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述源思维是对彝族精神世界有着深远影响的传统思维方式,它极大地影响了彝族古代诗学的审美运思方式。彝族古代叙事长诗《红白杜鹃花》述源溯始、探始寻根的致思趋向明显受到述源思维的制导,长诗叙事寻源溯始,完整详尽,写人盘根究底探寻心路历程。同时,长诗注重对人物的生活环境、事件发生的背景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古代彝民族风俗画卷。  相似文献   

2.
儒道释三教都有其"物我观",这是指三教学说中关于人类主体与宇宙万物之间的伦理性关系的观点。儒家的物我观,一言以蔽之,曰民胞物与。道家老子之说,则有些针锋相对,谓是"天地不仁"。道家和道教的哲学,在整体倾向上,反对对自然过程的干预,此为其学说精华。而在中国佛教内部,曾产生"无情有性"的话头,指环境也有佛性,即是成佛的根据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韩愈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许多优秀的诗篇,不但在中国脍炙人口,而且在世界各国人民中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古今中外的诗论家对韩愈的诗歌本质、诗歌风格、创作手法、诗学观等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品味、鉴赏,而朝鲜李瀷是众多诗论家中论韩愈诗学观较为突出的一位。  相似文献   

4.
“感物”是指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 ,亦即创作主体对现实存在这一客体的感受。感物说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乐记》,“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一比较完整的感物理论 ,在六朝时渗透到艺术创作理论中 ,从而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东汉班固认为艺术创作“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西晋陆机提出“瞻万物而思纷”;梁刘勰认为“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唐李白也认为“哀怨起骚人”。宋苏轼主张“其神与万物交”、“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明宋濂认为 :“及夫物有触 ,心有所向 ,则…  相似文献   

5.
"清词丽句"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学者一般将其理解为一种"清丽"的诗风,"清丽"作为诗风是客观存在的,但"清词丽句"中的"清丽"非指诗风.考"清"与"丽"皆具有"美"的意思,"清丽"是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审美特质,"清词丽句"一是指华美的词句,一是代指美之诗或诗之美.  相似文献   

6.
南朝刘宋时范晔既是史学家,也是文学美学家。于《后汉书》,首辟《文苑传》,成正史文人传记之先导。善在文史合议中发论,于前人史著,不惟评其史学价值,而且论其文学水准。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是其文学美学思想的集中表述,也是中古文学美学史的经典文献。首言文意为主,首分文笔界限,首以文学审美之法撰写史之传论赞词。发论与撰述珠联璧合,史思与文情桴鼓相应。范晔于中国史学-美学实有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康德美学思想一个的重要方面是探讨了审美主体的情感、想象力、理解力、心意状态等心理能力在审美活动中的表现形态及其作用。这一侧重于审美活动主体性和自律性的审美心理论,对我们认识人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地掌握世界的特殊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康德审美心理论是近现代资产阶级心理学美学的理论渊源,它推动了近现代审美心理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著名哲学家对物的认识可见,不同哲学家从各自角度,运用不同辩证方法进行了判断与思考,得出相异的概念与认识。通过对物的再认识,剖析其与审美的内在关系,深入探究"天人合一"传统美学超越主客观意识。"美"是超越主客体的一种高度融合,重心在于自然世界审美意境和物我交融的感悟。在这种"合一"中,能够体现艺术真实情感,有利于创作出动人的艺术作品,培养观者真实客观的审美价值与判断,从而为当代艺术审美价值与发展提供哲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观”是中国传统审美方式的基型,它由感性、理性、情感交织而成。“观”照自身,反“观”本心,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并在主客体的统一中达到和谐,体现出中国人本主义的审美倾向。同时,“观”体现了东方审美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即感性理性交互为用的直觉思维、内向思维、体验性思维和意向性思维。与西方局限于认识论的“观照”相比,中国的“观”是主客交融的情感体验,“观”出的是一种意象。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和中国古典诗学在语言本体论上存在着某些精神相似性,因而可以起到互释的作用。对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核心范畴“道说”以及“诗思之辩”的解读有助于反观我国古典诗学的潜在思想体系,为当代因受西方话语影响而处于“失语”状态之下的中国古典诗学的重建起到拓宽研究思路、丰富研究视阈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图通过对美国无冕桂冠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雪夜林边停》及我国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这两首诗词中境界的比较,来探询创作过程中这两位诗(词)人与自己作品中意象的不同的审美距离,从而再现带有基督教信仰痕迹的《雪夜林边停》中的入世观及带有道教信仰色彩的《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中的出世观,进而对弗洛斯特与王国维这两位几乎是同时代但却处于不同国度的诗人的尘世理想的差异一窥端倪。  相似文献   

