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事需重士     
重士,就是要爱惜人才,尊重人才,尊重劳动,激发人才的积极性,把人才的智慧转化为成就一番伟业的驱动力。《尚书》曰:“能自得师者王。”意思是说若能得到贤人、能人并拜他为师,则可以称王天下,战国时代,有则史事颇令人深思:一次,齐宣王召见颜触时说:“颜触你过来。”颜触也说:“大王你到前面来。”颜触如果听话过去,说明他畏惧权势;齐宣王如果听话到前面去,则说明他礼贤下士,不想齐宣王一听大怒:“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触说:“从前秦国攻打齐国时,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去柳下季的坟墓五十步内打柴,一律处死,决不赦免同时还下了另一道命令:有谁能得到齐王之头,封他为万户侯,赏赐黄金两  相似文献   

2.
陆贽是中唐名相,为人刚直激切,任宰相期间指陈时弊、整顿吏治、革故鼎新,“事有可否必言之”,在政治、经济、军事、民主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极富见地的主张.他善于选人用人的很多观点和思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启示. 首先,强调“人皆含灵,唯其诱致”.在陆贽看来,人才并不神秘,关键在于能否被发现、招引、善用,犹如璞玉,抛掷即为瓦石,雕琢却成圭璋;又如水源,壅塞则为淤泥,疏浚即成川泽,一语以概之,“好之则至,奖之则崇,抑之则衰,斥之则绝,此人才消长之所由也”.无独有偶,东方朔亦曾有愤激之言:“贤与不肖,何以异哉!……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汉初三杰”中,萧何曾任小吏,韩信曾寄食于人,张良曾浪迹天涯.  相似文献   

3.
做官与做人     
胡长清在临刑前说:“我是书法家,求你们不要杀我,我就留在这里给你们写字。”无独有偶。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徐炳松说:“我受贿这么多,官是不能再当了,希望能给我几十亩试验田,我用高科技来种田,为国家作点贡献。”原国家某机关副司长李雄的要求则更有些“另类”和“浪漫”了:“如果法律允许戴罪立功,比如上前线扫雷什么的,我将毫不  相似文献   

4.
多发于冬天的疾病,在夏日就要开始防范与致病因素相关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于是有了冬病夏治,于是有了治未病. 生姜 民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姜是民间的良药,“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需要注意“留皮则凉,去皮则热”.  相似文献   

5.
克官     
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窃以为,此言极是。有首歌唱过,“爱江山更爱美人”。这里的“江山”和“美人是不是有点类似“鱼”和“熊掌”呢!若是,则“江山”和“美人”亦不可兼得。这已为历史所佐证。唐玄宗李隆基宠爱贵妃杨玉环,但在选择“江山”与“美人”的紧要关头,他还是选择了“江山”,在马驿站将杨贵妃绫迟赐死。  相似文献   

6.
在用人识人方面,魏征给李世民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建议:“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才而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这个建议的内容最早可以上溯到《吕氏春秋》,里面记载了看人识人的“八观”要诀.魏征的“六观”是“八观”的简化,都代表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在看人上的基本态度,就是看行为、看表现,通过行为和表现去推断当事人的内心世界,预测当事人的未来行动.  相似文献   

7.
做官与做人     
胡长清在临刑前说:“我是书法家,求你们不要杀我,我就留在这里给你们写字。”无独有偶。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徐炳松说:“我受贿这么多,官是不能再当了,希望能给我几十亩试验田,我用高科技来种田,为国家作点贡献。”原国家某机关副司长李雄的要求则更有些“另类”和“浪漫”了:“如果法律允许戴罪立功,比如上前线扫雷什么的,我将毫不犹豫的前行。”他们这些主儿昔日哪一个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多少人有求于他们。他们  相似文献   

8.
去年,《光明日报》头版头条载:越来越多的广州人喜欢读书.人均购书38.92元.居全国首位. 人们印象中满脑子“生意经”的广州人越来越喜欢读书.令人欣喜、振奋。读罢这则消息.也不免有些感叹。 我们身边不乏这类现象:一些单位领导.宁可花大价钱“搁一桌”.也舍不得花小钱订书刊;一些“大款”宁愿耗巨资“修长城”,也不愿为“希望工程”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报上读到两则消息: 一则说,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中学为“便于管理”,让交学杂费高的“封闭生”穿红色校服,交学杂费低的“普通生”则穿蓝色校服。学生家长们不满地说,没想到学杂费上的差别在校服上也明显体现出来了,纷纷指责学校制造“两个世界”。 另一则说,在南京大学新生报到的时候,一位从农村来的学生的全部学习用品就装在一个黑色塑料袋里,竟被宿舍里那些整天玩弄手机的同学把他的行李当垃圾扔掉了。这位学生的父亲看着人家的孩子有这有那,再看看自己的孩子,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无论是把校服分颜色,还是将行李  相似文献   

