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伊斯美学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历了从《都柏林人》中的经验形式之美到《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艺术形式之美的探索。《都柏林人》中的经验形式之美源于感性判断,具有形而下性、动态性和幻灭性三个特性。《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透露出艺术家要用理性化的手法对感性材料进行人工处理,从而使艺术美成为一种静态的、形而上的美学...  相似文献   

2.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曾将弹与艺术进行了比较,艺术家的世界是一个自由创造的天地,而这个自由创作的天地只有来自直接的直觉或直观,只有直接地出于事物的“如如”状态,没有受到感官和知觉障碍的如实之境。他们以无形和无声创作形态和声音,就此程度而言,禅者和艺术家并无二致。禅者即艺术家,艺术家就是禅者,因为他们都是悟道之八。禅宗是有别于中国其他佛教宗派,更与印度传入的佛教有着很大差异的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它强调其体验的超越性,追求一种超越有无、是非、得失的自由境界,这种禅宗体验的超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王个方…  相似文献   

3.
主持语:师徒心心相印,传业授道解惑是青年艺术家从起步到认识、理解、坚持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老师的艺术精神和理念对这些中青年艺术家产生地影响至深,他们的艺术道路和艺术生命还很长,要攀登到艺术的顶峰就需要站在一个个巨人的肩头看世界,当然我们首先需要通过伯乐的“慧眼”来认识和了解这些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探究海德格尔思想中的"艺术家"。根据他的阐释,艺术家几乎像一条在创作的过程中自我消亡的通道,而且不仅仅是创作的艺术家,甚至每一位观赏者都被卷入"世界"与"大地"的争执之中并参与真之置入。因此艺术家的问题就涉及到艺术的本质。但若不了解其思想主题,即"是"这一主题的话,所有这些疑问都得不到解决。跟随他我们将看到,他给予了艺术家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环球扫描     
《新天地》2007,(7)
丹麦艺术家打算将4808米勃朗峰涂成红色智利裔丹麦艺术家马科·伊瓦里斯蒂日前宣布,为了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他将用1200升红颜料将法国和意大利交界处的西欧最高峰——阿尔卑斯山勃朗峰的一座峰顶涂成红颜色,然后在峰顶宣布建立一个名叫"粉红国"的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6.
惊悚的南瓜     
《阅读与作文》2014,(2):F0003-F0003
能想到在万圣节雕刻南瓜已实属难得。然而,美国雕刻大师维拉凡和他的团队仅用勺子和小刀就将一个个生动的南瓜头像呈现在我们眼前。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虽有些惊悚,但我们无法不为这些艺术家高超的手法、精妙的创意称好。  相似文献   

7.
现代派艺术是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呈现出迥异于前代的艺术面貌。这急剧的变革根源于艺术家们的深层观念,特别是他们的自我感知、社会感知、时间感知和空间感知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使艺术家挣脱了传统的束缚,给艺术带来形式上的革新和自由。  相似文献   

8.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创作中期的一部作品,它集自传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对于了解和研究詹姆斯·乔伊斯的思想和艺术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着重分析这部小说的文作风格,探讨其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洪堡的礼物》着力描写在物质主义与精神追求激烈冲突中的美国艺术家。诗人洪堡临终作为“礼物”撰赠给剧作家西特林的那个剧本提纲,实际上是一个关于艺术家悲剧命运的现代寓言。在现实中,洪堡经不起寂寞和失败,西特林敌不住荣耀和成功。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14,(7):F0003-F0003
法国街头艺术家Ella与Pitr利用3D视错觉原理将室内装修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各种各样的人框在跨越空间的“相框”里,带来神奇的视觉体验。他们的最新作品是在其家乡法国圣埃蒂安的废弃建筑物中创作的,他们利用变形手法在地板、墙壁及天花板上绘制出各式相框,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色彩缤纷的异度空间。  相似文献   

