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海亮 《社区》2011,(17):43-43
齐白石与张大千是两位杰出的中国画大师。两人相识于北平画坛。时间大致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不过,虽有交往,却不太深。而且彼此互有成见,齐白石就曾两“刺”张大千。  相似文献   

2.
职场中总有一些标杆,让普罗大众抑或高山仰止,抑或望眼欲穿:而“财富500强”就是其中规模最大、关注最多的一群。有人为能加入而“挤破头”,有人为能升迁而“费尽力”,却还有人为能离开而“笑开颜”。  相似文献   

3.
李诚 《社区》2010,(32):15-16
上世纪30年代.张大干与齐白石齐名,素有“南张北齐”之称。不过,齐白石对他嗤之以鼻,张大千一次去其居所拜访,齐闭门而拒。  相似文献   

4.
晓玲 《今日南国》2008,(19):41-41
有人说,李阳是中国教育产业里的比尔·盖茨,因为“李阳疯狂英语”让世界语言教学界为之疯狂:也有人说,李阳现象是一种哲学,他的哲学就是让哈佛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让“海归派”匪夷所思;中国著名策划大师王志纲先生则说他是一场革命,革命就是对传统的一种颠覆。  相似文献   

5.
林浩基在所著的《齐白石》一书中曾引了传主的三首诗 ,其中一首是 : 乌沙白扇俨然官 ,不倒原来泥半团 , 将汝忽然来打破 ,通身何处是心肝。书中说明 ,这“是十年前他所作的那幅不倒翁图上的三首题款”。 (见林浩基著《齐白石》 中国青年出版社 1 987年 9月北京第 1版  1 996年 2月北京第 4次印刷第 353页 )翻阅《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一书 ,正好有齐白石的《不倒翁》图 ,并有题款 ,一核对 ,诗的最后一句为 :“通身何处有心肝”。是“是” ,还是“有” ?我个人认为用“有”更好些。理由如下 :其一 ,与画的题款一致。其二 ,“心肝”毕竟只…  相似文献   

6.
本卞 《社区》2012,(2):14-14
梁漱溟曾说.假如有人向他的朋友问起他是怎样一个人,朋友回答“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是恰如其分、最好不过的。  相似文献   

7.
林学专家赵博光教授又一次踏上南京飞往宁夏的航班,长距离的空中飞行,对他来说是真正的“享受”,飞翔在辽阔的西部上空,他看到了机翼下的荒漠已经一大片一大片地长出了绿草,长势之旺盛,色彩之翠绿,连天接云。舷窗前他笑了,因为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许多荒漠开始种长出了这种被称为“苦豆草”的草,这种草对防沙固沙特别有效,草长沙退,绿意盎然。他又笑了,因为是他发掘了用“苦豆草”治理荒漠的充分可能性,然而,他与“苦豆草”结缘,是因为他的爱情,“苦豆草”是他的爱情草。哲人说,一个人的爱情就是一个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苇杭 《百姓生活》2014,(8):15-15
今年是马年,流行“马上体”: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对象,如此等等,说到成功,最吉祥的一句话莫过于“马到成功”。“马上体”,马到成功,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固然无可厚非,但也暴露出人们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不由想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画家去拜访绘画大师门采儿,他问大师:“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要一天时间,而卖一幅画却要整整一年?”门采儿对青年画家说:“你不妨把时间倒过来,用一年的时间去画一幅画,说不定一天就能卖掉它。”  相似文献   

9.
[话题材料]浅浅的笑靥是人们情感最自然的流露,微微一笑胜过千言万语。有人说“自我的微笑是心灵的净化剂,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相信你对此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请联系现实,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思路点拨]1、在人生的征途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面对挫折和磨难,而微笑是人必备的道德修养。2、它既包括对他人的宽容,也包括对社会的认同。每个人都应微笑着面对生活:父母笑对子女,晚辈笑对长辈,教师笑对学生,商家笑对顾客,医生笑对患…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10,(5):58-59
我国有一则有名的寓言,说有一个牧童经常喜欢玩“狼来了”的撒谎游戏,当狼真的来了的时候,却没有人相信他了。克隆人的研究好像与此类似,一直有人说他们将要或已经研究出克隆人,结果我们发现那不过是一场闹剧。现在大家都在关注克隆人是否出现,或许真的出现了克隆人,我们倒不太在意了。  相似文献   

