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团结》牵着我的手/尹善龙还在很小的时候,在滇西北高原的雪帮山下,在成天与原始森林和珍禽异兽打交道的普米山寨里,我就曾有过天真的幻想:有一天,一位热心肠的长者,能牵着我的手,到遥远的地方做点于民族、于家庭、于父母和自己有益的事……二十多年后,这个...  相似文献   

2.
往事抒怀 对于有着 43年历史的《民族团结》来说,原副总编辑苏明达是一位独特的老人。 43年前,当他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作时,《民族团结》正值初创时期,作为一个热血青年,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民族团结》的创业工作中,从此往后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里,他矢志不渝,忠诚不二,把命运和一生的喜怒哀乐都交给了这一本刊物,把一生全部的青春年华、光阴岁月都系于这一本刊物。一辈子,一个单位,在《民族团结》上下三代、一百多人的队伍中,他是唯一的一位。 当《民族团结》面对新世纪,面对着即将改名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时,被我们称为“苏公”的他,躺在病榻上,为我们撰写了此文。   准确地说,对于我们而言,苏公是一个集中的代表,他代表着那些为《民族团结》、为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奋斗不已、痴心不改、呕心沥血的人们。所以,我们也谨以下文,告慰所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人们……  相似文献   

3.
越共中央委员、越南民族和山区委员会主任黄德宜在去年12月下旬访华期间,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他代表越南53个民族寄语本刊。他说:“希望通过《民族团结》杂志向贵国各民族人民,表达我们真诚的问候,并向贵刊祝贺新年,相信《民族团结》杂志来年能够取得更大的成...  相似文献   

4.
心曲声声     
在我案头,有本通讯员名册,因天长日久,纸张已微微泛黄,但其中有个名字,却熠熠生辉,他在我,也在《民族团结》杂志社许多同仁的脑海里闪烁。他就是,当今新疆日报社副总编、副社长,新疆记协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民族团结》杂志社特约通讯员田玉棉同志。在天山南北瓜果飘香的7月,我匆匆飞抵乌鲁木齐市寻访他。他当了三十多年记者,凡国内国际的首脑人物到新疆视察、访问,他都随行采访。他凭火一般的工作热情和娴熟的写作技巧,写出了大量有深度、有见解的文章。新疆日报对多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和其它重点报道,也常由他主持、参加,搞得有声有  相似文献   

5.
深情依旧     
在人们高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五十年代,经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委推荐,精明能干的小伙子沙砚勤走马上任,当了《民族团结》杂志的通讯员。从此,他就与《民族团结》共建了团结友谊的彩桥,心心相印,频频往来。 1986年,他不远万里,特邀出席了《民族团结》杂志在贵州安顺召开的首届特约通讯员代表大会,受到大会表彰,并邀为特约通讯员。当《民族团结》创刊35周年之际,我有幸与他在天山脚下相会。他像一个久别故乡的游子,突然见到乡亲,紧紧握住我的手,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尽的情。 30多年来,他把《民族团结》视为自己须臾难分的良师和挚友。1989年4月8日,他应《民族团结》之  相似文献   

6.
5月30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刚刚闭幕,我来到山西省忻州市,采访在这次会议上被国务院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五台山菩萨顶住持章样摩兰大师。五台山宗教文物局王俊文局长告诉我们,章样摩兰大师不仅是五台山菩萨顶的住持,同时也是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忻州市政协常委,五台山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他14岁出家,27岁时师傅道尔吉圆寂之后接任普萨顶主持,10年来为五台山的宗教事业,文物保护,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王局长的帮助下,我们采访了章样摩兰住持。这位在佛学研究上有…  相似文献   

7.
大凡记者进行人物专访,其对象以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居多,而采访同行,却不多见。这次为配合本刊创刊35周年的系列报道,我千里迢迢赶到贵阳,采访了《贵州民族报》总编辑余正生。余总编原在贵州日报社工作,1986年11月调到《贵州民族报》担任现职。同时兼任《民族团结》特约通讯员。余总编是苗族,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对民族新闻事业十分关心,在民族新闻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由他主编出版的两本民族新闻丛书,共计55万字的《山之歌》、《万  相似文献   

8.
得知空了同志逝世的噩耗,心情悲痛,很不平静。他生病在家休养期间,我只去看过他一次。那时他行动虽不大方便,但还可以坐在沙发上和我们谈话。他殷切地询问《民族团结》杂志的发展情况,当他听到我们还将准备筹办一张《中国民族报》时,很是高兴,鼓励我们说:“只要大胆,肯干,一定能办成。你们的条件并不算差。《人民政协报》刚创办时,只有7个人,不是也出报了吗?”没想到这次看望竞成了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空了同志与世长辞了,我失去了一位尊敬的良师。空了同志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新闻工作者。早在抗日战争前夕,他就从事抗日救国活动,成为全国知名的青年新闻记者。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9.
1981年春,我到楚雄州民委工作不久,《民族团结》有位记者,千里迢迢来采访。记者采访了当时州委书记余汪力同志,余书记畅谈了楚雄州的情况。他在回顾过去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时说:“我原以为自治州等于民族,自治州成立了,民族问题就解决了,现在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个认识,可以说是质的飞跃,对我州的民族工作起了促进作用。根据书记的意见,记者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1981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我州民族工作部门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江总书记1998年视察巴州时“加强民族团结、繁荣巴州经济”的题词精神,坚持以民族团结为基础,发展民族经济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政策,为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001年我委获得了国家民委系统“1996—2000年度法制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我们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一…  相似文献   

