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1,(8):106-106
20年前,迈克尔·刘易斯的成名作《说谎者的扑克牌》被公认为描写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的“教科书”,对美国商业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年后,华尔街翻天覆地的闹剧之中,刘易斯照旧洞见烛微,以个人视角重现华尔街上演的市场传奇和诡谲道德剧。 相似文献
2.
书评亟待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3):128-130
在新闻出版行业日益发展的今天,书评的发展显然已经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书评写作缺乏规范性是书评问题产生的一大关键。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重视书评写作的规范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4.
5.
6.
7.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2,(16):106-106
“工业党”完美亮相,第一次切实地回答了未来怎么办的问题。首部由80后写的时政书,开创时政书的新语体、新风格、新思路。几位80后作者,用他们的笔描摹过去的世界,用他们的眼睛观察现在的世界,用他们的睿智迎接未来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2(4)
高校图书馆应重视书评活动的开展.书评活动是揭示和开发馆藏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吸引和维系读者的纽带,是培育读者和扩大图书馆社会影响的有效方式.组织书评活动,展开讨论,使读者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书刊的内容、观点,提高认识水平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王宇明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图书评价是发现和揭示图书的基本形式,书评所具有的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导向功能等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有着重要作用。大学图书馆开展书评可以从评什么书、什么人评、怎样评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2,(20):94-94
《鲁莽濒危(野心贪婪与私欲如何引致经济末日)》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财经记者格莱金·摩根森和从事金融顾问工作的约书亚·罗斯纳,以调查而得的第一手资料为理据, 相似文献
12.
13.
陈树坤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86-89
在功能语言学评价系统理论框架下,通过对80篇书评和121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探讨网上的编辑书评和两种读者书评之间存在的评价系统选择差异,以及其差异在专业程度和可信度上产生的效果。研究表明,编辑书评与读者书评在情感系统和介入系统选择上存在差异,处于编辑声音-读者声音连续统上,在专业性和可信度上形成互补,最终达到书商推销其书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1,(24):106-106
浩荡两千年
吴晓波/著
中信出版社
继《激荡30年》、《跌荡100年》后,著名财经作家昊晓波推出最新力作,也是商业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本书从古代的商业史中寻找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本书对商业史的追寻是当代商业问题一个很好的借鉴。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国两千多年的商业史,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钱燕霞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33-234
书评功能的实现需要书评作者的创作,书评作用的交流循环需要读者的反馈,书评功能的保证离不开书评编辑和书评阵地的参与。正是因为书评功能和作用的施受者都是人,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书评机制,是我国书评发展最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刘洪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2,(5)
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展现公司改变世界的力量,透视公司和资本决定世界格局的力量。与奥巴马、胡锦涛、温家宝零距离,新华社财经记者亲历中美高层博弈现场,呈现最真实的金融战争。新华社派驻世界金融中心资深财经记者,亲历50年一遇的金融大海啸,见证中国政经高层暗藏机锋的较量。带你回到现代金融战争的现场,体验最真实的金融战争... 相似文献
17.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2,(22):94-94
一个真实的奥巴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直到度过了他的性格成型期,奥巴马将美国视为一种统治并毁灭全球的力量。他开始将美国军方视为新殖民主义占领的一种工具。他采纳了父亲的立场一自由市场是经济掠夺的代号。奥巴马开始将富人们视为一个压迫阶级,美国国内的一股新殖民主义力量。他开始痛恨企业,认为它们是经济控制和剥削的机构性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游说团和美国外交政策》作者: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 M.Walt),Farrar,Straus andG iroux出版社出版,484pp.,$26。 相似文献
19.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1,(12):106-107
没有一幅作品比《清明上河图》更能直观详尽地展示北宋都城汴梁风光了。图中景物繁复,自城郊一直延伸到商业中心地带,人物也是形形色色,三教九流一应俱全。“若非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和整理,画家决计不可能将房屋、舟车、桥梁以及各式人物交代得这样清晰。”在摄影术尚未诞生的、图像相对苍白的年代,这幅作品更是弥足珍贵,堪称“一部宋代民生的百科全书”。并且,除去绘画作品独特的“写实又写意”的生动性,它的创作比摄影富有更深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