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完善河南省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乡镇-街道-村等上下联动的河南省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完善河南省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制度建设,促进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健康发展;完善河南省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标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城市带动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发展;多元化资金筹措模式,完善财政资金对河南省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秀忠 《东岳论丛》2013,(1):150-154
山东省诸城市、胶州市农村社区建设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有效探索,其公共服务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主要为农民提供三大类服务: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社会救助、人口计生等;二是生产性服务,建立健全科技信息、生产资料、市场营销服务体系;三是市场化的便民服务,包括便民超市、农资超市等便民服务项目。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少:农村社区建设科学规划不足,社区范围设置缺乏科学论证,模式创新不足,存在行政化倾向等。为此,农村社区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突出重点,不断完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功能;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社区建设与当地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把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摆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村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的关系是农村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农村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的本质属性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二者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又存在着差异,因此引发了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如何协调发展的新问题.应对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是,社区建设的基本操作单位实行乡镇辖区和行政村两级社区制,建立上下联动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多元参与的社区民主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农村社区建设有着显著区别。探索和创新适合本地区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地方模式,进行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提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居民区与产业区同步发展,均等公共服务,推动城乡一体;转变政府角色,强化社区自治;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多元主体。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缺陷及其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其对改善农村民生、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妥善处理好农村社区与农村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和社区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平台.基于湘中25个行政村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散居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供给短缺、配置失衡、布局失当和可及性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资源配置体制欠科学和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加强散居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着力优化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和建立健全项目规划的协商机制、项目资金的筹措机制、项目建设的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公共服务视域下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及其模式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时期的农村社区建设是激活农村社会机体的生命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村社区作为我国乡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曾经发生过两次较大的转型,当前建设新农村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重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体制,健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依靠政府公共服务的强力支持,辅以农民的民主自治和自我服务,着力建设以服务为中心的农村新社区.全国各省市区有关农村社区重建模式的尝试,已取得了可贵的经验,其特色与优势是明显的.关键是根据农村状况的复杂性和多样化,采取多元化模式建设农村社区,建成服务型社会生活共同体,以增强社区农民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它顺应了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然而,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现实困境,部分农民对社区建设缺乏认同感,农民的政治参与权利受到限制,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供需错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促进社区"内生式"发展,增强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实施多方"协同治理",提高农民政治参与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从而构建和谐、富裕、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区建设:治理转型与共同体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农村社区建设成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新时期乡村治理的客观要求.本文从乡村治理转型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证考察分析了实践中的困境,并从城乡融合、组织体制、公共服务模式、资源渠道、社区民主文化构建方面探索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200-205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社区特别是散居型农村社区的公共事业,是当前亟须探析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运用实地考察法,对江西省奉新县21个行政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供给严重不足、配置失衡、功能布局欠科学和普及性较低等问题。制约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体制和机制方面,具体表现在资金投入偏少、城乡失衡和村际失衡等。  相似文献   

11.
社区公共服务是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对扩大公民参与,创新社区治理结构,促进社区自治功能归位具有重要意义。从属性上看,社区公共服务有行政性公共服务、自治性公共服务、互助性公共服务和市场性公共服务几大类别。要根据社区公共服务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安排多元化的供给制度,构建高效灵活的供给机制,才能确保社区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建设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是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就必须促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充分的社区服务,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这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衰落与凋敝的总体态势和真实写照。在我国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多重因素驱动下,大量农民外流,不仅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而且还引发了连锁效应——农业生产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基层民主空心化以及社会心理空虚化等。直面空心化所带来的农村衰败格局,要求政府重新审视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心和方向,通过在农业生产、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层民主和农村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的政策革新,最终实现填充农村空心化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历经了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供给机制、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时期的个体供给机制和后税费改革时期尤其是农村社区建设以来的多元供给机制三个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三个阶段,农村公共服务日益呈现多元供给态势,但相较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要求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创新路径加以完善.本文提出以组团式服务为路径,创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并以枫桥镇的初步实践为例,总结出了一些普适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地方政府充分利用社区组织平台,把乡镇基层和市直部门人员派驻社区,统一服务机构和标识,实现服务下移和重心下沉,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程代理"服务.在政府与社区组织关系上,奉行互助、合作和双赢的理念,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方式合作提供公共服务.通过社区建设运动,促进了政府职能从管治到服务的转变,城乡公共服务的对接和一体化也将催生和引发政府行为方式的革命及基层治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而基于对农村社区内涵上的不同理解和本地城乡发展的具体实际,农村社区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的模式具有差异性的路径导向作用,“多村一社区”模式在发展路径上具有城镇化的功能,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阻碍;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构建多中心的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试论转型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桂芳 《兰州学刊》2004,(5):213-214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内核。转型期农村社区的重建和发展 ,彰显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问题。本文就社区文化建设兴起的背景、转型期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现状进行初步探讨 ,并提出构建农村社区文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与责任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华 《广西社会科学》2006,(11):169-171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是一个具有消费的多重性质、内容的多重层次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特征的综合体系。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各级政府以服务型行政管理方式供给、各级政府与社区组织协商共同供给、主要依托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的自给服务三种方式的有机整合与联系。要保障供给的有效,必须明确各种供给主体,包括政府与市场之间、政府内部体系之间、政府与自治组织之间、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之间的责任归属与划分。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当前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逐步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实践。禾山镇以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为中心,坚持“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因地制宜、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开展社区工作,坚持服务的理念与做法,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传统社区的改造,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为全面启动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了基础。本文总结和分析了禾山镇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与遇到的问题,对我省进一步在农村开展社区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入手,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作为可获得可持续农业支持能力的政策加以运用,设计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制度框架,将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等诸多问题纳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统一框架中进行综合治理,并集中探讨了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民社会保障的实现问题,提出了“土地和保障”并存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