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以来,中国外交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其标志之一就是"人本理念"的兴起。中国外交政策表现可以分为国内层面的外交"为民"、"惠民"政策与国际层面的人道主义精神及关怀的展现。"人本理念"的兴起对中国外交的具体实践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外交议程的设置、国家利益的界定以及中国与国际制度间关系的重新定位都带来一定挑战。中国相关外交外事机制与机构在应对外交理念转型及其所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使自身不断得以成长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外交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一次次的国际风云变幻中,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的外交事业把握了准确的方向,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外交的“战略板块”之一,阿拉伯世界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这与中国经济总量上升趋势的“硬实力”相一致。但一直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世界发生动荡的近三年来,部分阿拉伯国家和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中国相关的外交政策等,还多有龃龉,从而表现出中国整体实力上升时“软实力”的差距。中国亟需加大对阿公共外交的力度以缩小这种差距,尽管中国在此方面已做出了较大努力和较多实践.但其效果同预设目标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尚有很大差距。今后中国对阿公共外交在机制建设、实务办理和技术提升等不同层面都有完善和改进的空间,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朱德是无产阶级国务活动家.从1949年到1976年,朱德担负了大量的外交事务,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思想和主张,诸如:正确处理与苏联的各种关系,坚决支持朝鲜的和平与统一,不断加强同东欧各国的往来,积极开展同亚非拉各国之间的活动.朱德利用出国访问和接见来访外宾的机会,开展对外关系活动,其外交思想,对当今中国外交工作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外交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经济规模最大和政治影响最广的国家,对世界事务有着重要影响。美国外交是产生这种影响的最直接和极为重要的形式。长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对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所以近代历届中国政府都把对美政策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美政策也一直是中国政府对外政策中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关系日益扩大,美国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更是有增无减。认识和了解美国的外交政策对于中国制订合理的对外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方长平 《国际论坛》2012,(3):58-62,81
本文系统考察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联合国外交的曲折历程,据此总结了中国联合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中国的联合国外交不仅奠定了中国多边外交基础,而且培育了和平发展时代中国外交基本气质,对于中国总体外交有着重要贡献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大外交之下的诸多外交概念中,首脑外交与法律外交具有很强的共生互补关系。首脑外交与法律外交都是有别于职业外交的次级外交概念,二者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又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二者的有机融合会对总体外交带来极大的促进。首脑外交与法律外交的结合应该坚持首脑外交法律化、法律外交首脑化的原则,实现首脑外交与法律外交的创新发展,这对于中国外交总体布局的实现意义重大,对于提升我国外交水平,实现中国梦、世界梦、和谐世界的目标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9.
约翰·亚当斯是美国早期重要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他几乎参与了从美国革命至1800年期间所有的重大外交事件,为美国争取和巩固独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而被尊为“独立巨擘”.其深邃的外交思想、丰富的外交实践对美国早期外交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美国早期外交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相似文献   

10.
公共外交是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在实践的意义上从西方引入中国。对外交研究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外交理论,而是外交实践,因为外交实践是产生外交理论的主要源泉。为了更好地理解公共外交,需要强调公共外交中的公众,公众是公共外交的真正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时,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邓小平运用辩论思维方法综观国际风云变幻,洞察国内外形势发展,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交思想。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与实践,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为外交战略的崇高美,外交策略的智慧美,外交艺术的和谐美和外交风格的个性美。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东亚地区外交既是受到中国自身需要的推动,又是对东亚地区事态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机会与挑战作出的反应.它的成长源于中国国内改革开放议程的启动与实施、自身对稳定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源于中国对地区性力量的发展壮大、尤其是东亚的政治经济日渐显现的一些新特征的认识,源于中国在与东亚日益频繁、紧密地互动中不断吸取到的有益元素.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逐渐明确了以稳定、发展和参与、合作为内涵的东亚地区外交理念与政策.中国的东亚新外交塑造了它与该地区国家的新关系,以及东亚地区秩序的新图景,并将持续塑造其未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交超越意识形态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于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外交的历史实践证明:极端的、强化了的意识形态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多是负面的,而凸显国家利益,超越意识形态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战略性调整的最为主要的内容,也是中国外交走向科学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对中国外交超越意识形态的内涵、外延做出进一步拓展,充分显示了中国外交进一步超越意识形态的务实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安全分析: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国家政治安全是核心,国家文化安全是前提,国家经济安全是基础。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要避免泛化,应限定在由于外部冲击所可能带来的国内经济运行的风险上。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应遵循“从外部着眼、从内部着手”的原则,从时间导向的经济安全、空间导向的经济安全、问题导向的经济安全、主体导向的经济安全和外生导向的经济安全等维度进行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是指通过加强自身机制的建设,使我国经济具备抵御外来风险冲击的能力,以保证我国的经济在面临外在因素冲击时能继续稳定运行、健康发展。研究的重点应放在“过程的经济安全”上,即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的发生是需要通过内部的一定传导机制的作用才能真正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命脉的。我国应实施“积极而稳健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5.
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和中国外交的审视不能离开全球化的总背景。由近代开始的全球化进程,由于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问题而在冷战后加速发展。全球化使国际安全的内容和表现、国际冲突的起因和解决、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角色的地位和作用等发生显著的变化,国际安全的重心由东西关系向南北关系转移。作为谋求实现现代化并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面临全球化、现代化和民主化等多重挑战,“全面外交”是我们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16.
薛福成的外交思想与实践维护了国家利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为外交官树立了恪尽职守的榜样,对近代外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他又有着种种不足:天朝观念的残留、对西方的幻想、以夷制夷的局限.其外交思想对当代外交也有诸多启示:对国家利益的诉求要与时俱进,重视地缘政治思维,坚定不移地融入国际社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共外交事业顺应时代发展"应运而生",与传统外交一道有效提升中国外交水平与效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外交形式促进了中国增强国内外舆论的把握能力、跨文化交流水平、国家形象塑造及国家权益维护等若干方面的进展,现已初具自身特色,发挥了不同于传统外交的特殊作用。今后须力促中国公共外交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推进,在政府角色、理论构建、人才培养及传播效果等若干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提出的联苏抗美"一边倒"外交战略,内容深刻,决定性地影响了建国初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中国对外关系,使新中国在国际惊涛骇浪中站稳了脚跟,取得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与中国周边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是我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新的时代特征对实现经济利益的要求 ,把追求稳定国际环境的周边外交放在了重点地位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和“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发展共同利益的国家利益观成功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和其他存在的障碍 ,开拓了周边外交的新境界 ;周边外交是我国全球外交的重要支撑点  相似文献   

20.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外交战略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国的国家利益,并发展出一个国家利益的层次理论;进而提出中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战略定位原则及“发展国内、稳定周边、扩展贸易、走向世界”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