11.
数码艺术从构造方式来看,是技术性的,但从其可视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则是艺术性的。作为技术与美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数码艺术家将其非凡的想象力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为人们呈现了一个非物质和艺术化的数字虚拟世界,也改变了传统的创造观念和审美趣味,其审美与价值取向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艺术展览推进了当代艺术的发展,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优秀作品的平台,也为公众提供了一次次欣赏和感悟美的盛宴,并且架起了艺术家与社会、与市场沟通的桥梁。我国已经成为展览数量上的大国,但是在艺术展览的品味、质量及影响力上还与国际性的大展览存在差距。策展人是艺术展览的关键,决定艺术展览的品味、质量和成败。本文通过探讨策展人与市场、艺术家之间的互动和关系,比较中外艺术群展的区别,对当代中国艺术展览存在的问题和方向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感到痛苦     
我不是作为塞萨尔·巴列霍而感到这么痛苦。我不是作为艺术家、作为人和一个简单的活人而感到痛苦。我不是作为天主教徒、伊斯兰教徒和无神论者而感到痛苦。今天,我就是觉得痛苦。即使我不是艺术家,也一样感到痛苦。即使我不是天主教徒、无神论者和伊斯兰教徒,我也会感到痛苦。今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痛苦。今天,我就是感到痛苦。  相似文献   

14.
寿山石雕刻艺术经过历代演变至今,艺术风格已经是百花齐放,在薄意雕刻上,仍有当代大师如郭懋介(石卿)、林文举等人以画理入石,勾勒水墨逸趣:在文字上,艺术家也不再局限于篆刻或印章边款,更多应用于文玩清供,如传统艺术家陈达,将书法、章法及刀法用全新的方式融会贯通,以沙地阳雕的技法表现金石文字,古意盎然。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8,(9):F0002-F0002
英国伦敦52岁艺术家戴维·马克花费500小时,用5万根火柴杆造出了一个形神俱备的“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头像。  相似文献   

16.
纽约欲驱赶街头艺术家,被指破坏言论自由。纽约市官员表示,艺术家小贩数量众多,政府将试图限制数量甚至进行驱赶。纽约公园管理部门将就这一新规定展开听证会,如果该条例被通过,艺术家小贩们称将在联邦法庭提出上诉。小贩们说,这一规定违反了第一修正案所规定的言论自由。看了新闻有不少中国网友表示,在市政管理上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既然你们已经束手无策,何不从中国引进城管呢?纽约政府打算驱逐艺术家小贩,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奠定了公民自由的基石,并在实践中越来越坚固。据说,在所有涉及言论自由的案例中,最高法院几乎毫无例外地屁股坐在媒体(民众)一边,将政府及政府中掌权的人物毫不留情地扔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第一修正案"以及"言论自由"就是美国人的"杀手锏"和"护身符",只要公民们将其拿出来,权力  相似文献   

17.
深圳大学"3号艺栈",章必功校长取这么一个名字非常好.取名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重要的是这里面很有意义,比如说"艺栈"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客栈,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家都从这里出发,它是一个起点,又是一个摇篮,可以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更多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8.
刘墉 《社区》2011,(5):25-25
1978年我辞掉了在台湾的电视记者工作,应美国一个美术馆的邀请,去做驻馆艺术家。刚去的时候,每次坐美同朋友的车,下车常会看到奇怪的眼神。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一个方面阐述了后现代主义书籍装帧的审美风格和艺术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书籍装帧艺术家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媒介和语言,从而进一步拓宽了新的表达方式和创作中的思维张力。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不仅是西方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也是现代西方艺术传统的发端时期.就对艺术品和艺术家的态度来说,在此之前,艺术赞助人通常把视觉艺术家和普通手艺人不加区别地都视为体力劳动者.他们一般只重视艺术品的题材和内容而轻视甚至是鄙视艺术家,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艺术品的制作和生产过程.但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赞助人关注的重点逐渐从艺术品转向艺术家自身的才能和技艺,具体表现为在委托制作合同中对艺术家须"亲手制作"部分的详细规定.对艺术家价值的高度肯定正是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重要变化标志着现代艺术家的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