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9世纪末期世界历史时代和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没落两个重要历史契机到来之际,中国青年政治信仰实现了觉醒,以1894年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为起点和标志,并集中体现于1895年康有为“公车上书”运动中.这一觉醒对传统既有突破又有沿袭,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却未能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其成败得失,启示当今社会管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消除社会结构性矛盾,注重青年教育及其政治信仰状况,才能实现青年政治信仰与社会的共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在《物质建设(实业计划)》一书中写道:“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而海港之建设,则“为国际发展实业计划之策源地”。足见他对海港建设是非常重视的。一孙中山重视海港建设是同他对外开放的思想主张联系在一起的。孙中山痛感闭关不足以立国,认识到惟有开放才能“并驾欧美”,故在他的论说中反复强调必须变闭关主义而为开放主义。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他即明确指出,“泰西各国”之所以富强,在于“体恤商情”,实行开放、保商政策。他说:“我中国自与西人互市以来,利  相似文献   

3.
辛亥起义之前孙中山曾两次企图面见李鸿章言事。第一次在一八九四年,他抱着“冀万乘之尊或一垂听,政府之或奋起”的幻想,企图通过李鸿章推行政治的和经济的改革,以期达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目的;第二次在一九○○年(延续至一九○一年),这时帝国主义联合侵占北京,清政府首脑西走,孙中山企图策划李鸿章独立于广东,借此推翻清王朝以阻遏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关于孙中山这两次的活动,第二次史载颇详,史学界看法基本一致,已有定论,而第一次系孙中山的早期活动,除几个与事者外,知者寥寥,且与事者们的说法不一,以致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来有机会在中华书局出版的《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一辑(1980年9月)上读到沈渭滨同志的《一八九四年孙中山谒见李鸿章一事的新资料》一文,得到不少的启发和教益。该文所介绍的三则新资料对于深入研究孙中山早期改良活动和早期社交关系,对于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这位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都有着一定的史料价值。但是,在原资料的处理和考证方面还有失误之处。为使这三则被埋没达八、九十年之久才获得初次刊布的新资料不致以讹传讹起见,特就管见作补正于下,尚望沈渭滨同志和史学界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4.
<正> 学习西方,赶超西方,把中国建成欧美或日本式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是近代先进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早在甲午战争迫在眉睫的时候,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指望这位清朝“中兴名臣”、洋务领袖把他的改良祖国的主张化为实践,使中国在二十年内“能驾欧洲而上之”.第—次世界大战后又提出为实现祖国富强宏伟目标而精心设计的建设蓝图,这就是著名的《实业计划》.本文企望通过对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和《实业计划》的分析,从一个侧面认识孙中山对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上李鸿章书》(日)山口一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在他的早期论著《上李鸿章书》中已经表明了思想原型的基本内容。而且,孙中山不断将其基本思想予以深化。到了晚年,明确地展开了三民主义革命论的全貌。(1)建立近代国民国家的构想孙中山在1894...  相似文献   

6.
1894年4月,“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受命赴朝鲜帮助当局镇压农民起义。方伯谦在朝鲜仁川,亲见日本军事动向,预感中日之战,在所难免,于是上书李鸿章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应敌之策。一谓:海军战舰,合则力厚,分则势单。未决裂时,宜速召聚一处,遇有变局以便调遣,若以数船分驻仁川、牙山,港道分歧,三面倭兵可列,若倭以浮雷顺流而下,必遭暗算。且我聚各船于威海、旅顺,有率则全队出北洋巡七,若遇倭船,便于邀击,至收油处,低于炮台,以固北洋门户,边疆自不至为所扰。一谓:九连城、凤凰城、鸭绿江一带与高丽接壤之处,宜调数十营,以…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驱 ,他以毕生的精力寻求救国富民的道路。孙中山先生一贯重视报刊宣传工作 ,并将报刊宣传与资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密切结合起来 ,身体力行、努力实践 ,不仅使报刊宣传有益于革命和建设的成功 ,而且也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思想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孙中山的报刊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94年前是他从事报刊工作的早期 ,这一时期的报刊活动以在各报刊上撰发论文宣传改良思想为主。1894年到 1911年是孙中山报刊活动的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是先生…  相似文献   

