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德国专家阿尔布莱特·弗劳尔迄今已在山东潍坊工作了10年。在一个灿烂和暖的冬日午后,他指着办公室墙上的德国地图对我说:他出生在德国最富有的巴伐利亚州,北部是法兰克地区,那里的人俗称“法兰克人”。谈起故乡,弗劳尔先生很骄傲,他说德国的内政部长等许多受人爱戴的人都是“法兰克人”。那里的人做事认真、助人为乐、喜欢打抱不平。受环境和观念的熏陶,弗劳尔先生18岁那年,就想成为援助“第三世界”的人,由于他年轻,且未完成学业,组织没有接受他的请求。毕业后,弗劳尔先生去了德国卡尔施塔特职业学校工作。但是,秉性难移,他经常利用业余时…  相似文献   

2.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聊时。最近在长江之滨的湖北省荆门市甚为流行的是一首“荒唐荒唐真荒唐,三陪小姐当部长;稀奇稀奇真稀奇,小姐爱上焦书记。”的打油小诗。区区二十八个字,鲜活地勾勒出原市委书记焦俊贤拜倒在三陪女陈丽投怀送抱的石榴裙下,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动用人事权杖,行瞒天过海之能事,最终让陈丽在短短的一年内,就由一名一无文凭.二无党票,三无干部履历的三陪小姐,摇身一变为中共正式党员,大  相似文献   

3.
周莎莎 《人才开发》2001,(12):29-29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聊时。最近在长江之滨的湖北省荆门市甚为流行的是一首“荒唐荒唐真荒唐,三陪小姐当部长;稀奇稀奇真稀奇,小姐爱上焦书记。”的打油小诗。区区二十八个字.鲜活地勾勒出原市委书记焦俊贤拜倒在三陪女陈丽投怀送抱的石榴裙下,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动用人事权杖,行瞒天过海之能事,最终让陈丽在短短的一年内,就由一名一无文凭,二无党票,三无干部履历的三陪小姐,摇身一变为中共正式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的荆门市掇刀开发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不久后又跃升为开发区宣传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4.
“角色反串”,通常指唱戏的艺人离开本剧种、本行当去演其它的剧种、其它的行当.例如唱花鼓戏的去唱京剧,唱湘剧的去唱黄梅戏,或者演老生的去唱小生,演花旦的去唱老生等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角色反串”也逐步延伸,于是离开本专业去从事其它专业的皆称为“角色反串”.大凡通过“角色反串”成气候的,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有的本身的专业钻得很深,反串的角色也很有造诣,也有的人,本身的专业钻得不够深,反串的角色却有声有色.大凡这两种人,搞点“角色反串”有什么不好呢?! 最近,《人民日报》介绍了上海东方电视台的经验,“角色反串”在这里成了令人欢欣鼓舞的褒义词.毕业于南京大学“声学”硕士的吴朝阳,调入“东视”后,因他英文程度较高,部领导任他为国际新闻编辑,因他精通电脑,开台之前,  相似文献   

5.
一、良好的心态 你的心态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6.
父亲是大山里唯一见过大世面的人,所以每次喝酒,父亲都会说起他在外的经历。父亲去过的地方很多,比如广州、南京、上海等等。可父亲每次说得最多的还是东方明珠塔。“在中国,最漂亮的地方就是东方明珠了,登上去,俯瞰上海全景,那个才叫爽。”  相似文献   

7.
人的智慧的最集中体现就是人的思维.而“碎片化”思维主张打破教育的思维定势,用“去常规化”、“去自然化”的方式来看待学校教育,从哲学角度上看就是一种“反思性”思维,它对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在“碎片化”思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严谨、反思态度也是创新性人才所必不可少的品格.  相似文献   

8.
1 小时候,我们打过赌,他说:“姐,我不想读书了。”我气势汹汹地大声对他喊:“不读书,没出息。”他噘着小嘴不服气:“哼,我将来赚的钱肯定比你多。”中专毕业后,他就去了广东,而我去了北方念大学。路是自己选的,后果得自己承担。我念大学后,他还给家里寄过几次钱,信誓旦旦地在电话里说:“姐,等我混好了,让你过有钱人的日子,你等着哈。”  相似文献   

9.
《国际人才交流》2012,(2):48-49
怎样吸引员工和你一起“战斗”,我想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我们“相爱”。我们一起做我们自己爱做的事,所以挖不走。至于怎么去爱你的员工,我以前认为爱一个员工是给他我想给的。后来我琢磨清楚了,是用他最能接受的方法给他最想要的东西,这才叫爱。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大学生都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聪明+勤奋”。比亚迪把具备这些素质的种子招过来,放胆去用,容忍他去犯一些错误,这样把他培养出来。  相似文献   

11.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建立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篇章,也是基督教在华传教史上最诡异的变数之一,在那个巨变的年代里,屡试不第的洪秀全在巨大的精神打击下出现了天启式灵视,他的内心与这个时代的脉动所契合,他用自己对基督教的理解解读出了天父交给他的特殊使命,他要带领他的选民去寻他心中的“应许之地”.  相似文献   