11.
每当我回忆起1984年寒假探家时在火车上与人吵架的情景,内心总是充满欢乐与自豪.因为我用自己的语言征服了一位穿着警服却不懂得、不重视民族政策的少数民族同胞,使他终于认清了《民族团结》的重要,并成为《民族团结》的好朋友.1984年寒假,我在阜新市车站登上了沈阳至赤峰的列车,我的座位旁是一位青年警察.落座后我从挎包里掏出一本《民族团结》,目不转睛地看起来."小同志,看什么小说这么津津有味?借我看看好吗?"我从挎包中拿出4本给了他.但是,他翻了几分钟后,把书扔给了我:"什么乱七八糟的,尽是些少数民族的事,一看目录就烦了.照片上的人穿的是什么啊,你看那憨劲,真象个大山炮!"本来对他扔杂志就反感的我,放下手里的杂志,看着这个服装与内心极不相称、非常粗鲁的人,质问道:  相似文献   

12.
缅怀《民族团结》的创始人萨空了文/苏明达萨空了同志是《民族团结》杂志第一任主编,《民族团结》杂志的诞生和成长,凝结着他的一份心血。在我的心目中,萨老不仅是一位领导,也是一位博学多识、诲人不倦的良师。我有缘在萨老领导下工作,是从1954年开始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我常想,就算毫不润色,只是把我与《民族团结》从结识到成为朋友的经历,平平实实地摊摆出来,就是一份比较感人的材料,因为《民族团结》确实在为如我一般忠实而陌生的读者朋友们做了许许多多份内和份外的事……1987年,我读大学三年级,当时所有的文字功底就是作文,偶尔被老师在课堂上轻描谈写地表扬一下,以及在一些报刊不起眼的角落登个篇把"豆腐块".有感于当时一些人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生活情况知之甚少,便斗胆提笔写了《从少数民族服装想到的》一文,寄给了《民族团结》,当时并没有把握能在这家全国民族工作的权威杂志上发表.3个多月后,我收到了杂志社寄来的第9期《民族团结》,得知自己的文章发表了.我当时的心情,如一个痴情而其貌不扬的少女,突然被一个自  相似文献   

14.
到今年10月就是我与《民族团结》结识35周年。35年的实践,我深深地体验到它是我的良师和益友。 1957年秋,邮局的同志把一份《民族团结》(试刊号)送到了我们县委宣传部,同志们都抢着阅读。因为当时领导上交给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继续深入宣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同时,进一步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化三改”步伐,和汉民族一起过渡到社会主义。当时,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方面的学习资料很少,开展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困难重重,因而接到《民族团结》这个刊物感到十分宝贵,认为这是进行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不可多得  相似文献   

15.
我们蒙古族有句俗语:“炒米不掺沙,老友无虚假”。我做为《民族团结》的一名老读者,掏心里话讲,我与《民族团结》的感情绝非一般,不然的话,怎么能同她结下不解之缘呢?十多个春秋我一直自费订阅这个刊物,她成了我朝夕相处的良师益友,也成了我精神上的支柱与食粮。回顾这些年的历程,我觉得自己的点滴长进,都与《民族团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六十年代初期,我从县城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坝上草原,当上了这里有史以来的第一名蒙古族小学教师。记得开学典礼那一天,县民委的一位老干部,从百里之外的县城驱马赶来祝贺,向我赠送了新出版发行的《民族团结》杂志,  相似文献   

16.
难忘的采访     
程野萍 《中国民族》2007,(12):57-57
难忘的民族情结让我把副业当正业 1978年的一天,国家民委文化司的鲁生同志约见我,说他看了我刊登在《人民文学》的中篇纪实性小说《风雨人间》后,认为写得真实生动,想邀请我参加《民族团结》杂志的复刊工作。当时,由于放不下从事了30年的医学事业,我没有同意。1984年,鲁生同志又经多方询问找到我单位,说《民族团结》要将月刊扩为半月刊,急需选调合适人才,希望我不再拒绝。  相似文献   

17.
我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团结》的缘份/黄颖我是1936年参加革命的。今年80岁,不期而遇《民族团结》创刊四十周年大庆。我的一些老战友和家乡故旧,都派他们的孩子到家祝贺。我们共产党人是不做寿的,也不请客吹蜡烛。但也得招待这些小字辈,在欢愉闲谈中,他们问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2020,(1):10-11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于2019年国庆前夕在京召开。中办、国办又专门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勇。问:《意见》就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系统阐述,请您谈谈《意见》出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书讯     
历史上从未有过书面文学而又鲜为人知的普米族,终于出现了自己的作家,并用汉文向全国介绍了他自己的民族和怒江大峡谷中其他民族的生活.这位社会主义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位普米族作家就是本刊特约通讯员尹善龙.他的散文集《高黎贡山的脚印》以抒情的笔调,炽热的乡情,深入而独特的视角,向世人展现了中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雄奇与神秘,以及居住在那里的怒族,傈傈族人  相似文献   

20.
值此《民族团结》杂志创刊35周年之际,我以一名少数民族读者的身份,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三年前,我与《民族团结》结了缘,在千里之外的怒江能够读到刊物,并爱上她,同时也能为我们的民族说点心里话,真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和快慰。《民族团结》是一本宣传民族知识,进行党的民族政策再教育、再学习的好刊物。但略感不足的是,内容不够广泛,刊物中所报道和反映先进民族地区的材料占的比例多,反映后进、特别是最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情况的太少。仅我们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