11.
笑是人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情感表现。由于笑是人的心理情感表达的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因此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表现笑往往是作家写人传情的重要方法。“笑”成了刻画人物形象、传递主体情感的一种媒介。古典小说家自觉运用艺术辩证法,通过对人物不同的“笑”态的描写,把读者带进变化多端、五光十色的人物内心世界,向我们展示不同人物不同的情感世界,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杨宁筠 《今日南国》2009,(21):48-48
“呵呵,在这里有一些闲置的生产车间和仓库,而搞艺术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怀旧情结。而且这里与艺术学院相邻,自然就吸引了好些画家到此开工作室。”黎小强解释道,他的个人工作室就开设在“画家村”里,也是利用一问废弃多年的车间改建而成的。  相似文献   

13.
曲文军 《南都学坛》2002,22(6):51-54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有“情痴情种”、“天下第一淫人”之称。有人说他是泛爱者 ,有人则说他是专爱者 ,彼此矛盾。指出贾宝玉“性爱体系”的说法 ,并对该体系逐层递进的性爱层次进行界定 ,这将使得人们在“泛爱”与“专爱”的矛盾面前 ,不再显得尴尬 ,对作者的创作动机也会有深入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先看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元代有个叫许衡的大学者,一天有事外出,恰是个大热天,沿途又无水可喝,渴得嗓子像着火似的。半路上看到一棵大梨树,水灵灵的梨子挂满了枝头。路过的行人见梨如久旱逢甘露,纷纷拥上去摘梨子解渴,惟独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有人奇怪地问他:“你怎么不摘几个梨子解渴?”许衡淡淡地回答:“那是别人的梨子,岂有乱摘之理?”那人笑他太死板:“眼下世道这么乱,谁晓得是哪家的梨?没主儿的梨子,不吃白不吃。”许衡闻言,郑重地驳斥那人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故事二:清代官员叶存云是当时深  相似文献   

15.
张保振 《社区》2014,(20):1-1
做人当有温度,就是为人要有暖意。实践告诉我们:世上万物,无温不生;人间万事,无温难和。当年,有人问孔子,子产这个人怎么样?孔子答:“他是个宽厚慈爱的人。”又问,子西怎么样?孔子连连说:“他嘛!他嘛!”没有正面回答。又问,管仲如何?孔子则答:“他是个人才。他剥夺了伯氏的骈邑三百户的封地,使伯氏终身吃粗粮,但到死他也没有怨恨的话。”  相似文献   

16.
黄政方 《社区》2011,(11):46-46
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是个“吝啬”的老头儿。儿媳每天做饭,都得请腰别一串钥匙的他开柜下米,若遇有事外出,他也会按人头把米、油、菜留出来.回家后再逐一清点家中财物。  相似文献   

17.
刘继兴 《社区》2011,(26):38-39
蒋介石的笔底功夫显然远逊毛泽东,但他有他的办法,那就是请人“捉刀”,为他“捉刀”的主要是两个人:陈布雷与秦孝仪。  相似文献   

18.
开朗、自信、“压不死的小强”这些都是吴优的代名词,这个笑起来十分爽朗的阳光大男孩,一副“无忧无虑”的模样。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谁比我更牛”校园牛人招聘计划中,现为上海财经大学研二的他,从全球九千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上榜的4名“牛人”之一,并且是唯一的上海本土高校学生,他因此而获得企业年起薪30万元的OFFER。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家乡苏北一带,常听一些老人在互相问答:“有‘首位’了吗?”“有哩!”或者说“‘首位’已了啦!”这里的“首位”,就是指儿女的婚事,他们在问孩子有没有结婚成家。为了这个“首位”,不少老人确实操碎了心。我熟悉一位赵老头,他本来是一个很开心悠闲的人,但随着儿子年龄一年年增大,所谈对象一个个告“吹”,近年来他竟变得心事重重,经常焦躁不安起来。很难启齿“求人”的他,如今也四出“活动”,请人帮他儿子“长长眼”。若遇到人闹笑,“成不成,酒三瓶”,自当慷慨解囊。可惜儿子“不把光”,他牵线给“会”的几个女孩,对儿子都不满意。赵老…  相似文献   

20.
世纪的伟大画家伦勃朗,是速度最快、技术最完美的画家之一,被认为是欧洲最有趣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最有趣的人.他钟情于自画像,不是出于虚荣,而纯粹出于生活情趣.他的自画像正如他的才气,热情洋溢、丰富多彩、富有人性,直到今天还能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