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说起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父母太多的心血,孩子也给家庭带来数不尽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小学、初中、高中……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母的成长过程,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纪伯伦在他的《致孩子》中写道: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正>每当路过宠物店或在公园里看到小宠物,孩子都会眼巴巴地看着它们,央求着养一只小狗、养一只小兔时,很多父母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一方面不想让宝宝失望,另一方面又担心饲养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问题。那么,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该不该养只宠物,让孩子在饲养过程中学会关爱和保护它们、学会尊重生命,培养孩子对家庭、社会和自然的热爱?在饲养过程中如何确保孩子的健康与安  相似文献   

3.
罗树范 《家庭科技》2014,(11):20-20
我的孩子罗岭终于长大成人了。他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随后去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国际商法,毕业后在华盛顿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任职,现在往来于美国和中国之间,从事两国的法律事务。也许有人会羡慕我孩子的成长,但是罗岭的成长之路,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有过期盼和欣慰,也有过迷惘和困顿。家长取代不了孩子的成长经历,只能为孩子的成长增加一点正能量,使其在成长道路上昂首向前。  相似文献   

4.
父母离婚,势必会对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何将孩子受到的伤害减到最低?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心理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案例一:渴望更多关爱在小文(化名)读中学时,父母就离婚了。有很长一段时间,他自觉多余,  相似文献   

5.
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行为方式。父母要正视孩子的安全感、自我意识、认知模式、社会交往、规则规范等天性,学会接纳孩子。从某种程度上说,父母的接纳,会奠定孩子一生的幸福。不必追求完美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也不例外。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不能一味追求完美。生活中,以下的教育片段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6.
心怡 《家庭科技》2013,(3):20-21
现代生活中,成年人都很忙,在参加有质量又能让孩子长见识的聚会时,家长应带上孩子。在儿子的成长中,我和先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和"谈笑有鸿儒"的人聚会时,一定要带上儿子。在儿子上小学前,我们就已带着他参加了不少聚谈,所以他的视野比同年纪的孩子要开阔得多。上学后,学校的作业很多,儿子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聚会聊天。我和先生都认为不能放弃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都很重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两者皆不可偏废。父亲在孩子的自尊、自信、身份感及性格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在他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父亲在身体、气质和思维上的特点,很容易被孩子当作心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人与金钱打交道的能力,会影响到一生。我儿子的成长经验告诉我,越早学会理财的孩子,长大后赚钱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9.
正薇薇老师:您好。想和您咨询个事儿。我有一个儿子,今年5岁,特别活泼可爱。看着儿子一天天成长,我特别骄傲,同时也很失落,因为每次看到朋友新出生的宝贝就特别羡慕,真的很想再要一个孩子!儿子太孤单了,我想给他找个伴儿,我和他爸爸早晚会老去,不能永远陪伴、保护他,两个孩子再怎么说也能够相互帮衬,共同面对人生。我跟老公说了我的想法,他不同意,说再要个孩子经济压力太大。他说现在养孩子不比以  相似文献   

10.
郭喜青 《家庭科技》2014,(12):20-21
这是一位母亲的教子心得。从孩子1岁学走路时,我们就有意识地让他吃些"苦头"。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在学习中,他有时会走"冤枉路",我们也从不去纠正,因为走"冤枉路"后所获得的发现,记忆会更深。当孩子受到挫折时,我不会一味地包办代替,也不会袖手旁观,而是在一旁给予他必要的帮助。 现在的孩子未来将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必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挫折。让他们从小吃点"苦头",比进入社会后再"栽跟头"的成本要低得多。  相似文献   

11.
在大多数的婚姻中,男女双方处理感情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一方面是由于生理上的不同造成,同对也因为女孩和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不同的情感教育。 就像心理学家里斯莱尔·布罗迪和朱迪斯指出的,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察言观色,人们鼓励她们与别人交流感情。而男孩则不然。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尽量掩盖  相似文献   