8.
<正> 1903年,孙中山在《敬告同乡书》一文中谈到革命派与康梁派的关系时指出:“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相冲突,互相水火,非一日矣.”然而,两派关系并非从来就如此对立.在戊戍政变前后几年,孙中山与康梁派曾经有过一段进行合作的尝试.合作虽未成功,其中原因却值得深入探究,这对于充分认识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思想以及客观评价革命派与康梁派之间后来的对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钧 《江汉论坛》2001,1(12):51-53
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明确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奋斗目标.随着时势的推移,尤其是孙中山本人思想的发展,"振兴中华"的内涵也日渐丰富和完善.孙中山在许多场合和从不同侧面,对"振兴中华"进行了论述,成为其经济纲领最高的伦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越南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从1894年首创兴中会之日起,就立志“联络中外华人”以“振兴中华”,故而他一直将海外广大华侨视为重要的革命力量.与中国山水相连的越南早有华侨居住.据统计1900年越南的华侨约有10万人,十年后增为232000余人.所以,孙中山为发动与组织旅越华侨同胞投身民主革命运动,曾于1900一1908年间,先后五六次到越南西贡、堤岸、河内与海防等地的华侨中活动了约一年半时间,进行了革命宣传、建立组织及筹划武装起义等项革命工作.越南广大华侨正是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积极支持和参加革命斗争,为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青年孙中山有着在青年时代特有的想像气质,不能完全以成年孙中山大义凛然、目标明确、志向坚决的革命家形象来投影.本文即欲通过对1895年广州起义之再探,发覆钩沉.1895年前后,革命的社会条件尚不具备,但孙中山捕捉到了一些隐约可见的新动向,并欲将其提前引爆.此时他只有革命的理想,还未形成成熟的革命思想.他为广州起义设计的方案亦不无粗疏、大意和主观臆断.这次举事只是一次纸上谈兵的"头脑革命",但却促成了孙中山个人身份的根本变化,使他从醉心于革命的想像者,逐渐转变为真实的革命者.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经历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阶段。在这里,我们把旧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称之为早期民生主义,并从政治经济角度就其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作一粗浅探讨。 一、孙中山早期民生主义思想的形成 孙中山早期民生主义思想,与他的早期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思想,并不是同步产生的。孙中山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时,只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主张,尚无“平均地权”一说,即当时尚无民生主义思想。在此八年后即1903年秋,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革命军事训练班时,才首次提出了“平均地权”的经济政治主张,从而初步形成了民生主义思想。1905年10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正式问世。现在我们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3.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在中国倡导共和,1894年他拟定兴中会章程时就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宗旨.1905年,同盟会政纲上正式写上“建立民国”的文字,明确了国民革命的政治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次年,在《军政府宣言》中,孙中山对这个共和国作了具体说明:‘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立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意即以革命方式摧毁现政权,革除帝制,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国理想,在辛亥革命时期曾得到短暂的初步实现,那就是如昙花一现的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宣告,政府的任务是“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并重申:“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孙中山是一位真诚的民主共和主义者,他主张新国家要把政权完全交到人民手中,真正做到民有民治民享,认为西方的民权政治不完备,三权分立有流弊.西方的议会兼有弹劾权,牵制政府使政府无能,缺乏效率.鉴于西方民主政治的流弊,孙中山在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已创新的行政、立法、司法、考试与监察“五权分立”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不仅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热情发展中国铁路事业的倡导者。在他的振兴中华,赶超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思想和在祖国进行实业建设的宏伟蓝图中,铁路建设始终占首要位置。从他青年时期上书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招商兴路的建议,到他晚年从事建国方略著作和多次发表的演讲,都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1894年兴中会创立时,第一次提出了"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主张;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之际,孙中山最终为未来新生的共和国确定了"中华民国"的国号;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宣告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诞生。"民国"与"共和国"的本质是一致的。孙中山心目中的共和国与欧美并不完全相同,他认为应该创造性地学习西方,要避免欧美诸国的弊端,而在国号之中以"民"字直接表示民权,比"共和"之意义更为积极和鲜明。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海内外论著在涉及孙中山辛亥革命及辛亥前业绩的时候,一直是集中于两个大方面:一是“发动南方”;二是“奔走海外”(这两个方面确实功业煌煌)。而对于孙中山策动北方革命一事,却言之寥寥,甚至略而不计。但孙中山本人的革命实践和一贯表述却并非如此。早在...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让位”问题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何"让位"给袁世凯?揆诸史实,笔者认为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亦即(1)革命阵营中的妥协倾向何时占据主导地位?(2)孙中山反对议和、反对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他的思想动因又是什么?一、革命阵营中的妥协倾向从何时占据主导地位?有论者指出:"孙中山原先并不赞同南北议和"。"但后来革命阵营中的妥协倾向占了上风。在内外重重压力下,才不得不有所后退,表示不反对议和"。①其实,革命阵营中的妥协倾向在武昌起义后就已经存在,并在孙中山归国之前逐渐占据了上风…  相似文献   

18.
评戴季陶的文化哲学与历史哲学周德丰南开大学哲学系戴季陶(1891-1949),中国国民党右翼理论家.他早年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和理论宣传,孙中山逝世后他转身向右,以孙文主义继承人自居,实则贩卖戴季陶主义,成为国民党右派的旗帜。笔者认为:戴季陶主义奠...  相似文献   

19.
既往有关孙中山与新文化运动关系的研究,多已注意到他既有支持又有反对的矛盾态度。然而,透过态度这一表象,可以看到他对新文化运动更多是造势与借势。五四学生运动后,孙中山以自己的方式将部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形式纳入其革命方略中。他在1920年所使用的"新文化运动"一词也有其特定含义,强调民众动员,倾向借宣传以取得革命成功,相对并不看重反传统、欧化或白话文等,与胡适所谓的"新文化运动"侧重不同,实各有抱怀,处于错位的"战场"。在后续的历史记忆中,胡适等五四当事人和国民党人多从新的历史现实出发,重新叙述孙中山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直接或间接建构了孙中山的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20.
民国元二间,尚在就学时代的李大钊,即在其撰述中对孙中山的历史作用及将临时大总统"让袁"一事有过实事求是的评论。李大钊与孙中山都极为重视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后续进展,李氏还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迅速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2年9月至1925年3月间,为促成国共合作,李大钊与孙中山多有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1924年底,孙中山在日本神户演讲"大亚洲主义",早在5年前,李大钊亦曾表述过对日本人所提倡的"大亚细亚主义"的看法,但两人观点并不一致。孙中山逝世后,李大钊撰长联挽之,表达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