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毓红 《江淮论坛》2005,(1):128-133
亚里士多德把作为创制物的诗的本原归之于摹仿者诗人,但是,从他把世界万物的第一原因(主动理性)作为诗本原的终极原因,以及他在语言的视域思考诗的存在来看,亚里士多德诗本原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从表面上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诗的态度决然不同,前者驱逐诗人贬低诗的价值,而后者则为诗的存在辩护抬高诗的价值.但实际上,二者的不同又有内在的同一,即二者的诗学都是理性主义诗学,在感性与理性对立,哲学与诗二元对立上,他们都坚持理性与哲学为中心,从而贬低诗与感性.他们真正的差异在于柏拉图在另外一种意义无限抬高了诗的地位,而亚里士多德依据理性主义原则贬低了诗的地位.本文认为,这两种对诗的态度都是对诗本身价值的遮蔽.  相似文献   

3.
希腊悲剧理论与中国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希腊的悲剧理论,其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在亚氏之前,德膜克里特和柏拉图在论及艺术问题时,还没有提出严格的悲剧概念。但德膜克里特的“模仿说”对后来的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概念的形成,作用甚大。德氏在哲学上主唯物主义的原子论,把世界看成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把知觉和思想产生的根源看成物体的流出物与感官的流出物的会合。因此,在文艺观上,他相应地提出了文艺作品是对自然的模仿学说。他认为  相似文献   

4.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就将艺术与模仿组合在一起作思辨性的考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做出了重要的阐释。这构成了艺术哲学的一大传统,尤其到了现代,模仿更是作为建构现代艺术体系的单一原理而存在,艺术与模仿及美的联系日益紧密。随着艺术形态的变幻,"艺术作为模仿"这一信条也不断被挑战,但是这些并不构成对它的威胁。直到"现成品"艺术出现,才真正取消了模仿统合艺术的地位而存在,然而现成品艺术又重新提出了已经借助模仿解决的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摹仿”的真实涵义 ,应是艺术对大自然创造过程本身的摹仿。这实质上是艺术家以出自心灵的形式之于创造材料的实现过程。因此《诗学》中关于诗的真实问题根本上不是诗人对现实反映的正确与否 ,问题在于诗人将其形式之于材料的实现方面是否达到整一、和谐 ,以体现出诗自身内在构成的可然性与必然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顾名思义,诗学(LaPoetique)是以诗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人类以语言为材料并动用想象进行创造的艺术。在西方的传统中第一个论述诗学的人是亚里士多德(大约公元前330年)。他把它看成是以诗句模仿(mimesis)现实的一整套技艺,同时他在其专著《诗学》中阐述了各种文学体裁的区别、主题和风格。到公元前20年,贺拉斯(Horace)重新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进行了阐述,他的论点为古典主义的权威著作《诗歌的艺术》(1674年,布瓦洛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保尔·瓦雷里(PaulValery,1871—1945)开始,诗学不再被当成诗的宝库,而被视为…  相似文献   

7.
温瑜 《北方论丛》2016,(6):45-50
元稹的哀悼诗除了对死者述哀之外,还以深广内涵感人:一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心意相通、互相支持、投桃报李的真挚情感。二是对世情、人情的真理性深刻体悟。其诗众体齐备,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一为虚实并用,开拓了佛教、道教、醉、梦、魂等多种审美空间,把它们和死亡哀悼之诗联系起来,将虚实结合的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二是以第二人称与死者对话,显得亲切自然;三是运用高度凝练、充满想象力和富有韵味的语言。元稹哀悼诗以其众体之齐备、情感内涵之深广和艺术手法之精湛而成为中国哀悼诗史上的一流作家。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艺术界说从表面上看 ,所谓教学艺术 ,即是教学的艺术 ,或者说是“教学 艺术” ,应当是说得通的。但是 ,“教学 艺术” ,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东西 ,它涉及到复杂的问题。首先 ,我们面对“教学艺术”的时候 ,采取的是什么样的艺术概念 ?在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看来 ,艺术就是模仿。美学家认为“达到了某些要求的创造性工作便是艺术”① 。心理学家认为“艺术是在生活紧张、最重要的关头使人和世界保持平衡的一种方法。”② 我国学者站在文学的角度曾经指出 :“艺术这个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艺术 ,是指包括文学在内的通过塑造…  相似文献   

9.
邹红 《江苏社会科学》2000,3(1):151-156
从戏剧及其理论自身的发展来看,诗与剧的关系大体上有三种表现首先是剧源于诗,剧属于诗.在亚里士多德时代,戏剧和诗还是一个整体,处于和谐统一的关.系之中.其次则是诗、剧异畛,是剧从诗的分离.从近代戏剧开始,由早先的以剧本为中心转变为以表演为中心,剧不再做诗的附属品而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第三是剧向诗的回归.不加区分地将戏剧与诗混为一谈固然不对,为了舞台性而抛弃文学性也不对,只有将二者适当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戏剧发展的正确选择.因此,剧向诗的回归是一种更高层面上的回归.它对我们当前戏剧的启示就在于,戏剧必须寻找并恢复失落的诗性精神.  相似文献   

