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所说的“官场托儿”,是指在贿赂事件中那些穿梭于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牵线搭桥、介绍贿赂的中间人,他们混迹其间,上下其手,左右逢源,是贿赂的“牵线人”,腐败的“催化剂”。 最近,浙江省查处了著名的四大“官场托儿案”,他们是擅抓小辫子、被称为“地下组织部长”的“阿太”陈仁松;义乌市公安局不在编的“大姐大”、将多名领导干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官场如情场”,这话颇有道理。因此它道出了官场竞争的结局绝不如“官场如战场”那般刺刀见红,虽然官场中也有智力的比拼,但更多的还是非智力因素如个体的情感、情绪、涵养、性格等精神境界在起作用。在情感的交融中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也是官场不同于战场的奥妙之处。西方学者把这些因素用“情绪商数”即“情商”来概括。情商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受到极大重视,其作用也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苞苴现象并非南宋特有,苞即蒲包,初指用苇和茅编织成的包裹鱼肉等食物的用具,引申为馈赠、贿赂之意。南宋时期这种官吏贿赂馈送的现象十分普遍。朱熹《朱子语类·外任·总论作郡》中也记载了南宋官场的苞苴风气:某见人将官钱胡使,为之痛心!两为守,皆承弊政之后,其所用官钱,并无  相似文献   

4.
贿赂,袭向政府官员的“瘟疫”─—关于贿赂犯罪的透析与思考于永军贿赂,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伴随物。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原则的运行,却客观上给钱权交易、以权换钱为基本特征的贿赂,提供了滋长、蔓延的温床。于是,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少数巨贪者罪恶累累,却能稳坐钓鱼船,有的甚至青云直上.这种现象有人戏称为“腐而不败”。 民间有句俚语:“大腐败做报告,中腐败吓一跳,小腐败戴手铐”。这一俚语里大中小不光指贪婪的程度,更是指权势的高下。确实,许多巨贪分子都权高位重,这是他们成为巨贪的资本。他们依权仗势谋私敛财,在他们自己管辖的那个地方、那个单位、那块三亩六分地上,大搞一言堂,家天下,打击报复仗义执言者,压制民主,称王称霸,使那块“小领地”万马齐喑。盐城的李树春、靖江的王新民、泰安的胡建学,都是在他们被调离显赫的位置,丧失极重的权势后,才被“掀起他们的盖头来”,正是这一俚语的最好注脚。 纵观暴发查处的若干经济大案要案,可以说没有一起后面是没有一定的政治后台的。这些后台有的一手操纵,亲自策划、参与犯罪,有的因收受了巨贪分子的贿赂而成为巨贪的帮凶、保护伞。正因为他们与巨贪分子是一根线上的蚂蚱,所以在查处巨贪分子的时候,他们总会动用自己的权势和影响,处处设障碍,使绊子,  相似文献   

6.
身处官场,如履薄冰,随时都有失足的可能。这一点已被古今中外的官场史所明证。但是,任何事情的发生皆有前因后果,而非空穴来风。如果自己的官位不保,或是明升暗降,或是调整交流到“冷板凳”,自然也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因此,如何在影响官位的不利因素荫发之时,扼制其发展趋势,保住既得利益和官位,便是为官施政者需要精研的谋略。  相似文献   

7.
说起如今的“三陪”,在中国人的印像里,马上就会浮现出那种浓妆艳抹衣着裸露的下贱女性来。殊不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更有些不是百姓而且还常常自认为并不下贱的冠楚男人,他们在官场上的许多时候,不但“三陪”甚至四、五、六、七、八陪的功夫,却早已远远超过了在下等酒吧或发廊、按摩房中那些“三陪”女郎。 比如,某些地方官员,忽然耳闻可能上面有大官要来当地视察的消息,但连人影还没见着,这边的地方官员却早已心情骚动坐立不安,比之待嫁新娘那份紧张躁动,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心中不停地盘算,见大官那天,怎么一副装扮才…  相似文献   

8.
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往往是“权谋”的形象.曾国藩因此也成为官场权谋的代名词.事实上,曾国藩领导力的核心,并非权谋,而是理念. 一、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曾国藩并非天资聪明之人.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个“书憨”,即书呆子.梁启超也说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他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杰出人物中,被认为是最笨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三问官场     
官场腐败被视为社会毒瘤。而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在重点考虑的问题。不过,真正谈到这些,那些身在官场中的人可能感受更深。因为,对"一把手"的监督、干部任用问题等等,都是官场中平常的事情。而作为非官场中人,我们总是会不停地问自己:官场,我们到底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10.
袁志扬 《人才瞭望》2009,(10):26-26
“感冒”一词中医引经据典无可考证,但据民间老中医说,“感冒”一词的起源不是医家,而是官场。我国南宋年间,馆阁(中央级学术机构)设有轮流值班制度,每晚安排一名阁员值夜班。当时,值班阁员开溜成风,开溜原因在值班登记簿上均写成“肠肚不安”。  相似文献   