12.
以物观物是邵雍整个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这一思想贯穿于邵雍的诗歌创作。以物观物关键在无我,无我故静,静则无情物之滞累,进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才提出了八因、四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审美暗示是中国古代文论一个重要的命题,从远古时代起,中国思想家就已经开始着手探讨审美暗示与文艺创作的关系,并留下了许多时至今日仍然广为传诵的艺术思想,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和"不尽之意"等。在后现代理论的语境下,中国传统的审美暗示关心的其实是一种"开放式创作",虽然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深深烙下了中国美学思想直观和印象式的鲜明特征,但与后结构主义的文学开放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并不企图系统研究中国传统的审美暗示在古代文艺领域的表现,而是要在后现代开放性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审美暗示的一些重要观点及其现代意义,并对中国古典文论中的一些核心观念进行现代转化,为建立中国的开放文论做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4.
审美超脱是朱光潜美学研究的核心话题。朱光潜审美超脱观的形成,与其童年经验关系极为密切,童年经验不仅规范着其知识累积的取向,而且也规范着其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并最终促成了其审美超脱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雪国>以其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对梦幻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一种日本美.作家以他对日本传统文学独特的理解和挚爱,传承了日本平安朝的"物哀"精神.小说中对空寂的追求以及遍布小说始终的感伤、凄怆、悲凄和孤独等都凝聚了日本传统文学的悲与美,这是作者审美情结的真实体现.我们在感受这种"物哀"精神悲与美的同时,会联想到中国古典诗学中所崇尚的"感动"、"感兴"以及"悲慨"所表现的以悲为美的审美理念.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悲与美所表达的同情和感动是相通的:在让读者领悟到悲与美的真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学特有的悲与美的震撼.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审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审美文化的演变进程中,中西方艺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审美内涵的不同上。在色彩方面,西方的色彩理论体系是以物理学为基础形成的,而中国传统五色观的形成则根源于社会伦理的规范,是一种象征性的"正色"色彩观念,在艺术实践中深受儒家、道家等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两种审美实践标准,体现了等级社会的权力失衡。因此,本文溯本清源,剖析传统色彩观的美学意义,希望对重新认识、传承和发扬传统色彩观的审美价值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观"在审美中的重要地位,从"观"的滥觞之地,即《周易》哲学的"观"着眼,分析其美学命题"观物取象"、"观卦"中的"观"等所具有的美学意义,以揭示"观"在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中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陈师道的诗学思想,学术界过去主要讨论的是他对黄庭坚江西诗派理论的继承,这严重低估了其诗学思想的深度。在传统哲学体用、本末范畴的影响下,陈师道形成了自己相对系统和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具体说来,在诗人本质论方面,陈师道力主德本才末,强调诗人的伦理本质;对于诗歌的本质,陈师道标榜"吟咏情性";而在诗歌艺术表现上,则又主张兴感寄托。这些内容构成了其诗学观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主客关系形成不同的审美模式。本文以为毛泽东诗词的审美模式有的三种范型:感物吟志式、实践变革式和超前把握式。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勾连,贯穿着实践与认识螺旋递进的哲学规律,融汇成美与美感双向交流的艺术长河,显现出成诗人独步千古的审美个性。  相似文献   

20.
"物感"和"知觉"分别是刘勰和梅洛-庞蒂美学观中的重要理论范畴,两人都主张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交往模式的主体间性。刘勰的"物感"理论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出发,在"神与物游"的高潮阶段实现心物的统一;梅洛-庞蒂在构建"知觉现象学"基础上,提出"身体—主体"的审美主体概念,使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实现"可逆性"的"交织",进而克服心物的二元对立。但二者在根本的思维方式和具体的理论路向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