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才涌现出来,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同时,将青年人才的创新创业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让青年科技人才的智慧、知识、技术在志愿服务领域发挥作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吸引和激励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之际,也要积极引导青年人才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支持、作出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
黄世富 《人才开发》2001,(12):34-35
青年人才是构筑我国人才工程的生力军。随着全社会知识化程度的逐渐提高,集中体现在青年人才的知识化水平正在大幅度向上攀升。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的青年人才,愈益成为我国青年人才开发工程的中坚力量。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稳步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为青年人才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青年人才特别是知识型青年人才,成长的环境越来越好,成长的渠道越来越多,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有志于献身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3.
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形成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机制、成长环境,使上海早日成为海内外35岁左右的优秀青年人才向往和集聚的地方,是当前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焦点。去年12月9日下午,由上海团市委主办、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协办的上海青年人才资源开发研讨会在上海青年文化中心举行。来自上海市委  相似文献   

4.
吴杰  杨邦来 《人才瞭望》2023,(21):26-28
<正>青年人才是高等教育领域重要的人力资源,基于“人才强校”的背景,地方高校逐年加大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目的是通过青年人才加快高校学科建设与师资建设,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与竞争优势。但部分高校忽视人才发展规律,通过高待遇、高经费等优惠来吸引人才,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地方高校通过实施以物质激励为主的人才引进政策,短期内使青年人才数量激增,但由于青年人才稳定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青年人才外流问题日渐显著。所以,地方高校面临如何将青年人才引进、留住、用好等难题,  相似文献   

5.
油田企业的野外工作性质和艰苦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在当今人才流动比较活跃的形势下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安徽采油厂作为江苏油田的一个开发生产单位,过去由于没有针对人才工作创造好的环境,没有在拴心留人的机制上做过细的工作,在引进人才方面一直是困难重重,急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上海明确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总体设想是:到2020年,上海人才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才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和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和一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形成了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领导干部许多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为我们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领导人才.实践证明.在基层一线培养和锻炼干部.是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大批传承党的事业接班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谭绍锋  李毅 《人才瞭望》2013,(12):19-20
当前,我国正处于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进入到了中职院校学习。那么,如何将这部分青年学生吸收进入党的队伍,在他们当中培养一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共产党员,成为了中职院校党组织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叶萍 《人才开发》2006,(9):52-53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要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关键就是要有一大批创新型的人才。而要培养和造就众多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有一个适宜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就包括强有力的创新激励机制。当前,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创新工作,并且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奋斗目标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对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社会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中央的决心和措施之外,许多工作还有待于社会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健全和强化创新的社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有的人梦想着手端"铁饭碗",吃上"皇粮国税",而有的人却告别了灯红酒绿的城市,远离了双鬓苍苍的父母,无怨无悔地选择到基层工作。基层,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是高校毕业生彰显活力,实现价值的理想处所,我们讴歌那些把青春、热情和知识才华奉献给基层的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11.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党的十六大给我们提出人事人才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吉林市人事编制工作的主题。我们要自觉地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进人才战略的实施不断开创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12.
邓飞 《人才开发》2008,(4):33-34
党管人才原则,是党的人才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开展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的结果。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也是我们党的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充分体现。笔者认为,党管人才原则从产生到成熟,大致经过了理论准备、干部人才、初步认识、创造氛围、最终确立、稳步发展六个时期。  相似文献   

13.
学习邓小平人才思想搞好新时期人事工作《邓小平文选》是指导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们不难发现,小平同志十分关心和重视干部、人才问题,特别是对青年的培养和成长,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人才研究、人才开发,从 1979年算起,到现在整整 20年了。20年风雨同舟,20年艰苦奋斗而达此盛境确属不易。我这里讲的“盛境”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国内已经出现一大批人才学者、人力资源与人事学专家;二是我们已经拥有象《人才开发》一类的很有水准人才学杂志报刊;三是我们已经自觉地将人才学研究与党的组织工作、国家人事工作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 色的人才科学体系。这是有目共睹的,是可喜可贺的。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纪。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研讨一番人才问题,既是对20年工作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很有…  相似文献   

15.
青年代表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力量,代表着我们祖国的发展和未来.青年的精神风貌、思想态度、道德品格将从方方面面决定了我们国家的未来前景,同时青年们也承担着传承、发扬祖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职责.青年与中国共产党具有最密切的联系,在党成立、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青年始终和党紧密团结在一起,拥护党的利益、支持党的决议、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为了让青年拥有优秀的素质和健康的精神力量,需要继续进行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将青年培养成党的历史接班人和继承者.  相似文献   

16.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北省人事厅副厅长,省编办主任张怀平最近,我们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就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的看,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建设和社自发展的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大批事业单...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地方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乡村小学教师的重任。针对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遇到的现实问题,地方师范院校要为乡村基础教育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扛得起”的新时代乡村小学教师。地方师范院校必须坚持人才培养是本,从构建师德教育养成体系,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技能教学模式、协同创新育人机制等方面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革探索,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乡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李忠刚 《人才开发》2009,(10):43-44
近年来,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企业家人才队伍培养特色明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7人荣获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19.
许多地方兴办了人才市场,既解决了人才的流动问题,又为一批人就业提供了条件,受到了多方人士的欢迎,称赞人事、劳动部门为他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但也有些地方把人才市场办成了关系市场,有的事先商量定了,后到人才市场去,只是办个手续而已;有的本身不是人才,而有权的父母、亲戚是人才,因那些有权者许愿要替某一地方办件事情,就把他们要安排的人通过人才市场收下来。那些一无亲、二无故,手中又无钱和礼的人,即使有真才实学,到了人才市场也无单位接受。 把人才市场办成关系市场,不仅使真正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反而给那些会搞关系学的人找到护身符,明明是他们的关系户,经过市场一走就变成了合法化。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正在兴起,人力人才资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人才是关键。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努力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坚持党管人才,有利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人才。从国内看,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需要一大批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善于治党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