11.
有7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吃。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  相似文献   

12.
人生如棋     
万物皆有“道”,万物皆同“理”,因对立统一规律使然也。下棋与人生亦然。 从大处看,棋弈之“道”自然以对抗为形式,以输赢为结果,却又以愉悦为目的,以通达为最高境界。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自呱呱坠地,至盖棺论定,可说是无时无刻不处于这样那样的对抗之中。孩提时与命运对抗,垂暮时与死亡对抗,特别是成人后融人社会,这是进入对抗的高峰期,或为稻粱谋,或为欲望趋,或为生存发展计,在官场、商  相似文献   

13.
为官羞富贵     
偌大官场,为不多的工资感到人生艰难的一定有四川省开江县检察院原检察长夏永菊。可她却说:“为官羞富贵。”她认为,同别人拿一样的工资,当领导的若既未经商,又无外援却过着大富大贵的日子,这富贵十有八九是沾了横财。几十年来,不愿沾“横财”的夏永菊凭着微薄的收入去应对生活的挑战,时常过着“手长衣袖短”那样的日子,最终也许就是因缺钱而性命不保——如  相似文献   

14.
跌倒的收获     
有个“渔王”非常苦恼,就因为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一般。他常向人诉苦:“我从儿子们刚懂事起就传授技术,怎么他们都比不上平常人的孩子?” 一位路人听后,问:“你一直是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啊,我很仔细、很耐心地教他们。”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人苏伦斯·丁·彼得根据对美国官场的观察,综合归纳 出"官场定律"若干条,其中多条甚合中国官场情状。 其一,如果事实与理论不一致,这事实必须被除去。 评释:官场中之理论,多为官场中人从自己的立场或自身 的利益出发而推出的,或者说是坐在办公室里"研究"出来的, 不论是否合乎实际、合乎民情,这理论一经当权者制定,就成 了"真理"。凡是与"真理"不一致的事实,当然必须被除去。否 则怎能显示出制定理论者的权威?"文革"期间,社员终年劳 碌不得温饱,种一点自留地,养点鸡鸭补充生活之需,结果与 当时推行的理论不一致,便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大割特割,即 是一例。  相似文献   

16.
初查在经济犯罪侦查程序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业贿赂案件是近几年来危害较大的一类经济犯罪,它具有隐蔽性、调取证据难度大、专业要求高等特点,基于商业贿赂案件的特殊性,初查要找准切入点、充分挖掘线索资源、抓住时机收集和固定证据、整合调查力量、对窝案串案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7.
打名人旗号,抬自己身价,已是时下文化界常见现象。如,某某以随笔写道:某年某月在某文化巨匠家中做客,坐陪的是某某名人,喝的是存放了几十年的五粮液,师母炒了几个菜,等等。单就这文风便让人读之味同嚼蜡。更有“高手”,比如某甜歌星有点小名气,但名声不噪,自从“勾结”上赖氏家族,其知名度便顿时提高了99个百分点,被请到五里河体育场为沈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足协“献艺”。那造势“腥味”还将载入“史册”。拉名人大旗之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这一文化现象又不知何时转至官场。笔者尚读小学时便闻知一桩发生于乡野的趣事:某知青眼见身边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商业贿赂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不正当竞争手段,蔓延到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在有些领域商业贿赂甚至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潜规则"。商业贿赂的存在和发展,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干扰了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和正当交易,使大批党员干部陷入了犯罪的深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19.
“老战士”平凡而伟大的称呼在俄罗斯,人们对战争年代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和后方工作人员退役退休后,不是称他们为“老首长”、“老干部”,而是称之为“老战士”。“老战士”———俄文字为BeTepaH,意为“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有“老将”之意。多年来,人们一直这样称呼他们,这既是对他们的尊重,同时又使人倍感亲切。对俄罗斯人而言,“老战士”这是一个既平凡而伟大的称呼。据俄罗斯革命家组织协调委员会公布的资料,目前在俄罗斯境内尚有约300万名卫国战争参加者(他们都是老战士)健在。行乞街头老战士有泪不轻弹50多年前,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20.
年年岁岁“情”相似,岁岁年年“文”不同。每一年,“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都会出现风格各异的文章,新鲜有趣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相似的感动,熟悉的温暖。而在这些感动与温暖中,我们发现,有这么一些优秀的外教,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笑容,他们的奉献,他们的故事,多次出现在不同学生的作品中。这些外教,是我们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