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夕 《社区》2012,(17):5-5
大概人人都听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到用时方恨少;一日不读书,语言无味;还有最绝的一句:爱书才会赢。  相似文献   

2.
读书     
刘晓利 《社区》2014,(23):4-4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听,是谁在呐喊,就是这一声声的呐喊,让无数甚想目睹颜如玉和黄金屋的人爱上了读书。  相似文献   

3.
美在我身边     
能个书是岁月的写生,我们之所以写下文字,是缘于对生命的热爱。——题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种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车如簇。小时是不喜欢多读书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接受了它,从此,夜里再也不乏灯光、书香与我。我好读书,并不是凡书必读,我在不断地寻求心灵上的养料,滋润心灵,开导灵魂。我读书,惟独在夜里,寂寥的月,空旷的书中的美丽原野,在夜风中摇摆的八尺荒草,在黯默俯首的高高的向日葵,在孤峰崖上的狼嚎,记忆被夜色尽情演绎,那是一本书,那是一个舞台,放飞书中的魂灵。那可能再也不是黑暗下的故事,或许,那是澄净的…  相似文献   

4.
邓玉珍 《社区》2008,(17):59-59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现代人说:“学问改变气质。”女人要想有味道,不妨自己多读书。咀嚼文字,汲取营养。在不经意中添加一份内在的美丽。  相似文献   

5.
延已 《华人时刊》2010,(8):20-22
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到遥远的历史长河中,这估计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问题。因为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不要谈读书的时间到哪里去了,而应该问读什么书,什么时候读书。  相似文献   

6.
陈雪娜 《社区》2011,(29):57-57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想书的宝贵就在于无论人们读书时出于怎样的目的,怀揣怎样的心境,都能在书籍中获取所需的能量。回忆我的读书往事,让我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14,(2):28-30
在中国古代社会,“金屋藏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典故所描绘的黄金屋令多少文人学子思遐想。  相似文献   

8.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我远航的帆。 人要读书,要读一辈子的书。读古人,读现代人,读英雄,读小人,读世界,读自己,读牛的欢乐,渎死的安逸。在书中寻找自己的天空,在书中找寻自己的闪光点和古人所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相似文献   

9.
孙福熙 《社区》2011,(2):4-4
中国人太把“读书”看得严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先认读书为苦不可耐,于是用黄金利禄来引诱,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和一位书虫朋友一起逛书店,我挑了半天只挑了2本,他倒好,不到半个小时,便怀抱着6本书到柜台结账了。看他买的书,最上面那本叫《普罗旺斯的一年》,还有什么《博尔赫斯诗歌集》等。我奇怪地问:你不是买过博尔赫斯的全集吗,怎么还买他的书?他笑着说:不一样啦,这本诗歌集内容更全面,封面也很漂亮,我一看就喜欢上了,喜欢就买呗。我觉得人和书的相遇,也是缘分。买那些陌生的书,我向来只凭感觉。这本《普罗旺斯的一年》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作者是个没听说过的外国人,但看书名就打动我了,我想内容肯定也不错……我张大了嘴巴,原来你是这么挑书的。  相似文献   

11.
书情书色     
胡洪侠 《社区》2009,(32):4-4
爱书成痴的人有时和吸烟成瘾的人一样,常常生发“戒掉”的念头。叶公超聚书至三面书墙后,给自己立下“三不买”规矩:参考书不买:不读不查的书不买;要读的书、非读不可的书,先去图书馆借.借不到,再决定买不买。可是三年后,三面书墙还是变成了四面。他只好说:“关于买书,我只有感慨,没有原则了。”可见戒烟瘾难,戒书瘾也绝不易。  相似文献   