10.
《赠司空王公思礼》一诗算不上杜诗中的杰作,但是通过比较朝鲜人李敬舆模仿此诗而作的次韵诗,仍然可从中清晰地看到杜诗的与众不同.首先,杜甫在诗歌中采用细致的写实手法去述说史实,并将各个事件紧密衔接,所以读他的诗,头脑里总能浮现出一幕幕画卷.其次,杜甫对感情的抒发,不是火山式的喷发,而是曲折婉转般的回旋,所以读他的诗,总让人感到情意深沉且回味绵长.再次,杜甫爱用典且善用典,他不仅通过改用与反用古人故事的方法来活用典故,还将典故与句子完美契合,做到用典而不留痕迹,所以读他的诗,总能兴趣盎然而不被字词所绊.朝鲜人李敬舆虽也极力模仿《赠司空王公思礼》一诗,由于仅仅停留在样式布局的表层上,没能领悟杜诗之精髓,故其模仿的结果是形似而神异.  相似文献   

11.
徐学鸿 《兰州学刊》2008,(10):169-171
艾青对诗歌理论“真”的内涵阐释,一方面从现实真实、艺术真实、思想真实三者辨证关系入手进行观照,另一方面从价值判断上进行拓深,将真、善、美即诗歌的现实来源、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三者有机统一起来,较为完整、系统地建构了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关于“真”的价值坐标体系,为我们研究诗歌,特别是对当今诗歌发展与创新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温斌 《阴山学刊》2011,(6):69-73
范成大的使金诗是古代诗歌创作的新异别致之作,一方面抒发山河沦落、神州陆沉的悲怨苦闷,一方面书写出使经历感受,包括北地中原的文化习俗变迁、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融合以及女真人特有的生活习惯,诗史相融、内容丰厚、情感充盈,深痛中冷静绘制,悲抑里昂首低鸣,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形就了其使金诗歌卓然独秀的艺术风致。  相似文献   

13.
时少章是生活于南宋宁宗、理宗时期的一位诗评家。他看重诗品与人品、创作和时代的关系 ;从拯救民族危亡的高度出发 ,推崇盛唐诗风 ,抑制晚唐习气 ;注重师承 ,更强调独创 ;一方面激赏盛唐诗 ,但也不排斥中晚唐诗中那些清新流丽之作 ,表现了博大的胸襟和持论的公允。  相似文献   

14.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与"善"、"德性"、"城邦生活"紧密联系;是一种合乎德性的善(好)的生存状态。他一方面强调作为优秀品质的德性对于幸福的前提性意义,另一方面更崇尚人的"德性的实践"作为幸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理论著作《诗论零札》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派诗歌的核心,是情绪二字。诗的内容是表现诗人的情绪,诗的外在形式也决定于情绪,诗歌中意象的罗列也是以文字来表现的情绪的。情绪在现代艺术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诗人的世界观,也是诗人的创作追求.中国现代派诗人在作品中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斗争,一方面亲近自然,一方面躲进个人的情感世界,在个人的爱情世界中自我麻醉,寻找慰藉。这一派诗人的作品既有很强的感染力,更易对人们的情感进行熏陶。如何正视作品中的消极情绪,把握作品中的自我情感的宣泄,因此,在这类作品中的情感教育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气象”说和“兴趣”说在严羽的诗论中既是诗评概念 ,又是诗法概念。作为诗评概念 ,体现着严羽对汉魏盛唐诗的独特理解 ;作为诗法概念 ,体现着严羽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严羽从盛唐诗人审美感情的发动与表现中领受到了无穷的感染力 ,名之曰“兴趣”,把作为盛唐诗人审美感情之底蕴的进取情怀误解作胸怀境界的开拓 ,名之曰“气象”。将二者立为“诗之法”,体现了严羽审美文化取向中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吴功正 《文史哲》2002,(1):70-75
唐太宗李世民的美学思想一方面有着以社稷为重的功利色彩,一方面对文学艺术的现象有着自己的阐释、评价观念。作为其美学思想表征的诗歌也呈现出复杂的特征:一方面经世致用,一方面又不乏美感;一方面孕育着新的审美理想,一方面又有南朝美学之遗风。李世民身上的这些矛盾现象恰恰反映了初唐诗歌美学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对泰戈尔散文诗的译介,有助于新诗打破旧体诗词音律束缚,实现诗体的解放和确立现代诗歌观念,但也扰乱了对新诗"散文化"创作弊病的整肃,影响了20世纪新诗体的适度规范。  相似文献   

19.
"形式"这一概念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亚里士多德一方面借助"形式"谈论具体物的实体,另一方面,他又试图将个体对应于质料的形式与本质建立联系,以保证其实体学说的统一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亚里士多德不得赋予"形式"多重涵义,而代价则是牺牲了这个概念概念本身的清晰性和明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