算机中。  相似文献   

11.
无效经济合同是否能转化成有效经济合同,近几年来一直有争论,主要有“转化论”和“不能转化论”两种基本观点.这一问题关系到怎样正确处理无效经济合同,所以有探讨的必要,本人拟提出粗浅看法,以求教同行.转化论者认为:无效经济合同和有效经济合同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转化的;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有效变无效以及做好变无效为有效的工作,是法律工作者的任务.不能转化论者认为:合同的有效、无效是根据事实定下来的,是转化不了的;至于处理方法则可灵活多样.我是持后一观点的.  相似文献   

12.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主要是计算机应用人才。因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思想对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它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本文就“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理性认识向实践转化的中介(中间环节)有许多灼见.有的同志认为这个中间环节可以叫“智性认识”,更多的同志认为中间环节是“实践观念”.如果说,理性认识向实践转化有许多中间环节的话,那么实践观念作为中间环节之一,我是同意的.但是实践观念毕竟是属于主观范畴之内的.因为无论是计划、方案、政策、决策,都没有离开理性认识的领域.假使要找出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的中间环节的话,我认为应该是“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似文献   

15.
“Archivae Automation”一词,依国际档案理事会所称,意为“档案自动化”。然而,“自动化”通常是指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因此在笔者看来其合适的汉译名应是“档案管理自动化”。在国外,该词不仅频繁地见诸文献,而且随着档案情报在存贮、检索、传递等方面以计算机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它的基本涵义正在得以不断深化。自七十年代以来,渐而具有“自动化档案信息系统”内涵成分的“档案管理自动化”(下文凡涉该词一律以单词汉语拼音的  相似文献   

16.
“尊严”概念于生命伦理学无用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严”于生命伦理学有用还是无用,是当前国际生命伦理学界的一个争论焦点。本文在回应“无用论”的同时,论证指出:第一,“尊严”不能被等同于“尊重”,它有超出“尊重”的内涵“盈余”;第二,在生命伦理学中,人的“尊严”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它是生命伦理学的基本价值观,其所内涵的“人的生命尊严”就是生命伦理学的核心价值。护卫生命的尊严就是生命伦理学的宗旨和使命。第三,“尊严”在实际应用时一般需要过渡和转化,即从价值观过渡和转化为根本伦理原则和若干基本原则;从价值转化为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  相似文献   

17.
探寻从行为“实然”到道德“应然”的中介 ,是应用伦理学的重要使命。“适然”是连接“实然”的世俗性和“应然”的超越性的桥梁。“适然”是从“应然”到道德“实然”的可操作性体系。它包括转化系统、接收系统、决策系统、评估系统等四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方面。因此 ,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有两条可供选择的思路 :伦理学的应用和应用伦理学。对前者弊端的分析表明 ,后者才是优化的选择。加强后者的研究 ,是当代中国伦理学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使命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知识创新虽然有联系但更有区别.理解“高技术”要防止将其与“高科技”和“新技术”相混淆.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及机制的实质是高技术创新的过程及机制,应当重视风险投资机制和官、产、学合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根据“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精神,提出高等专科学校应用专业专科生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结构框架,三年制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能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要求的合格计算机应用人才和计算机教育师资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文化观”和“工具论”,提出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才是当今信息技术教学的主旨,论述了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正是“工具”和“文化”的交叉结合,阐述了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首要还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提升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