10.
“仕、农、工、商”,中国几千年排定的职业贵贱顺序,到了20世纪90年代,似乎来了个180°的错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重新论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搅动着无数“不安者”的心潮。历史,改写了“文不经商、仕不理财”的古训。 深圳、珠海、海南、浦东等改革风气之先的地区,近年来仿佛象一个个巨大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内陆、边远省份的各类人才趋之若鹜。 可是,一边是对人才“频送秋波”,一边则面对决堤般的人才流失在叹息和思索。终于,他们在捶胸顿足之余,也摆出了“周公吐哺、天下归焉”的博大阵势。一股人才回漉热正悄然涌动! 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在深圳的企业中,15.4%的专业人才认为自己未能发挥作用。59.4%的专业人员希望“跳槽”,13.1%的专业人员则希望回原籍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察举与科举     
张晓政 《人才瞭望》2016,(23):67-68
选人用人是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个千古难题.古代许多典籍都对选贤用能作过专门论述.如《墨子·尚贤》说:“尚贤者,政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说:“国有三不祥……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吕氏春秋·求人》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国以才兴,政以才治.历史上,但凡有所作为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选好人、用对人.唐太宗曾感叹:“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王安石曾说:“夫才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纵览历代兴衰,诚如《汉书·京房传》中所说:“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  相似文献   

12.
《人才瞭望》2005,(10):56-56
案例内容有两则关于员工离职的故事,如下:故事一: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A问“: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  相似文献   

13.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孟子的思想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以“尊贤使能”为核心内容的用人观,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意义。 对于怎样用人,孟子在吸取了孔子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的思想,并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用人要“不拘一格” 孟子例举了历史上一些贤德君要不拘一格用人才。他说,舜曾经种过地,是农民的儿子,后来被尧重用并继  相似文献   

14.
王泽 《人才瞭望》2010,(4):75-75
蒋介石爱才,有时真到了“求贤若渴”的境地.犹如刘备和曹操一般。特别是对自己权力集团以外的才俊.极尽招纳延揽之能事.花样百出。对已招至自己帐下的文臣武将,能用则用.无用则弃.不加珍惜.卸磨杀驴。“德才兼备”者是上品.退而求其次则宁用“有德无才”不用“有才无德”.按他的逻辑.“有德无才”顶多误事.而“有才无德”却是要坏事。这个“德”主要是对“领袖”的绝对忠诚和绝对服从。  相似文献   

15.
1996年8月7日晚10时,赵之云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他生前不喜欢凑热闹,也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所以在他临终前便关照家人:身后不要搞追悼会、遗体告别之类的仪式。 他自称“棋人”。而棋界和新闻界的朋友则称其为“棋界学者”、“围棋史家”等,这当然也都恰如其分。不过有位已故老词人送给他的“棋坛太史公”的雅号则我最为欣赏。 照《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公”是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6年前,我刚认识他时,就听别人称他为“赵公”。起初还觉得有点别扭,他那时才49岁呀!后来发觉不光小辈如此叫他,同辈人,甚至比他年长的人也都如此叫他,也就“习惯成自然”了。想想也对,当今国内棋界还有几人的资格比他老呢?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如今,则是“技而优则官”,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很多都是从技术岗位上提拔上来的,这在中国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在高科技企业,管理者面对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技术含量高的行业,领导的是知识员工。没有技术背景的管理者是很难胜任管理职位的。这是因为技术型管理者有以下  相似文献   

17.
《后汉书·淮阴候列传》有言:善于领兵者,谓之将才,善于将将者,谓之帅才。毛泽东同志经常讲的“班长”,指的就是领导班子中的帅才人物。 我们的先人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总结出将之道三原则,即:抓大事,“公无远近”和以将为荣。与此相对应,又有帅才“三忌”:  相似文献   

18.
游戏的教益     
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曾设专题讨论了“游戏”在孩子的生活中有没有必要,可惜没讨论出什么结果来。当场放了一段录相,展示了一个小学生的业余生活:游泳、滑旱冰、弹钢琴、跳舞、绘画。大家看后都觉得缺了点什么,可又说不出所以然来。这位小学生的母亲则认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孩子要从小抓紧时间培养各种技能而不能把时间花在玩上。 问题于是被提了出来:游戏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什么益处?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用人用其所长,就是要扬长避短,善用他的特长,把他放到最适合于发挥他的优势的岗位上。他认为,这对干部本人、对党的事业都有好处。用非所长,对干部本人、对党的事业都是一种损失。 扬长避短,其前提则是对人才“长”、“短”的正确识别和科学评判。而对人才“长”、“短”的正确识别和科学评判又是以对“长”、“短”的辩证把握为基础的。人才“长”、“短”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长短相比较而存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化时代的到来,日本的一些企业纷纷提出“全球型企业”、“多国籍化企业”以及“企业国际化”等一系列口号,作为本企业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方针和目标。同时,对本企业职员则提出当“企业人”、“经济人”、“社会人”等要求。日本电气公司又向职员提出了争当“国际人”的口号。所谓“国际人”,即人的国际化,能够适应国际化时代要求的现代人。 日本电气公司塑造的“国际人”形象具有以下特征: 一、对工作肯干,但不蛮干; 二、能融洽各种人际关系,不以自我为中心; 三、具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知识丰富; 四、行动迅速,办事雷厉风行; 五、意志刚强,富有忍耐力; 六、具有出色的外语能力,并乐意与外国人打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