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小说描写艺术管窥杨梅新时期小说在描写艺术出现了一些新的描写方式,这是现代主义小说描写艺术东渐,使传统现实主义得到新的滋养的结果。1.感觉化描写这种描写,大致是借鉴了意识流和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莫言。李洁非说:“如果你把一件东西放在其他作家面前...  相似文献   

2.
穆时英、施蛰存是 2 0年代末 30年代初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创作 ,运用新的艺术手法表现现代都市 ,具有其共同的流派特色。然而 ,由于在吸取外来影响时艺术借鉴的差异 ,其作品又分别显示出不同特征。穆时英更多借鉴新感觉主义 ,施蛰存主要吸取新心理主义。二者在题材取向、艺术方法和叙述视角等方面各有特色 ,表现出不同的创作个性及中国新感觉派小说丰富多元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3.
龙泉明、汪云霞在《武汉大学学报》2 0 0 0年第 4期撰文《中国现代诗歌的智性建构———论卞之琳的诗歌艺术》 ,对卞之琳的诗歌艺术及其独特地位作出了评价。作者认为 ,卞之琳出自 2 0世纪 30年代“现代派”营垒 ,上承新月派、象征派 ,下启九叶诗派 ,他的诗歌能融西方现代派技巧与中国古典诗歌神韵于一炉 ,尤其重视诗思的提炼和凝聚 ,追求诗歌的智性之美。通观卞之琳的诗作 ,他正是通过戏剧性途径、意象凝聚、意境营构等艺术法则 ,建构起了中国现代新智慧诗。其新智慧诗所达到的高度 ,既表明中国现代派诗歌发展已与世界诗歌潮流取得了同步之…  相似文献   

4.
论文视“误读”为中国新感觉派创造性的转折点 ,阐述了它在中国新感觉派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给小说带来文体的现代性变革。“误读”不仅限定了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叙述对象 ,也确立了其小说的存在方式 :它们带有日本新感觉派的色彩 ,又从根本上属于文学的创造 ,是中国的新感觉派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创作引域外小说的炬火,又融铸了中国白描写意的手法和意境追求,开创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创作的先河。他在用小说直接为现实社会人生服务的同时,又努力使艺术与功利均衡融合,展现了高层次的美学追求。他在小说的体式上不断创新,创造了简约精深而又意境深邃的现代小说的典范。其以艺术与功利均衡融合为美、以不断创新为美、以简约精深为美的艺术追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是杰出的写意小说家,他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文言小说与诗歌的艺术精神,建构了用传奇写“意”以创造与诗画意境同构但又具有小说特质的意境的艺术模式,《聊斋志异》中的写意小说超越了前代小说“局部性”地创造意境的水平,通篇“整体性”地创造了意境,将我国古代的写意小说推向了顶峰。  相似文献   

