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耗散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系统论的新发展,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序向高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文章在简要介绍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具备耗散结构特征,着重讨论了耗散结构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定技术区域内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实现条件所组成的网络体系 ,是由相关社会因素组成的一个社会系统 ,其目的是为了创造、使用和扩散新技术。本文就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动力结构、结构的运行内容及流向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在频域中使用最不显著分量(LSB)算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强LSB算法鲁棒性的条件和频域LSB的两种定义,并据其构造了具有鲁棒性的LSB算法。为保证水印顽健性,对图像做8×8分块,把各个块的中、低频部分的LSB部分用水印代替,水印的平均强度为被取代部分平均强度的20倍。仿真实验证明:算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具有相当强的鲁棒性。同时,可以提供攻击的合法性辨别和攻击位置确定,并在两个位置提供认证接口,符合水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相关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的社会过程。仅将企业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惟一主体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应将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公众等相关社会群体均纳入其中,并强调它们与企业的相互作用,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的高等院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院校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的重要主体之一 ,其主要作用是研究开发和培养人才。随着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 ,高校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作用越来越明显 ,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技术创新源。但还存在科研与经济发展脱节、课程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脱节等问题。应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加强产学合作 ,加大高校经费投入 ,构建高校全新的运行模式 ,使高校在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系统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复杂系统及其演化的一般规律为基础分析产业集群,指出它是一个演化复杂系统,进而从演化复杂系统模型将系统内部的各层次以及系统环境联系起来,既研究微观要素的学习与创新,又探讨由此诱发的整个产业集群系统结构和功能演进。  相似文献   

7.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三个主体——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由于各自追求最优目标的差异,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类似竞争"的关系。文章利用生态学理论,从共生的角度探究产学研联盟的最新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本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在逻辑斯蒂方程的延伸Lotka-Volterra模型的基础上,探析联盟内部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三者之间实现平衡达成实质合作的数学条件。结论表明,尽管联盟各主体存在目标差异性,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依然可以达到利益平衡。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供理论研究方向,并为指导联盟建设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学技术创新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科技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大学技术创新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大学技术创新不但促进了新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 ,而且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文章在提出大学技术创新概念的同时深入分析了大学技术创新系统组成要素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主要讨论了技术创新条件下产业系统的演化行为及过程,并利用我国能源产业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系统的整体演化过程遵循Logistic方程曲线。由于技术创新模型的参数是时变的,因而使得产业系统的实际演化过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活动的系统维度及其宏观等级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技术创新活动乃是一个合理映射着各类科技、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自然、人力,物质和信息等多重自然与社会力量和因素的全息超级复杂巨系统。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创新主客体中介、项目、市场、技术机会、科技成果、教育与培训、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经济与政治体制环境、信息服务环境、自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与条件、人口环境等则是构成技术创新活动域的17个系统维度。这17个系统维度又可以区分为三个等级层次:内核要素圈层、外围要素圈层、环境影响因素圈层。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信息披露对投资者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依据技术创新相关理论和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实践,构建技术创新信息内容框架体系,包括创新支出、创新融资、知识类无形资产、创新产出或效益和创新激励分配等,并进一步构造技术创新信息披露指数,对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信息的披露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信息披露状况较新准则实施前有较大改善,但仍存在重形式轻实质、自愿披露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论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则是企业顺应当代文化管理趋势、提升自身实力的关键因素。两者都直接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试图从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的角度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化具有路径依赖性,是由企业先前知识积累与技术能力发展路径决定的,企业拥有的技术能力的不同会影响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是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应该在分析自身技术能力和应用的技术类型前提下,选择与技术能力相匹配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 ,本文分析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常见的风险 ,并从各种风险产生的原因出发 ,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小企业的定义、技术创新的定义和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理论进行阐述,进而剖析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所具备的优势,并通过对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分析,发现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得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基于资源和管理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和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能力的基本定义和实质出发, 从技术创新资源和技术创新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 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使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证明了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创新资源及其管理水平共同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 提出了资源是基础, 管理是合理配置资源的过程, 资源和管理必须协调发展, 才能有效激活企业资源,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并提出了中国企业增加技术创新资源的途径, 即应注重管理创新, 从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大多基于资源或绩效,但这只能间接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际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地通过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来表现,因此,可以借鉴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来辨识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可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分为从低到高的5个等级:初始级、规范级、战略级、优化级和协同级;当然,不同等级需要不同的管理,创新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常假设制度因素给定不变,并在这一假定下研究经济现象,分析经济行为,响应地得出一定的结论(某种均衡)。但这一假设削弱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这也是传统经济学日益受到制度经济学挑战的重要原因。文章在对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中引入制度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在对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有关概念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市场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和技术创新对市场制度创新的催化,阐述了实现这种互动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常假设制度因素给定不变,并在这一假定下研究经济现象,分析经济行为,响应地得出一定的结论(某种均衡)。但这一假设削弱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这也是传统经济学日益受到制度经济学挑战的重要原因。文章在对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中引入制度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在对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有关概念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市场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和技术创新对市场制度创新的催化,阐述了实现这种互动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航空工业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获取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对中国航空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文章改进了一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评价模型,基于该模型将中国航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战略计划能力等七个维度,在对样本企业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得出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