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5万双鞋垫     
1989年,洛阳市洛龙区关林庙村,60岁的老人高秀兰的灾难年。老伴去世不久,儿子遭车祸也走了,紧接着,儿媳一病不起随儿子去了。 所有人都认定这个家是彻底塌了,祖传的一间小黑屋,值点钱的东西全买了,只剩下一床一灶,一个60岁的老人,和一个才8个月的孙女,怎么过?  相似文献   

2.
25万双鞋垫     
张鸣跃 《当代老年》2009,(10):32-33
在洛阳市洛龙区关林庙村,1989年是60岁的老人高秀兰的灾难年。老伴去世不久,儿子遭车祸也走了,紧接着,儿媳一病不起随儿子去了。  相似文献   

3.
株洲县原种场榜头村有一栋像模像样的农舍 ,一看便知是一户比较富裕的人家 ,可是住在这里的一位老人却没有享受到晚年的幸福。老人叫刘小年 ,今年74岁 ,虽和儿子同住在一个屋檐下 ,但老人的房间里没有电灯 ,更没有电视机 ,只有一个鸡笼陪伴着他孤独的日子。老人的大儿子 ,也就是这栋农舍的主人刘伯平 ,把老人冷落在一边还嫌不够 ,平日里与妻子鲁雪元、儿子刘新民常常辱骂、殴打老人 ,甚至连老人的口粮也不给 ,逼得老人3次状告这伙不孝的儿孙。1988年一场重病后 ,62岁的刘小年难以继续承担一家之主的重任 ,便召集两个儿子商量分家 ,…  相似文献   

4.
孝恩     
单位浴室对外开放后,经常看到一对父子来洗澡,父亲可能有80多岁,儿子也有60出头了。父亲瘦高,有点佝偻,患过中风,进出浴室都得搀扶。儿子个子很矮,虽说脸色比父亲红润些,但满脸皱纹也已如风干的核桃。每次前来洗澡,都是儿子骑着三轮车驮着父亲,尔后帮父亲脱衣、搓洗、擦拭、穿衣。起初,浴室工作人员害怕老人万一有个闪失担当不起,然而儿子一  相似文献   

5.
稚嫩的离合     
第一次见到刘耀佳老人,是在芳村区胺口客运站附近。那时候,老人正呆坐在马路边黯然神伤,一身破旧的衣服上沾满了尘土。老人是广东高州曹江镇溪朗村的农民,今年62岁,两个儿子一个7岁,一个9岁。2003年10月17日上午,他在广州街头当街宣称愿意将自己的亲生孩子送给好心人领养。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你好!我居住的院子是个大杂院,里面有好几户人家,其中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孤身一人.他不是没有子女,但他的儿子不和他住在一起(不住我们院),而且根本不来看望老人,更不用说照顾了.老大爷自己有退休金,日常生活都是院子里的邻居们帮助照料,生病也是大伙儿帮着送医院.虽然大家自发、自愿地帮助这位老大爷,但他毕竟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大家都很担心他今后的生活.所以我想弄清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是否可以到法院告他的儿子,让他把老人接过去一起生活,二是如何为老人办理进敬老院的手续.  相似文献   

7.
科室里面一堆8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一位很可爱,但是有点老年痴呆,不停问其他人:“这里是什么地方啊?”她儿子一边看报纸一边头也不抬地答曰:“医院.”老人说:“哦,吊完这瓶水我要回家了.”过了5分钟,再问,过了再问再问再问.我看着她两鬓斑白的儿子坐在阳光里耐心地一遍遍回复,因为不回答老人就会心慌害怕,辗转不安.  相似文献   

8.
我相信你     
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2,(5):F0003-F0003
在海拔800多米的山东潍坊青州市庙子镇杨集庵村,生活着10名留守老人。这些老人年龄中最大的80岁。最小的68岁。75岁的彭先收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像其他村里的许多青壮年一样。“嫁”到了淄博,女儿也嫁到了山下的一个村子,剩下他和68岁的老伴李守英相依度日。  相似文献   

10.
抚养子女,谁的责任?黎全兴有一位离休干部,原来老两口的日子过得还可以,可是两个孙子到身边来以后日子就艰难了。他的大儿子离婚后,外出做生意,把个13岁的,%.交给了老人,由老人管吃管用。二儿子一见,感到吃亏了,也把4岁的崽交给了老人。老人说:“我管不了...  相似文献   

11.
一位弯腰驼背的白发老人,蹒跚着走进安化县人民法院东坪法庭。见到法官,老人“卜嗵”一声跪倒在地,哭诉道:“我要告我那忘恩负义的儿子和儿媳……”  这事发生在2000年4月25日。老人叫樊金花,82岁,安化县田庄乡黄沙村人。提起樊金花,村里人都说她命苦。解放前,她和丈夫谌强民共生育了5个小孩,因病夭折4个,只有长子谌孝康长大了。他们节衣缩食,一点一滴为儿子的将来作着准备。1963年,谌孝康与同村姑娘蒋贞红完婚,他们含辛茹苦砌了一栋新房给儿子儿媳居住,而自己仍旧在原先那间旧屋栖身。  斗转星移。1987年,孙子谌有朋也到…  相似文献   