12.
职业快餐     
·广告设计师 一位年轻人应聘广告设计师成功后儿周,人事部主任问他:“111请这份」书;时,你说有五年_「作经验。现在调查发现,实际上你是头一回干这项工作。” 年轻人说道:‘’公司的招聘广告上写得清清楚楚,‘应聘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售货员 商场人事部经理对老板说:“吉姆这家伙简直不可救药!他整天打磕睡,我都给他换了三个_「作岗位了,可他仍然恶习不改。” “让他去卖睡衣吧。在他身上挂一块广告牌:优质睡衣,当场示范。”老板说。 ·老师 父亲:“你们班里谁最徽?” 儿子:“不知道,爸爸。” 父亲:“我想你是知道的。你…  相似文献   

13.
翟精 《人才瞭望》2008,(7):105-105
有一个公司的重要部门的经理要离职了,董事长决定找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来接替这个位置,但连续来应征的几个人都没有通过董事长的“考试”。这天,一个30多岁的美博士前来应征,董事长却通知他凌晨3点去他家考试。这位年轻的博士于是在约定时间去按董事长家的门铃,却未见有人来应门,一直到8点钟,董事长才让他进门。考的题目是董事长口述,问他“你会写字吗?”年轻人说“会。”董事长拿出一张白纸说:“请你写一个白板的白字。”他写完了,却等不到下一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人力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优势已成为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优势。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把人看成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有人说,企业的“企”,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一个“止”,没有人,企业就停止了,留住人是企业存在的第一步。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著名管理学教授加里·德斯勒提出了“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他把人看作万事之首,  相似文献   

15.
犹豫的境界     
几乎每个人都有犹豫的时候,仔细观察,我们便可从中看出不同的境界。孔子无疑是个有智慧的人,可是他坚决习:淡魁神,“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子路他请教如何侍奉鬼神,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人死后会去哪里,  相似文献   

16.
访谈中我发现,倪军似乎可以凭直觉去独立、准确判断一个事物的价值,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去解决它。这种思维方式成了激发他创造力之源泉,成为美国科技界人士中的佼校者。让人羡慕的荣誉就是1991年倪军就曾获得美国国际工程制造工程师学会颁发的“优秀青年制造工程师奖”。然而,最令倪军自豪让人羡慕的还是他1994年登上了美国教育界的最高领奖台—-“美国总统教授奖”。1996年倪军又被破格聘请为终身教授。倪军跟我提起这些奖项就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但更多的像是在品偿一颗青色的橄揽。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基本上由外来民族所组成…  相似文献   

17.
“您退了休去做什么?”“退了休去当官。”这并不是在说笑。而是美国当今社会的一种现实。 亨德曼曾是一名律师.退休的那年.他便去竞选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市长。自从62岁的那年被选上后。他便一发而不可收,今年75岁的他已是第五次连任该市市长了(一届三年)。也许有人会说.亨德曼当官这些年的收入一定是非常可观的了。其实,在当今美国,像他这样的官员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可不是.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温特·菲力说:“失败,是走向更高地位的开始。”许多人所以获得最后的胜利,只是受恩于他们的屡败屡战。没有遇到过大失败的人,有时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大胜利。通常来说,失败会给勇敢者以果断和决心。的确,逆境可以激励人心,帮助你战胜生活之路上的“恐怖地带”。 一个人,如果在失败之后,不去挖掘自己潜在的力量,不去重新奋战,那么等待他的还会是失败。只有在失败后发现自己真正能量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在常人眼中,散打、拳击运动总以“悍勇”、“凶蛮”著称,可乍见吴宝刚,真难以相信他就是“散手全国冠军”。谦虚风度、温文尔雅的谈吐更容易让人想起“书生气”三字。但训练、比赛他却绝不含糊。 吴宝刚现在是上海体育学院91级学生,院优秀运动员。自1991年进体院后,他连年在全国性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但繁多的比赛和紧张的训练耽误了他许多学习时间,原本他的文化功底并不厚实。在这种情况下,每当他从比赛中“解放”出来,又必须立刻投入到更努力的学习中去。他甚至利用几个暑假留校独自补习。他说:“我的文化基础差,但我相信勤能补拙。”终于吴宝刚用自己的汗水换取了名列前茅的成绩,荣获奖学金。 至于训练,吴宝刚自己也承认刚进体院时大多是凭兴趣,他说:“特别是取得了成绩之后,曾想,作为一名散打运动员拿了全国冠军可以说是到了顶峰,再下  相似文献   

20.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面临着许多选择。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一生所作的选择,却非同寻常。“三钱”的称呼是争论出来的一切从国家的需要出发,这一理念贯穿了钱伟长的一生。毛主席曾夸钱伟长课讲得不错;周总理曾亲切的关怀过他,让他穿着自己的鞋子出访四国;邓小平在谈到他时曾说:“这个人的任命,可以不受年龄的限制”。有人曾戏称他是“万能科学家”,而他自己却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是一位杰出的国家领导人,也是目前我国在位的最年长的大学校长。当年,周总理把他和钱学森、钱三强统称为“三钱”。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三钱”又一次不期而遇,虽然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