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几个月前,高放教授送我一部他的巨著《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最近,我断断续续地读完这部36万字的政治学论集后,回顾近三十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可谓感时忧世,思绪万端;悯念苍生,百感交集。高放教授在此书的《自序》中写道:“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真是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如果一再延误政治体制改革,可能功亏一篑,重蹈苏联东欧覆辙。这并非危言耸听,妖言惑众,而是盛世危言,逆耳忠言。但愿‘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上下互动,同心协力,冲破难关,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迈出大步”(第9页以下标明引文页码,皆是此书的页码)这段文字甚得我心。因…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处于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时代[。1](P43-46)十月革命开创的、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等后起的社会主义推进的这个伟大的历史时代,以1976年印度支那战争结束为界,此前,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此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时代和时代主题或基本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革命和建设的模式及其兴衰成败”[1](P69)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以伟大的十月革命道路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革命模式和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模式。1976年印度支那战争结束,标…  相似文献   

3.
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开始有效地遏制了岛内分裂势力的进一步猖獗。这部法律之所以取得重大的成效,主要在于我们首次运用法律手段来探索解决台湾问题的新途径,特别是在熟练运用国际法手段解决带有复杂国际因素的国内问题,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开启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台湾问题与《反分裂国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学习<反分裂国家法>,对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台独"对祖国的危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介,旨在提高人们对台海局势的认识,旗帜鲜明地支持<反分裂国家法>;在列强威逼、台独猖獗的历史时期,人们应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自觉地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做好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从1979年起我接连不断呼唤政治体制改革1946年我毕业于福州英华中学后,考进北京大学,积极参加学生民主运动和地下党领导的民主青年同盟的活动。1948年1月越过国民党政府的封锁线,奔向解放区。本想投身火热的革命斗争,没有料到,我竟被送到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文教学院学习;8月间北方大学与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合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我又被吸收为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研究生,在著名学者何干之教授指导下攻读马列主义基本原著。1949年3月我随华北大学的队伍从河北正定县迁进刚解放的北京城,提前结束了研究生学习生活,担任学习助理员,开始从…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国和平崛起,是否必然包括台湾问题的解决?对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在争取和平崛起中无需自设障碍,将实现与台湾的政治统一作为崛起的衡量标准.而实际上,从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解决台湾问题与实现中国和平崛起之间逻辑关系的角度进行辨析,最终可以得出明确结论: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两国在冲突中的得失启示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既要坚持稳妥的政策,努力与美国搞好关系,又要在核心利益方面采取强硬姿态,不能沉断等自由制度主义或社会建构主义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反分裂国家法》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法律,它体现了维护台湾人民的福祉和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台湾民意对台海局势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台湾人民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关键力量.我们必须最大限度的争取台湾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皇朝经世文编》中的文章主要从弃留、地理海防、治理等各个方面对台湾问题进行讨论。这些学者、官员基本能根据台湾的实际情况来提出合理建议,并且影响了清政府的决策。这对保持台湾的社会稳定,开发、发展台湾,加强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伊始,台湾语言政策出现了两项重大变动:台湾"教育部"讨论通过了所谓《语言发展法》(草案),并废止了《国语推行办法》。这既违反了客观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又不符合台湾同胞的需要。台湾新拟的14种"国家语言"实际上具有不同的语言身份和地位,"国语"(普通话)作为台湾社会的共通语的地位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11.
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创造者。他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在中国共产党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台独"势力的增长已成为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现象,而在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着台湾社会在"国家认同"问题上的深层次危机."台独"势力图谋"法理台独"的行为所带来的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混乱,已成为中国和平统一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既是以"合法"对抗"非法",而且对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有着正式的规定性、引导性以及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3.
陈少英、方世南、陆建洪三位教授所著的《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政治》,近期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该社出版的“现代政治学研究丛书”中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时期相当数量有军事情报价值的外交照会流失海外,学界对于耆英、伊里布等关于台湾问题的交涉因缺少中英往来的诸多照会而多语焉不详。大英图书馆藏道光年间《台湾奏折上谕》《来往文书》等两类外交照会档案汇编,基本为国内学界所未涉及。分析这两类外交文书的内容及表达修辞,可以较为全面地解读道光年间国与国之间全权钦差大臣的行动轨迹及其策略,清方对英方军事及商贸态度等,反映了清政府在谈判过程中的主动或被动、清方外交策略和姿态,以及《南京条约》前后清帝国外交策略及其操作的差异,涉及传统中国外交理念时空意义上的转向。这些外交照会涉及英军侵略中国台湾及其遭到的反击等,关涉战争道义乃至国家领土能否完整等历史转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退据台湾后,出于反共和寻求美援的需要,一度支持自由主义杂志<自由中国>的创刊,该杂志成为从大陆四散的自由主义者在台湾集结的据点.在反共的前提下,自由主义者以<自由中国>为阵地,多方面对台湾国民党的威权统治提出激烈的批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治主张.而当自由主义者与台湾本土精英结合准备组织新党之时,国民党拘禁雷震,<自由中国>停刊,台湾自由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16.
陈辽 《江海纵横》2005,(1):43-44
在新闻界,杂文界,几乎无人不知湖南有个“党风记者”李升平,有个真枪实弹的杂文家李升平。报道李升平事迹的新闻和文章甚多,但是,惟独祖丁远的《社会脊梁——湖南有个“党风记者”李升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脊梁》)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它不仅获得了“中国作家世纪论坛”惟一的长篇报告文学特等奖,而且受到了全国媒体新闻工作者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7.
犹太人问题由来已久,但第一次提出该问题的当属斯宾诺莎。在斯宾诺莎的时代,尼德兰沦为帝国主义势力的角逐场。结合这一时代问题与历史问题,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对于好的政体,即自由民主政体有着细致的描述与刻画。透过自由民主政体的表象深入斯宾诺莎建构理论的逻辑基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运用历史主义和文献研读的方法,重构诸多概念,让神学与哲学、教法与世俗法分道扬镳,粉碎了犹太教固有的“永久选民”的优越感。其次,在《神学政治论》中,斯宾诺莎从人性观与自由观两个角度对犹太民族的民族基础予以重击。最后,斯宾诺莎在重构神学、重解犹太民族的基础上,建立自由民主政体。打碎之后建立的自由民主政体,作为后事之师不难发现其解决问题效力匮乏。在巴以冲突的当下,如何解决犹太人问题这一历史悠长的时代难题,也亟须学术界作出更多的研究与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党领导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使得中国革命的面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貌焕然一新。在关系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关头,开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来,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论,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中国人民抗日的必胜信念和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对于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和战斗积极性,从而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抗击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9.
台湾作家蓝博洲先生的书我读过几本,最喜欢的就是《幌马车之歌》。我读了不只一遍,每读一遍,都有深深的感动。  相似文献   

20.
清朝灭亡之后,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环境下的民众少不了和国家政治扯上联系,这种联系在老舍先生的著名话剧《茶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通过分析《茶馆》中不同人物形象以及在茶馆中的语言内容,来探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整个社会的民众对国家政治等相关事情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