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5月PMI连续两个月的下滑,引发了市场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家的紧缩政策已经“超调”,但是在通货膨胀压力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货币紧缩又似乎成了抑制通胀不可或缺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尽管有迹象表明制造业通胀的压力已经明显下降,但食品价格上涨仍可能继续推高名义通胀,决策层仍需要在未来几个月保持紧缩政策以抑制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3.
二月中旬开始的大盘上攻过程反弹信号较弱,板块轮动过快,市场分歧巨大,同时通胀压力及紧缩政策未得到实质性缓解,使得股市反弹难逃夭折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2009,(11):49-49
职场人如何看待“职业通胀”,他们对“职业通胀”的认识究竟如何,“职业通胀”对职业生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本刊随机采访了一部分职场人,并将部分看法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散宜生 《人力资本》2009,(11):60-61
职场人为什么会发生“职业通胀”?在其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和背景;如果有了“职业通胀”状况,职场人又该如何,职业专家海阔将和大家分享他眼中的“职业通胀”。  相似文献   

6.
顺差的减少将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存量大幅萎缩将在抑制后续通胀中发挥积极作用。后续通胀压力将逐步下降,宏观调控政策短期内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7.
通胀和失业是困惑现代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两大拦路虎。前一时期连续三年的宏观调控和适度从紧的经济政策,将高通胀从奋力高擎的窘境中强拉回来,使经济在1996年年底柔和地实现了“软着陆”。但投资政策的“从紧”却也限制了就业岗位的增长。这样,在“九五”期间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时,就业──特别是从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结构调整中分流出来的富尔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就从众多其它经济问题里突显出来,成为影响政府推进改革的主要难点。这的确是改革中期利益格局变动需要触及的一个历史性“硬核”。因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绝不能仅仅被…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集约型经济增长目标、双层压力和国际收支平衡都加以了模型化,并与模型相结合详尽地论证了如何通过政府的经济政策配套实现集约型增长目标、缓解失业和通胀的双层压力、提高国际收支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偶发学习机制将内生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统一于NKMP-DSGE框架,并基于这一框架考察了偶发学习机制的效应以及实现劳动力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机制.研究发现:偶发学习的引入具有扩大货币政策效果的作用,同时也是产生“通胀之谜”以及“工资通胀之谜”的原因之一.而政策分析的结论表明:就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劳动力市场而言,对失业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具有相对较好的政策效果.在当前我国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采用这一政策机制可能具有实现“保增长”和缓解失业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焦点     
今年中国经济叮以软着陆在日前举办的“财经中国2011年会”上,与会专家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可以软着陆。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局局长李连仲在会上表示,中国经济不存在滞胀,高增长的态势没有发生变化,通胀水平与新兴经济体相比较低。  相似文献   

11.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为低通胀做出了贡献 ;虚拟经济的繁荣平抑了物价波动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股票期权制、员工持股制抑制工资上涨压力 ,割裂了物价与工资互动的基础 ;而强势美元政策与知识经济的运行规律本身具有紧缩效应。美国低通胀的经验 ,可以启发我国关注I相似文献   

12.
微观经济差、宏观形势好的说法讲不通 物价指数下降,但通胀压力仍在 西方摸过的“石头”,我们不必一一再摸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面临高速增长与高通胀的“双高”局面。不时出现的经济过热受到薄弱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是形成通胀高扬的基本原因。适当控制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把通胀抑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水平,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后,台湾发生过3次严重通货膨胀,为了治理,台湾当局采用了一系列反通胀政策手段。本文通过对台湾三次通胀的成因与政策得失分析后认为,台湾战后的反通胀政策实践中,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其中,一、根据不同的通胀成因、经济实力和市场成熟程度,选择不同的政策手段;二、把紧缩货币、高利吸收存款作为一项重要的反通胀手段,并随时调节存贷利息率;三、控制物价时,既考虑到消费者利益,也考虑到生产者利益,较好地处理稳定物价与发展生产的关系。这三条原则,对中国大陆的反通货膨胀或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今年继续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明确,政策目标也由“抗通胀”转向“稳增长”,货币信贷开始回升,预计国家将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来实现市场流动性的灵活调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阐述“双缺口”理论对我国利用外资起积极作用的同时,着重分析了它对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负面影响,如通胀压力增大、产业结构失衡、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欠佳等;并联系我国引进外资的实践,就如何突破该理论的影响,完善我国利用外资战略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供求不一致必然引发通胀,它会阻碍和破坏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制上通胀乃是经济学家及普通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本文仅以中国(兼及广西)为特定环境,对新中国成立至今发生6次通胀之成因及今后的展望建议作一探讨。前5次通胀已成为历史,而第6次通胀仍处于中后期,要慎防物价反弹,运用“三平”理论则是中国制止通胀的绝招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际垂直生产结构下的价格传导效应模型,构建了包含外生冲击的开放经济预期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并运用经验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考察了通胀预期的价格传导效应及外生冲击对通胀预期的影响。研究发现:现实通胀和国际能源价格冲击对通胀预期影响较大;进口中间品价格对通胀预期存在显著的正向价格传导效应,而本国中间品价格与通胀预期之间却存在明显的“倒挂”;央行的名义利率调控对通胀预期影响较弱。上述结果表明,单独依靠货币政策对通胀预期进行调控的效用有限,只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国家能源政策相配合,并着力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才能在短期和长期内实现我国通胀预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九五”时期通胀潜在因素分析及调控对策曹洪军全面分析“九五”时期物价上涨潜在因素,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的关系,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又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是实现“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90 年代,美国股市持续攀升的基础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低通胀、低失业率;根本动力在于高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领先地位;直接原因在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盈利水平的提高;其可靠保证是美国得力的宏观经济政策;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则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此外,市场游资充沛和证券市场的“财富效应”也促使其上涨。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诸多因素依在,今后美国股市还将有好的表现,但其面临的调整压力也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