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巍  冯颖 《人才开发》2003,(6):20-2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已由过去的“双包”就业模式逐步转向“双选”就业模式。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1999年,我国大学全面扩招入学的第一批大学生,将于今年6月迎来他们的毕业典礼。一个前所未有的就业高峰的到来,使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工作再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新旧体制的作用下,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必然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和心态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其变化趋势,对整个社会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独立学院学生也日益变得普遍,毕业生人数也与之相应地逐年增多,就业作为高校一个常抓不懈的工作,毕业生在就业中择业方面的压力和困难给学生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高校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进行探讨,找出学生求职就业的心理规律和变化,让高校教师在就业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有实际效果的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求职。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日益严峻,巨大的就业压力使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新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正确分析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  相似文献   

4.
在日益深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模式下,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转变为“自主选择”和“双向就业”。这种就业方式,使毕业生就业的选择权利和主体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惑,从思想意识上,开始强烈的渴望得到就业指导。目前高校工作者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分析,寻找更好的方法,以期解决高校毕业生中中普遍存在的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不是很突出,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大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要.而构建高校大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完善培养体系效果评估系统,对提高大学毕业生综合竞争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对非专业课程的理解入手,并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针对大学生进行非专业课程的集中方法,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现,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伴随高校扩招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暴露出现行教育体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市场经济要求尚存在不适应或脱节的问题。应该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和问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变挑战为机遇.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化压力为动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机遇,也给广大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带来了重要契机。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人才市场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高等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及其家庭纷纷表现出积极应  相似文献   

8.
一、毕业生就业的障碍(一)制度障碍就业的制度障碍主要是指现有制度限制高校毕业生的跨区域就业和灵活就业,使得原本能够与就业1作岗位相匹配的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工作岗位。当前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引进人才机制的工作不平衡,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从入学开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WTO的加入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每一所高校都必须考虑学生的入口与出口问题。入口是学校的生源,出口是毕业生的就业率,两者相互影响,但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学生对大学的选择不仅看其知名度、设置的专业,而且更关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学生选择大学、专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毕业生是学校向社会输出的“教育产品”,毕业生能否受到社会的欢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地位乃至生死存亡。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就业教育,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就业。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80年代中期,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校首先推行双向选择就业改革试点。1993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几年已迎来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而有限的社会就业岗位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这种就业竞争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与素质要求,同时也对其心理素质带来一定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大学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仅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也不利于他们日后的发展。为此,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对南昌某高校毕业生实施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毕业生目前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在深入了解问题诱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旨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确立,我国的就业制度改革也不断深化,社会为我们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与择业,以及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求职者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求职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心理调适的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选好择业活动中的心理方位,立足于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人才资源配置中逐步发挥基础性作用和主渠道功能。平等竞争、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逐步建立,求职、招聘找市场的观念逐步形成,作为重要的要素市场之一的人才市场逐步成熟和完善。 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以来,广大求职者的市场危机感、竞争压力感都是很强的,有的大学生还未进大四就开始联系工作单位了。但是,还有部分高校毕业生观念尚未转变,尚不适应市场化自主择业的要求。人才市场上还存在一些怪圈:一是越俎代  相似文献   

14.
于慧 《人才瞭望》2009,(8):30-31
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提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经过两三年的调整过渡,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毕业分配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可以进行双向选择.考上大学不再意味着进入保险箱。而且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也不再缺乏,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的理念及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刚 《人才开发》2005,(5):36-38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各高校已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然而,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教育和指导应该侧重哪些内容?如何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一、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为了切实了解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同时对高校就业教育和指导的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于2003年在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三所浙江省属普通高校本科三年级学生,学生分布在理、工、文、管、医等5个学科19个专业。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先后发放问卷2000…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朝晖 《人才开发》2008,(12):43-44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高校扩招和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专业设置、就业管理模式不尽合理,社会用人制度不尽公正,户籍、人事制度尚未完全改革,以及毕业生期望过高、诚信危机和困难群体等原因.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心理压力将越来越大。如何做好就业心理辅导是当前学生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对就业心理辅导的方法进行探讨,以便能顺利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此严峻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高校在大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就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构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性因素。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存在很多问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要转变观念,改革服务内容和模式,迫切需要从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以及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途径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不仅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各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教育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其就业能力,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缺乏连续性、课时少且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