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比较利益低等原因,一些地方确实出现了忽视农业、乱占耕地、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以效益为中心的竞争性经济,生产要素总是循着优胜劣汰的原则向高效益的产业集中。只有把农业的比较利益提高到社会平均利润的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如何扭转农业在整个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自立”产业,这是一个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一年里,祖国大陆以一系列配套的惠农政策照顾岛内相对比较困难的农民群体,帮助台湾农业发展生产并提高农民所得,鼓励台湾农民发挥自身资源的比较利益优势,通过两岸农业生产要素的整合而迈开区域化合作步伐,这样的善举已经产生积极的影响。两岸农业合作开始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并成为两岸经贸交流中最具亮点也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3.
构建农业产业链的目的是通过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来增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提高农产品的比较利益,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立和谐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农业产业链健康平稳运行的基础。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应遵循利益共享、保护农民、集体谈判和统筹兼顾的原则,构建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包括目标、工具、主体、客体四个方面,各主体通过表达利益诉求、实施利益分配、协调利益矛盾来实现农业产业链各主体的利益和谐。  相似文献   

4.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规模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产品价格是改善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屡屡试图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来解决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但农产品价格提价给农民所带来的相对好处,很快地被工业品价格、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相继上涨所抵消,其结果甚至使农民处于相对更为不利的地位。而且这种在轮番涨价基础上所出现的“比价复归”的周期越来越短。例如,1993年农产品收购价格  相似文献   

5.
关于提高山西省农业经济效益的探讨王耕溪农业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利益问题。解决农民利益的根本出路是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本文试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一、当前我省农业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1、人口逐年增加、耕地逐年减少,成为尖锐的矛盾。山西省建国初期人均耕地...  相似文献   

6.
农业与经济发展(笔谈)──提高农民经济利益的主要途径郑琴缭农民利益是个涵盖着农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诸多利益的综合概念。其中农民的经济利益是农民其他利益的基础。农民经济利益的重要性纵观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农民经济利益问题,无论是...  相似文献   

7.
试论增加农业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世夫 《云梦学刊》2000,21(1):29-31
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产品供给、改善农民生活,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跨世纪目标之一.如果不增加农业投资,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增加农业投资的对策思路主要是:实行工在平等发展战略,制定和执行适时又有针对性的政策,强化农业投资约束机制,深化在地产权制度改革,拓宽资金来源,改善农业比较利益,调动各投资主体增加农业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链利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农业产业链的目的是要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产业链上分布着多元的经济主体,各主体通过产业链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经济系统的动因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谐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链充满活力健康运行的基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利益实现的组织载体,是农业产业链实现和谐利益的关键环节。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包括实施主体、作用客体、操作工具和实现目标四个方面,通过利益诉求-利益分配-利益协调,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利益和谐。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农业保护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工业的发展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造成了我国农业发展滞后,后劲不足,影响国民经济整体的稳定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农业处境比以前更为不利,对我国农业实施行之有效的保护,在现在和将来都是必要的,主要表现在:(一)由于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逐渐下降,比较利益低,农业发展所受的资源约束因素进一步强化.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出现萎缩或停滞,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导致农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条件恶化.主要表现在:①有限的耕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自身要求,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商业化农业的发展程度和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对处于知识经济萌芽阶段的我国,应合理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在财政投入、信贷、价格、耕地使用、生态保护、农业产业化、城镇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研与教育培训等方面于政策上对农业适度倾斜,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才能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对世纪,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农业推广系统的运行,是研究人员、推广人员和农民利益在推广活动中的整合,而其核心应是农民.我们在探讨农业推广系统的构成与系统角色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系统运行中的互动关系及其表现形式,农户系统的效率是农业推广系统的核心,提出在农业推广系统中利益整合中要农民为主导,实现观念转换.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疆,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重要省份。该省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提出“加速建设农业强省”,到本世纪末和2010年粮食总产要在“八五”末期的水平上分别增加75亿公斤和250亿公斤,分别占全国新增粮食产量的15%和25%。如何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运用持续发展理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设农业,强省的根本途径。一从持续发展的定义分析,满足人类当前和永远的需求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出发点。解决温饱是首要的生存需求,这自然离不开农业,农业的持续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  相似文献   

13.
保护农民利益与深化农村经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农民利益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内在动力。我国农村经济的第一步改革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在于尊重了农民的选择,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近年来出现的农业比较利益趋于下降的分配格局使农村经济改革举步为艰。因此,要继续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必须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4.
农业:如何走出“波动”———关于提高农业比较利益的问题赵晷湘在1995年农业喜获全面丰收的情况下,如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增长,从根本上避免或消除农业剧烈波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浅陈陋见。一、农业比较利益低落对农业持...  相似文献   

15.
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心、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和发展问题,围绕这一主题,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从50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积极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比较合适的发展模式。我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O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明确提出在中国未来发展中,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  相似文献   

16.
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十几年,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的深入大大超出当初许多人的想象。这实际上是一场社会大变革,它打乱了旧有的社会经济秩序,同时又在努力构建新的社会经济秩序,旧的利益格局在瓦解,新的利益格局在形成。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上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先进的工业国。农业无疑要纳入社会转型之中,并经受着社会全面变革的深刻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必须将之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业产业化及大中型企业投资农业的若干思考李经宇几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竣形势表明,农业不能停留在政策农业、口号农业的层面上,即通过农产品价格上涨来刺激农民的投资和生产积极性,或者在如何保护农民利益,免遭白条,摊派等非经济行为的行政和政策措施上做...  相似文献   

18.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展农业的根本措施。山西省受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影响,加之资源、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平不高,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各地方发展很不平衡。为此,笔者建议:政府应加大土地保障力度,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机械化等设施建设;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促进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从制约因素看,农村较低程度的分工与协作限制了产业链条的形成,龙头企业效益低下和不合理负担沉重使其难以发挥“龙头”作用,产业化组织内部的经济利益关系没有理顺,政府在提供指导和服务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这些制约因素。要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基地;面向市场,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完善政策和法规,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发展合作经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规范政府行为,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及其相关活动上的利益调整 ,都逐步采用了承包合同的形式 ,但现阶段 ,农民在承包合同关系中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 ,这已经导致了农民利益的过份转移等诸多不良后果 ,可通过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农民经济组织制度、农地流转制度等 ,来达到改善农民在农业承包合同关系中的地位并进而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