12.
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让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父母以身作则最关键。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坏习惯,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与"错",所以要靠家长告诉孩子。对于一些坏习惯,如果家长只是口头上对孩子说:"不对!不能这样!这样做是错误的!"但家长自己却没有遵守,也没有纠正自己的行为,那么这些坏习惯就会影响孩子。孩子的眼睛时刻  相似文献   

13.
正不能放纵孩子的五件事得不到就动手孩子们在玩沙子,其中一个孩子抢小伙伴的玩具推土机未果,一口咬向对方的小手。结果,推土机如愿到手。对咬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严肃批评,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已经对小朋友造成了伤害,必须亲自道歉;同时让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他应该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除了批评和讲道理,一定的惩罚必不可少,并将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呈现在他眼前:呵护和安抚被咬的  相似文献   

14.
我和爱人都在国有企业工作,工资收入合起来只有1000元钱。怎样使有限的资金既能维持生活,又不耽误为孩子做好智力方面的投资呢?为此我们采取了分三步走的投资法。 1、孩子初三毕业后。花200元进了初级电脑培训班,一个暑假他学会了电脑基本操作法、五笔字型打字  相似文献   

15.
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龙,只是有时教育方法会走入误区,以致觉得自己做家长真是很失败,连孩子都教不好。以下是我在教育儿子中的一些感悟,但愿能对和我一样迷茫的家长有些帮助。孩子到了青春期,做父母的尽量不要指责他,而应该多鼓励,多夸奖,和孩子一起成长。当然,最重要的是不和孩子较劲。我儿子是班里最顽皮的孩子。从小学的无忧  相似文献   

16.
除了学习,除了成长,确有一些孩子像下文中的女孩一样,自觉背负捍卫家庭的沉重负担:检查爸爸的手机、询问爸爸的行踪,更有甚者,还会跟踪爸爸,或找"第三者"谈话等。也许,这有利于家庭的暂时稳定。可只要想一想孩子在这样做时内心遭受的煎熬,做父母的怎么忍心!的确,周围的大环境是不可改变的,我们无法给孩子营造一个"太平盛世",无法不让他看到周围破碎的家庭,我们可以做的是勉力给孩子以安全感,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1.摆正自己的位置.孩子的家就是孩子的家,自己在家里是长辈,但不是主人.对于家庭琐事,可以从长辈的角度提出建议,而不是以主人的身份决定. 2.学会换位思考.不对孩子们的生活习惯说三道四,尤其是子女的配偶.毕竟大家的成长环境不尽相同,不能认为跟自己不同的习惯就是坏习惯. 3.不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说媳妇、女婿的不是,这样做会让孩子左右为难,使本不严重的事情冲突升级.  相似文献   

18.
亲子教育专家张勤说:“教育不是把水桶灌满,而是把火点燃.”的确如此,养成良好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环环相扣,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各自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杨建 《家庭科技》2007,(10):47-47
在意大利北部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瑞吉欧,小镇的学前教育曾风靡世界,被称为"全世界最好的学前教育".瑞吉欧有句名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意思是要关注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从中捕捉他们思维的脉络.只有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对孩子的回答和提问做出积极回应,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和说话的方式,作为老师和家长,就应有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相似文献   

20.
近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小家庭开始尝试“全职爸爸”这种新的分工。面对一些传统人士的好奇、不解甚至蔑视,“全职爸爸”们在网上大谈育儿经验,颇有“如火如茶”之势。儿童心理学家最终肯定了“全职爸爸”的作用,因为他们认为,父亲带大的孩子会更富有探险精神,更有勇气并且坚强。 为了孩子成长自愿回归家庭 楚先生目前的身份就是“全职爸爸”,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家和一岁多的儿子疯玩,孩子不时发出快乐的笑声。一个刚过30岁的男人,为什么会甘愿回家带孩子呢?楚先生说,当初纯属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