12.
萌萌 《老年人》2013,(3):30-31
2010年3月2日,韦唯的父亲张玉罹患肝癌去世,走完了人生80个春秋。少年夫妻老来伴,韦唯深知母亲老来失伴的孤苦。她用心用情抚慰母亲悲伤的心,让老人一步一步走出心灵的阴影,过上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韦唯与迈克尔离婚后独自抚养着3个儿子。最大的儿子韦紫明16岁,最小的儿子韦紫湦11岁,  相似文献   

13.
《当代老年》2006,(6):5-5
105岁的宫杜若老人有两个梦想,一是当大学教授,二是娶一位娇妻。这位从内蒙古来到成都儿子家的老人不久前向当地媒体表达了他的梦想。宫老说,最近30年他一直单独生活,希望晚年有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百岁老人想娶娇妻的消息刊发后,拨动了在西安工作、50岁张女士的心。  相似文献   

14.
樊发稼 《老年世界》2006,(16):23-23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人不孝。(2)依赖心理。子女多了,相互之间有某种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父母老了,病也多了。在有些子女看来,老人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做事。  相似文献   

15.
90岁的尊严     
正半年前,母亲在医院换了个髋关节,这是个大手术。我们知悉,90多岁的老人手术全麻,风险巨大。母亲进医院就对我们说:"你们做任何决定,必须告诉我。"我们奉命,问她是否开刀,母亲就一个字:"开。"她懂的,不开刀,以后生活质量为零。母亲同病房的一位老太,99岁,虽高寿,却几次犯脑梗、心梗。那天,她儿子来,两人对话,清清爽爽的话音,但内容颇有"穿越感"。老寿星一次次问儿子:"你几岁了?"儿子答:"64岁。"她摇头:"我才60多岁啊,你怎么会64  相似文献   

16.
谢涛 《当代老年》2006,(12):28-28
邻居中有位70多岁的老妈妈,前不久老伴去世了。 她现在住的房子是已成家多年的三个儿子凑钱给买的。刚刚成家不久的小儿子找到她说:“妈妈,爸爸已经走了,你一个人很孤单,不如把房子卖掉.我也把我们住的旧房子卖掉,这样我们的钱合在一起买新房子,您住到我们家里,我来养着您。”老妈妈同意了,很快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把钱交给小儿子,住到了小儿子家里。小儿子找三位哥哥开家庭会议,三位哥哥同意了小儿子的意见,老人由他来瞻养,他们一起把给老人—年的生活费交到这位小儿子手里。小儿子还从他妈手中要走了政府给老人每月领取生活费的存折。这位老妈妈才住进去—个多月,新房子还没买,老妈妈就无法忍受小儿子及儿媳对她的无理态度,跑出来住到大儿子家里。  相似文献   

17.
要为77岁的邹城农村老人王计兰养老的,不是她外出打工的子女,而是同样年迈的78岁的黄兴梅、80岁的张召娥.自今年4月以来,这种"互助养老"模式在山东省邹城市100多个村庄落地开花,让农村老人安享晚年. 内陆县级市邹城的人口结构犹如全国老龄化的一个缩影.据2013年一季度统计,当地60岁以上老人17.9万人(其中城市老人5.53万人、农村老人12.3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49%.严峻的养老形势下,"互助养老"模式也就更显珍贵.  相似文献   

18.
杨大伯的儿子准备买个四室二厅的大房子,一方面是为了结婚,另一方面也是想好好孝敬一下辛苦了一辈子的两位老人。一开始杨大伯也是十分高兴,但在交定金前杨大伯还是拉住了儿子。他说你们买个三室一厅的房子,我们两个老人呢,就在旁边小区买个一室一厅的小房子,这样加起来还是四室二厅,总价款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9.
圆子信箱     
圆子信箱春天的故事圆子:我是一位年届不惑的单身父亲,上有80岁的老母,下有年仅9岁的儿子。我工作的企业已濒临倒闭,三个月没有发一分钱的工资。曾几何时,我内心深处觉得,世界末日已经降临了!读了贵刊1996年第12期的特别报道《两位老人和十个残疾弃婴的故...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家乡死了一位老人,她三个在外工作的儿子为老人办丧事,吹吹打打,热闹了好几天,丧葬费花去上万元。外界人羡慕老人福气好,儿子个个孝顺。知情人则说,老人早年丧夫,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儿子们却“娶了媳妇忘了娘”.每月只给娘一点点生活费.娘住的破屋无人管,有了病痛无人问,逢年过节也不回来看娘,老人昏灯孤影,常常以泪洗面。这真是天大的讽利生前不尽赡养之责,不报养育之恩,死后却不惜钱财,大操大办丧事,这是哪一家的“孝道”:)说穿了,“孝”的不过是用钱财挣面子,图个不实的虚名,玩弄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