12.
邱红波 《社区》2009,(26):10-10
这年头,和书抢饭碗的还真是多如牛毛。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依我的看法,各款式的现代黄金屋多了去,哪一样不比纸质的书读起来痛快? 首先打动我心扉的是电子书.古代好书之人运书要动用牛车.把牛累死,也不过千来本书.可我只购买了一本电子书,商家就随机送给我4000多本,从古现代文学、国外名著、哲学、自然科学到网上八卦、星运测试,简直无所不包。  相似文献   

13.
害怕读书     
麦家 《社区》2009,(17):17-17
我生来惧怕黑夜,为了逃避黑夜,我从小学会了读大部大部的书。读书成了我命定的一种生存方式,逃避苦难和惩罚的方式。然而,近年来我对读书产生了一种异样的不祥感觉.有些书读着你就感到自己不是在学习、在享受,而是在受惩罚。所谓“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现在感想起来似乎有点茫然。2008年,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也许到了2009年又会变得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4.
卖书受贿     
梁岩 《中华魂》2012,(11):41-41
有一本讲保健的书,定价368元,你买吗?不买,太贵!你不买,但有人买,人家一下子就卖出43000多套。每本368元你买不起,这里还有566元一本的呢,照样供不应求。 人家说的可不是大话,而是事实。最近的多家媒体,都报道了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卖书受贿"的消息。起诉书显示,张敬礼涉嫌受贿4起,其中3起都是以卖书的方式受贿。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间,仅他的《寿世补元》一书,就售出43000余套。非法经营额合计人民币2300余万元,违法所得约16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5.
时评     
《社区》2011,(2):4-5
多给孩子订点报一位初中生请家长给他订几份报纸,遭到了家长的断然拒绝。家长说,学校正经的书都来不及读,哪里还有时间看报纸?把老师讲的知识消化就足够了!孩子很委屈,很纳闷,不明白为什么他要买吃的买穿的家长毫不犹豫,说买就买,而要订份报纸,却那么难呢?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08,(5):4-5
蓝天野并不是出生在书香门弟,家里的大人大多不看书,最早的文学方面的熏陶来自他的祖父和父亲,“祖父念过书,他每天晚上给我讲,讲的多是《西游记》,还有一些公案,但是讲得多了,就不知道再讲什么了。”于是,蓝天野上小学后不久,有一次书店拉了一车书去学校卖,蓝天野的祖父就吩咐孙子买几套书回去,“他看完给我讲,当时买了《水浒》,还有一些民间的说部,都是说书人传下来的书,有《三侠五义》、《小五义》等。”除了祖父,蓝天野的父亲也识字,“我印象中他很聪明,家里很多东西都是他自己做的。”  相似文献   

17.
王晓建 《中华魂》2013,(11):61-62
1961年,我在北京上小学二年级,已有了逛书店的兴趣,父母亲给的零花钱,几乎都用来买了书。那时候我认字还不多,买书的标准是书中要有插图。  相似文献   

18.
前几天,宿舍楼下有几位学长在卖不用的书,我正巧要买一些课本和参考书,于是去逛了逛。翻来翻去,我发现一位学长有一本《心理学概论》,这个学期我正好报了心理学的选修课,便想把书买下来。  相似文献   

19.
老板们是光荣的英雄大企业的巨头正在重新回到我们中来。今天几乎已不可能在店中买一本书、在铺子中买一份杂志或看电视转播而在那里看不到某一位美国大企业的领导人。当你雷时,就象现代舆论工具描绘大财主那样,也想喊道:“看!看!天空里是什么?这是鸟!这是飞机!不,这是超人!”今  相似文献   

20.
继《史记》、《汉书》、《三国志》之后,在南北朝时代又出了一部范晔编写的《后汉书》,它和前三部史书合称为“四史”,是我国古代正史中的名著。论及范晔的《后汉书》,前人一般认为它不及《史记》、《汉书》,而忽视了它自有的价值和特色。在范晔作《后汉书》之前,记叙东汉一代的史书,据清代著名史学家王先谦在《后汉书集解述略》中说到,已有班固、卢植、刘珍、谢承、薛莹、司马彪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