7.
新感觉派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人为代表的一个小说流派,他们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技巧,并且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文章着重分析了新感觉派小说的现代主义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8.
林徽因小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徽因小说在京派小说中具有独特风格。其视角既超越于城乡两个世界之上,也超越于男女两性之上;既有古典主义的典雅、和谐和适度,也有浪漫主义的热情和明朗、现代主义的人生焦虑和忧伤;既与三十年代新感觉派小说遥相呼应,又比三十年代新感觉派小说醇厚与成熟。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诗歌的智性建构 --论卞之琳的诗歌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卞之琳通过戏剧性途径、意象凝聚、意境营构等艺术法则,建构起中国现代新智慧诗。他的新智慧诗所达到的高度,既表明中国现代派诗歌发展已与世界诗歌潮流取得了同步之势,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内在要求。当绝大多数现代诗人仍在主情的道路上滑行时,他却在主智这一新的诗艺途径上艰难而执著地探索,其新智慧诗的建立为中国主知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卞之琳对于中国新诗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为现代都市绘态画魂--再论"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不仅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名噪一时,而且也为今天的学术界留下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研究课题。"新感觉派"小说所展开的"有洋场气息和浓郁上海风味"的都市叙事,为中国现代都市进行了生动传神的绘态画魂,使"都市"第一次真正成为现代文学表现领域中的独立的审美对象,并由此彰显出一种独特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新感觉派"小说陌生奇异的审美风格和对文体形式的大胆创新,为现代小说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一个异军突起的流派——“新感觉派”,该流派把繁华的都市上海通过具有现代感的语言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但又很快消失在中国文坛上。这条文学之路的折断,有时代社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原因。他们成功之处是对语言、形式的革新,但对文学形式的执着成为他们创作的局限。我们可以以刘呐鸥、穆时英为主要讨论对象,从其电影语言在小说创作中的生硬转变、肉体的色情化描写、对人性挖掘能力的贫乏这三个角度来探讨中国“新感觉派”的局限与消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施蛰存是新感觉派中极有特色的作家,他的心理分析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小说在表现都市人的生存困境时,注重捕捉独特的人生感受,在丑陋的现实中寻找温情,用心理分析的手法解读人性,并追求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推进小说现代化进程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以抒情写意见长的京派作家们十分注重造成小说的“永恒不变之美”,他们的小说着力于宗法和乡风民俗的描写,从中挖掘人性和人情之美,艺术上则带有浓烈的抒情诗的味道。乡土抒情的小说潮流到了他们这里,更显得波澜壮阔。作为这派作家的后起之秀,萧乾的小说明显带有该派小说的倾向和特色;同时,由于作家早年苦难曲折的人生经历和由此所形成的忧郁气质,以及作家本人自觉有意的艺术追求,又使他的小说显出殊异于该派其他作家作品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4.
<正> 诗歌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诗歌以描绘艺术境界为主,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曹雪芹以非凡的艺术才能将古典诗词的意境融化在人物刻划和场面描写之中,使艺术境界和艺术形象完美融合,浑化无迹。这正是《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之一,也是曹雪芹对传统写法的突破和发展。 《红楼梦》中的音乐和声响描写在造成流动活脱的画面,深化作品的诗情画意上,汲取了前代描写音乐文字的技巧和优点,而又始终和人物的感情、心理相联系,同人物的性格、命运相融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声响和行动结合,增加场面描写的生动性 第九回中的茗烟闹书房就是一段行声并重,热闹非凡的妙文。作者描写众顽童在书房里“开战”,用了“抓”  相似文献   

15.
感觉印象,是现代派文学心理描写技巧之一。它通过纪录人物的瞬间感觉和意象来展示人物的心灵,表现对世界的认识。在意识流小说和新感觉派作品中,经常看到使用这种技巧的范例。英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必须找到心理活动过  相似文献   

16.
小说有无意境?有的认为意境是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共有的;有的认为,意境是诗歌独有的艺术特征,还有的则用小说中自然风景的描绘与诗歌中的意境相比较,来证明小说无独立意境。 我们认为,意境绝非诗所独有,而是反映形象思维规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概念,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境界,其内部结构有  相似文献   

17.
穆时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也是文艺评论界很少注意到的作家。然而,作为中国新感觉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尽管没能象鲁迅、茅盾等文学大师那样以丰富、震世的思想内涵,使作品发出奇光异彩,却因其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全新的现代派艺术形式,深深地吸引过读者,并一度产生过“穆氏小说”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18.
穆时英的新感觉派小说中一直透出着浓浓的孤独感,通过对穆时英这些新感觉派小说从"物"欲"层面分析、上海的都市文化背景分析和他独特的艺术创作技巧,可以看出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和作家本身独特的人格写照。并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为上海的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学增添了一笔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9.
刘呐鸥开“新感觉派”小说风气之先,《都市风景线》策略性地解构了“爱情乌托邦”和“乡土乌托邦”的流行话语,揭示了“乡土中国”和“海派中国”的差异幻象;他对都市现代空间的悖论性书写表明小说价值判断的复杂性和隐含的进步趋向,这对于学界重新认识和评价“新感觉派”小说具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蕴含深浓的意境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重要特征,描写景物是创造意境的必要手段,本文对意境场面中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