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小城镇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农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只有小城镇建设好了,才能使数以亿计的农业人口由从事农业生产转变为非农业生产而成为城镇非农业人口,乡村城市化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现实.  相似文献   

2.
现有城市化概念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是没有全面完整准确描述城市化特有的各种现象,没有引入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是城市化过程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元素.文章通过分析城镇、城市的起源以及英文Urbanization一词的起源与原意,从经济学视角可得出城市与城镇不同的结论,从而提出了新的城市化定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现有的民族地区城市化路径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提出民族地区城市化实行非均衡型区域城镇体系战略 ,并详细论述了构建城镇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运动是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过渡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城市的兴起实质是工商业经济为自身的发展开拓空间的运动,是现代化运动为自身开拓空间的活动.中国城市化运动自近代兴起,20世纪初获得了初步发展,许多学者和政治人物都对中国的一些主要城市进行了宏观的瞻望和规划.这些规划一方面是中国近代城市化运动日益发展的结果,同时,这些思想本身又推动并指导了当时的城市化运动,并且对于今天中国的城市化不无借鉴与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口迁移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化和城市化将成为主导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两大最主要的趋势,而城市化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口在不同空间区位上的重新聚集和分布,即城镇体系中规模结构的变化。分析人口迁移对城市规模结构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只是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要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优化城镇体系的职能组合结构。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对策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依据相关统计资料对我国民族地区城市化的路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制约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因素 ,针对具体的区情 ,提出实行“非均衡型区域城镇结构体系战略”是民族地区城市化的合理选择 ,阐述了这一战略的涵义和构建城镇体系的对策。本文认为 ,加快城市化既是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的主要途径 ,也是中国区域社会平衡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总体安全战略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运动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其过程首先始于城镇化出现,而后是都市化,之后两种现象同步发生。城市化的原动力是人们对自身欲望的追求,推动力是能够满足这些欲望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两者结合成为城市化的动力。农业剩余启动、生产力发展推动城市化运动,工农业的比较利益使得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中新的消费需求使得城市化运动加速。  相似文献   

8.
试论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城市郊区农业的现代化、城镇体系的形成、有利的政策环境等构成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条件。然而,大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不协调、小城镇规模的过小、环境污染等又抑制了乡村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决定了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发展的走向,必然是城镇体系的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三集中”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宏观调控的城市化进程,会使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推进浙江城市化进程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迈向21世纪的征途中,我国城市化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其发展的规模、速度、等级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水平。与此同时,城镇体系的构建、城市地域形态的变化、城市布局的调整、城市功能的拓展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伴随着新一轮城市化高潮的到来,浙江如何顺势应时,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已成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任务。本文以浙江城市化的发展脉络和总体评价为背景,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镇体系建设和城市功能定位问题,并对进一步推进浙江的城市化进程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它具有将人口、信息、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特征,文章从空间角度对重庆城镇分布进行分析,对重庆市加快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重庆市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目前广州大型体育场馆英文标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和提高广州大型体育场馆英文标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敬畏感是人们对某种力量既敬重又畏惧的情感。敬畏感与人所生存的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生活在基督教文明中的西方人,其敬畏感来自上帝。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其敬畏感则来自"天命"。而从深层心理来分析,人们真正敬畏的是人自己。不同的民族性格决定着对信仰对象拥有不同的敬畏感。西方人执着的民族性格和中国人爱"变通"的民族性格及其在敬畏感上的鲜明特点表现着各自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3.
臧知非 《文史哲》2006,(4):65-72
秦律赀甲、赀盾之制起码起源于春秋,所收为实物而非货币;体现了商鞅变法以后秦以军事立国的政治特点,与秦重农重牧的经济传统相一致,统一以后依然如故。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表明,汉律对秦律因革并举,将秦律赀甲、赀盾全部改为罚金,同时扩大了赎刑的施用范围,体现了秦汉由尚武到尚“文”的政治转折,在促进了经济复苏、减轻刑罚的同时,也进一步导致司法不公,弱化了法律惩罚和制止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界一般以"理性主义"来概括启蒙思想,并据此得出启蒙运动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相对立的结论。本文先分析启蒙思想在英国的代表洛克的"经验主义"、在法国的代表卢梭的"情感主义"、在德国的代表康德对理性的批判,揭示这三大思想家对基督宗教的正面态度;再分析伏尔泰等抨击教会的法国思想家对人文精神和基督信仰的态度;最后对比了启蒙思想的实践者即美国国父们与法国革命领导人对基督宗教的态度之不同,及其对两国革命与后果的影响之不同。文章反驳了上述流行结论,指出基督宗教不但为人文主义提供了神圣的核准,而且提供了必须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张春梅 《阴山学刊》2006,19(3):83-88
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当前,在推进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西部地区面临着许多瓶颈因素的制约,只有通过产业链整合,促进工业内部二元结构的转化;加快制度创新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提升技术能力,促进二元产业层次的融合;发展循环经济,构筑生态工业模式;推进信息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具体措施,才能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曾耀农 《天府新论》2005,(4):127-131
新历史主义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界。新历史主义对西方、乃至中国影视文本的影响是普遍的。新历史主义特征的影视常常将古代生存的丰富性简化为一个个亦喜亦乐的情节化故事,将历史上多元的权力关系简化为一次次爱情的游戏,将无情的历史真实简化为善恶分明的道德寓言,企图调和空间距离与时间进程的分离,为观众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狂欢场景,从而满足他们实现社会认同或本能欲望的白日梦。20世纪90年代之后,许多学者对西方新历史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影视的影响表现了一定的担忧。其实,尽管新历史主义影视编导采用了游戏历史和消费历史的策略,使时间与空间产生了错乱,但我们在评价此类影视文本时,仍然要有历史尺度:我们在欣赏此类影视时,应考察它们是否能将历史进行重现,并以历史主人翁的身份回顾历史和改造现实。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贫富差距与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志英 《江汉论坛》2004,(3):126-128
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相互作用,使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本应缓解贫困,缩小城乡差距,但是,我国“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与当前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三元”人口结构不一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或使我国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只有为我国“三元”人口各自建立合适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解决农民生活普遍贫困的现状。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我国城乡贫富差距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任士英 《河北学刊》2003,23(1):152-156
流外官在隋唐时期属于国家职官系列,是“官”身,但其中也包含着“吏”的成分。这一成分到赵宋时期逐渐加大,降至明清,则形成了所谓“未入流”的“吏员”阶层,他们在国家行政体制中的政治地位与作用具有共同性。这一阶层自隋唐以后到明清时期的嬗递与演变,蕴涵着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深刻内涵,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与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研究隋唐时期流外官及其相关制度时,既应该注意考察其与吏员之间在政治身份上的渊源,又不能不加区别地把它们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银行保险共赢中的矛盾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银行保险已成为我国寿险三大支柱业务之一。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银行保险已达到金融一体化的第三、第四阶段相比,我国银行保险还处于“分销协议”这一初级阶段。在对我国法规政策、税收等市场环境的具体分析之后,根据对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研究,给出了我国银行保险共赢中的矛盾的理论解释,并提出解决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