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阳师专成立“汉文化研究室”王志尧为了进一步宏扬民族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突出地方特色、宜传和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经过长久的酝酿和筹备,南阳师专于1995年12月7日正式建立了“汉文化研究室”.徐登林校长对此事十分重视,在百忙中亲自到会.对研究室的宗...  相似文献   

2.
曹新洲 《南都学坛》2001,21(1):123-124
南阳汉代碑刻,据史料记载应为数不少,但流传下来的实乃罕见,近年来,通过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汉代墓室中的碑刻题记,其内容给南阳汉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所刻文字反映了汉代刻石书法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汉文化研究丛书》总主编郑先兴秦汉是中华文明的后轴心时期,它承继、凝聚了远古以来中华文明的精华,开启了之后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汉文化研究丛书》共13种,分为两个系列:一是汉文化研究系列,包括《西汉后期的文学和儒学》《汉代音乐文化研究》《汉代政治文明》《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研究》《汉代史学思想史》《汉代思想史专题论稿》《南阳汉画像与汉代经济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人质现象研究》8种,主要探究秦汉时期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本质特征。二是汉画像系列,包括《南阳汉画装饰艺术》《汉代乐舞百戏考述》《汉代  相似文献   

4.
学术园地中的两朵奇葩——《南都学坛》特色栏目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南都学坛》是南阳师范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报,原名《南阳师专学报》,1981年创刊,1989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辟有“汉代文化研究”、“红楼梦研究”、“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法律学研究”等栏目,在汉代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南都学坛》曾获河  相似文献   

5.
<正>总主编郑先兴打造学术精品服务教育事业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秦汉是中华文明的后轴心时期,它承继、凝聚了远古以来中华文明的精华,开启了之后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汉文化研究丛书》共13种,分为两个系列:一是汉文化研究系列,包括《西汉后期的文学和儒学》《汉代音乐文化研究》《汉代政治文明》《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研究》《汉代史学思想史》《汉代思想史专题论稿》《南阳汉画像与汉代经济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人质现象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国著名诗人和散文家陶渊明诞辰1620周年。为了隆重纪念这位杰出的文化名人,由江西省文化厅、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文化局、九江市社联、九江市文联、九江师专和九江县委宣传部联合发起,于七月三十日至八月三日,在九江市南湖宾馆召开了全国首次陶渊明学术讨论会;全国第一个“陶渊明纪念馆”(位于九江县沙河街)也同时举行了开馆剪彩仪式。十四个省市的八十多位陶学专家和陶学爱好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 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经过较长时间的充分准备,于5月3日至5日在南阳师专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省36所高校的52名代表。5月3日上午大会开幕式上,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振铎教授作了题为“开展编辑学研究。提高学报学术质量”的讲话。南阳地委宣传部刘元颖副部长到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热烈祝贺大会的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8.
4月7日至11日,来自全省43所高等学校的60多名代表,在商丘师专举行了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五次学术年会。省教委科研外事处孙顺霖处长,中共商丘地委宣传部张龙之部长,商丘行署李孝友副专员及商丘师专王业振校长、王瑞雨副书记:赵德润副校长等领导同志到会祝贺并讲话。河南省社联、全国高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高等学校德育研究会成立暨德育学科讨论会于六月五日至九日在河南大学召开,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团省委、省社会科学院和省社联的有关领导同志和全省四十四所高等院校和军事院校的六十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和北京、上海、辽宁等九省市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高校德育研究会的代表应邀参加  相似文献   

10.
1990年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于3月26日至31日在厦门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国家教委社科司、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和厦门市社联的有关领导,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和《历史研究》等报刊出版社的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11.
<正> 刘太祥,男,1959年2月3日生,河南方城县人,编审。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先后在许昌师专、南阳师专历史系任教,1988年到南阳师专学报《南都学坛》编辑部工作。现任南阳师范学院《南都学坛》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 《南部学坛》主编。兼任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秦汉史学会会员,南阳市社科联委员、特邀理论研究员,南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汉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曾获“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主编”、 “优秀编辑”, “河南省优秀中青年(期刊)编辑”, “南阳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南阳市第一届优秀青年社科工作者”,南阳师范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 “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和杭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受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委托,于今年4月14日至19日在杭州市召开老编辑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高校文科学报50岁以上的主编、副主编和老编辑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社联、省出版协会的有关领导同志和杭州大学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省委宣传部雷云副部长和杭大董如宾副校长先后在会上讲话,对会议表示祝贺,并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把学报办得更好。代表们问会议提交了50多篇论文。  相似文献   

13.
评《南阳汉代天文画像石研究》刘安南阳是我国出土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地区之一,而天文图像之多又为南阳画像石的一大特点,至今发现的约50多幅。汉代画像石(砖)作为墓葬建筑材料和艺术品,是汉代丧葬风俗的物化系统,其中物像和星象是科学的,符合当时实际的天象,反映...  相似文献   

14.
李法惠 《南都学坛》2002,22(5):114-116
<正> 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汉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5月7日—9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师大、山东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南阳汉画馆等35个科研机构、高等学府的8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全国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赵世超、熊铁基、黄留珠、王子今、孟祥才、宋超,著名艺术家张道一、顾森、伍国栋、王子初、贺西林、廉静等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专题学术报  相似文献   

15.
蒋波 《南都学坛》2007,27(1):F0003-F0003
2006年10月14日-16日,由中国汉画学会主办、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在南阳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北京、香港、上海、河南等14个省(直辖市、特別行政区)的10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他们当中既有大学教授、研究机构的专家,也有各地文博单位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6.
<正> 十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来自十省(市)的五十多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化艺术及自然科学工作者,在南阳召开南阳汉画馆建馆五十周年、鲁迅收集南阳汉画拓艺片五十周年纪念会暨首次全国汉代画像石学术讨论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全国研究汉代画像石的学术成果进行了广泛的学木交流。这次会议对提高我国的汉画研究水平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提交这次会议的学术论文共有四十七篇。我校艺术科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0月19至25日,东北地区高校学报研究会第四届年会在吉林市召开。中共吉林市委宣传部、吉林省社联、市社联和吉林师院等单位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华中师大、天津师大和《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编辑部应邀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师大、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大等一些兄弟院校的学报编辑部也纷纷发来了贺信和贺电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8.
从1982─1994年学报(自科)发表论文看我校的科研陆宜新,卓立宏(南阳师专学报编辑部,南阳师专教务处)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以促进教学质量和学术...  相似文献   

19.
江富建 《南都学坛》2010,30(2):20-23
南阳汉代出土的玉器较丰,且以西汉玉器为主,共分为葬玉、礼器、装饰品、浮雕和圆雕美术品等四大类,玉质以和田玉为主。南阳汉代玉文化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传承性和创新性并存、儒道文化内涵和吉祥文化主题。研究表明,南阳汉代在玉石开采、玉雕加工、琢玉技艺和玉器应用等方面兴旺发达,成为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南阳工官”初探──南阳两汉铭刻辑考之一刘绍明,曾照阁汉代南阳郡为著名大郡之一,其铁工业和其它手工业极为发达.《汉书·地理志》载,南阳郡宛县设工官、铁官.铁官之设因南阳瓦房庄汉代冶铸铁遗址的科学发掘,特别是"阳一"、"阳二"刻铭范等南阳郡铁官产品的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