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通过对成都翻译产业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在对成都翻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提出成都翻译产业的发展定位,并进一步提出为满足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全球翻译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快速发展以人才密集型和高端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翻译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萍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1)
本文对艺术社区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以成都为案例,比对其他地区艺术社区发展状况,探讨成都地区艺术社区发展如何拓展地方文化特色,如何走向国际化道路问题,认为机制的引入是解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翻译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开拓,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成都翻译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全球翻译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应该加强发展以人才密集型和高端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翻译产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档案重要性越发突出。在科技创新以及现代化生产中,有效的对科技档案加以管理和利用,对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及利用现状、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举措、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高效利用科技档案,为成都区域产业经济蓬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助推成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成都地铁对成都城市文化的冲击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力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3):57-59
成都地铁的修建对成都城市文化是一次冲击,也是成都城市文化重新组合的一个重要契机,是成都城市文化向人文关怀与和谐社会文化过渡的重要整合机会,并且成都地铁文化也将成为新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宋代成都的丝织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蓉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1):191-195
宋代成都丝织业已达到很高水平。在成都所产丝织品中,最负盛名的当推蜀锦。宋代成都的织锦工匠在继承前代技艺的基础上,对花色品种又有新的发展。宋神宗元丰以前,成都并无官办丝织工场。政府岁入锦缎,全部由民间丝织工匠“织户”和农民家庭手工业提供。为了保证上供绫锦的供给,成都府官吏建立官营丝织工场。成都锦院由此成立。成立的时间应在宋神宗元丰二年以前。成都锦院的生产者主要有军匠和充役的机户。由于封建官营工场效率的低下,成都锦院成立不久,便遇到各种困难。南宋时期,为保证军马的取得,于建炎三年在成都设立大茶马司锦院,已改为转运司锦院的成都锦院的规模也较以前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7.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5)
清代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使成都人口迅速增长。移民定居成都后相继建立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会馆,以维护他们在成都的发展。作为清代成都移民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成都境内形态各异的各省会馆,不仅是清代西南建筑的杰出代表,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成都社会的发展,使成都的工商业陆续恢复,城市建设也日渐完善,各地文化更通过会馆实现了交汇与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成都文化。 相似文献
8.
成都与省内城市区域合作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方春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4):18-19
成都加强与省内城市的区域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分析了成都与省内城市合作的现状,针对存在的困境,提出成都与省内城市进行区域合作的核心是: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加快区域产业转移,破除行政体制壁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各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郭萍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1):49-52
本文对艺术社区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以成都为案例,比对其他地区艺术社区发展状况,探讨成都地区艺术社区发展如何拓展地方文化特色,如何走向国际化道路问题,认为机制的引入是解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3)
朱自清是成都的女婿。抗战期间,朱自清曾四次到成都。在成都,他结交了许多朋友,作过学术演讲,萌生了写作《新诗杂话》的动机,写出了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系列分析文章,与叶圣陶合作,撰写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两书,撰写了著名论文《中国学术的大损失》,创作了《外东消夏录》《重庆行记》等优秀散文和名诗《悼一多》。朱自清为成都增添了新的文化内容,成都则因有这位女婿而增加一份光彩。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区域软实力竞争的核心内容。全球化趋势、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为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重机遇。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成都,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得天独厚的各种优势。当前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其发展。本文分析当前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袁庭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5)
成都自秦末筑城,但有关成都城门的文献资料明清以前的所知不多,本文重点介绍了明清直至民国、抗战时期成都城各个城门的历史变化情况,以及导致变化的历史史实。成都城门的历史变迁是一幅生动的时代变迁的历史画卷,为我们研究成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13.
14.
唐宋诗词中的成都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4):79-83
唐宋时期,成都自然环境优美,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涌现出大量城市景观诗文,形成蜀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归纳分析唐宋诗词,从中可以窥见成都城市的绿化建设状况,有助于传承发扬城市文脉,为当今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汪元量是宋末身份独特的诗人,其诗习惯以行者的视角记录宋元更替时期的真实面貌,故有"诗史"之说。本文主要论述他先后两次到成都的原因及其行迹诗中所表现出的对于成都的美好印象,展现了一位爱国诗人对于宋亡不甘的情怀。 相似文献
16.
17.
吕晖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1):17-21
作者对成都广告业的市场总体规模、广告表现水平以及人才需求状况等三方面内容进行了相关调查 ,通过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 ,展望了本地广告市场的未来前景 ;提出了广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以及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为我校广告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提供了人才市场需求方面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兴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1):1-4
成都自古即有"天府"和"天府之国"之称,其最初得名略晚于关中,以后取代关中,这已成千古定论.根据苏秦、张良、诸葛亮之定义,所谓"天府"和"天府之国",必须具有"四塞之国"、 "沃野千里"、 "天子之都"三个标准.后来太原、北京、沈阳、江淮以南、闽中等地先后有"天府"之称,但均因缺乏其中一条或多条标准而够不上"天府"和"天府之国"之称谓,也自然为历史所淘汰.目前在成都未丧失上述条件前,来开展评选"新天府"活动则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成都会展业经过多年培植,其会展规模已居中国西部第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文章从经济因素、城市因素和行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成都会展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对成都会展业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黎泽媛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3):55-59
成都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本文从介绍民俗旅游的基本知识入手,对成都传统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归纳和价值评价。接着介绍它们的发展现状和规划前景,以及发展民俗旅游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还指出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分析当前开展民俗旅游有利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开展成都民俗旅游的可行性。最后从成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开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