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家庭科技》2010,(7):19-20
再好的生活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再恩爱的夫妻也难免有不和谐的时候。性爱也许是其中常常出现不够完美的一个音符。其实,只要彼此真正关注,用心“经营”,就能获得更完美的性爱。  相似文献   

2.
性爱思潮与现代中国启蒙的崛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性爱思潮的角度考察了现代中国启蒙的崛起过程,并揭示了现代性爱思潮与启蒙思潮的动态关系。作者认为,性爱思潮的兴起是“五四”现代启蒙最重要的原动力,其中所蕴含的个体主体性则构成了现代性爱的启蒙哲学指向。性道德的现代转型指向了人的深层价值秩序的改造,它标志着“五四”启蒙哲学的深层结构的形成。这种深度启蒙在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实践中遭遇到道德两难的困境。灵肉一致的两难抉择一方面引发了启蒙思潮向“左”的转向,另一方面也构筑了20世纪20年代性爱思想永远令人感动的人性风景。  相似文献   

3.
不少老年人羞于言“性”。他们遇到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皆羞于启齿。那么,老年人需不需要性呢?答案是肯定的。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此时性爱需要把握三大原则,即“慢、稳、侧”。  相似文献   

4.
《家庭科技》2010,(4):22-22
很多女人都诧异:“性爱如此激烈、奔放,获得愉悦后,人应该极度亢奋,可为什么男人一倒头就能睡着呢?”在这里要提醒丈夫们,性爱后立马就睡,这样做不仅会给妻子带来挫败感,还可能损害自身健康,因为这样的休息不仅不能消除疲劳,反而会越睡越累。  相似文献   

5.
性爱文学:在中西比较中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爱是人类基本的生命体验形式.性爱文明的缔建取决于一个成熟、健全的文化语境与发展机制.中、西性爱文化呈现出不同本色和发展进程:前者基本上是在道德意识形态严格制导下的一种单线延展,后者则是在或对立并举、或抑扬有致、或多元兼蓄的形态中发展."性爱"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的永恒母题.西方的性爱文学创作往往超逸出既定文化的视域、在符合文学创作本质的方式中不断调整、演变并在一种颇具变革性张力的形态中运行.中国性爱文学则基本与性爱文化取同步发展态势,具体呈现出明清之前、明清之际、20世纪初期和末期等三个不同阶段.从共通性层面审视,中、西性爱文学可分为激情之性爱、浪漫之性爱、融汇之性爱、异化之性爱、不伦之性爱等五种叙事类型,文章对此进行了艺术评析和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6.
现代英语文学中的性爱描写,与传统爱情文学致力描写两情相洽,心心相印不同,表现出一种非诗意的倾向。非诗意倾向具体表现为三种类型,即:现实无诗意”,“本然无诗意”,“诗意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7.
红杏出墙中的唐代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子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就是说,人最基本的欲望———除了吃饭填饱肚子外就是对异性的追求。孔子也说:“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论语·季氏》)意思是年轻人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不要将过多的精力花在性爱上。孔、孟是...  相似文献   

8.
《家庭科技》2010,(3):21-22
一个粗枝大叶的男人,可能因性爱时尿失禁的尴尬而变得敏感;一个开朗的女人也可能在面对大量分泌物时而尴尬、无言。  相似文献   

9.
杨经建 《学术界》2007,5(6):67-76
性爱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命体验存在于人类的生命过程中.每当历史转型、秩序变更之际,性爱价值观的"革命"常常成为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的催化剂并被转述在文学创作中.中国文学史上性爱文学创作曾呈现出三次浪潮阶段明清之际;"五四"时期;20世纪90年代.本文对三次性爱文学浪潮的历史文化语境、性爱话语的生成机制、时代的道德价值理念以及性爱文学的艺术表现形态进行了审视和阐述,试图从文学史的意义层面发掘其具有价值建构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杨大中 《家庭科技》2009,(10):21-21
谈起性爱润滑剂,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部分人甚至不知其为何物。这主要是因为润滑剂并非性爱的必需品,有些人可能从没接触过,有的人也不知上哪儿买。据报道,润滑剂的主要作用是替代女性阴道润滑前的自身分泌,使双方获得更多的性愉悦,更易达到性高潮。  相似文献   

11.
人类思想主题的生命解读--张资平小说性爱主题论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资平的性爱小说性爱类型的多样化与恋爱结局的单一化本身,反映了性爱理想与外在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表现出了作家对人性与社会关系认识的深刻性和全面性。长期被置于否定性评价的张资平的许多小说都可以视为“准革命小说”,其小说的思想内容体现了“五四”文学个性解放的道德主题开始向阶级解放的政治主题转换时的必然形态。  相似文献   

12.
方明 《家庭科技》2010,(2):22-22
性爱原本是充满乐趣、放松享受的互动过程,然而一些错误习惯却让床第之欢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这是一种遗憾。事实上,想要充分享受性爱的乐趣,有时放弃一些无所谓的坚持和期待,更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和快感。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时期中国电影表现性爱有着明显的时代痕迹,中国电影表现性爱达到何种深度与广度,能够给中国观众提供何种的艺术满足,也是衡量中国电影发展状况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4.
1980年代中国实行开放政策以来,性观念之变化速度令人称异。其原因尚待深入理解和讨论,或许和本土没有宗教的制动相关。笔者对这种性爱观念速变的结果,大致归结为“后现代爱情”现象。当时作文也稍有祁人之思,所以有“……关于性爱新异美的论述是指向人的自我理解和互相理解的,对于特定人士但愿也不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之说。这与其说是现实性的忧虑,毋宁是某种责任伦理意识的萌生。或许这种想法实为过虑?关于后现代,李泽厚说:“问题是,一切都解构之后,怎么办?我认为真正的‘后现代’,恐怕还是要恢复谈谈价值问题,回到某些古典的课题。”其看法与许多主张后现代者不同。但在总的价值多元、道德滑坡的社会状态下,当本土进入现代化、发达国族走向后现代时,如何建设现代性的性道德,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联系李泽厚哲学中的有关论述,试谈一些想法,提请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的小说“三恋”,在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冲破“性爱禁区”的重要作品。这样的认识,一直影响到文学史对她的书写。通过细读办法,可以深入到小说内部,发现另外一些文本效果,同时也对作者当时隐秘的创作意图做出新的解释。显而易见,单纯的批评视角已不足以揭示80年代小说多元化的生产机制了,因为除了“纯文学”的因素外,大众文化也在进军小说的领域,成为其构思和谋篇构局的复杂语境。  相似文献   

16.
性爱多了会不会使人变老?会不会多发妇科病?性爱频率和健康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在性爱方面,是否存在一些健康误区?您要是想知道答案,就请和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相似文献   

17.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的一部重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体现出了恩格斯在性爱婚姻问题上的历史发展观、未来统一观和道德评判观。解读恩格斯的性爱婚姻观有助于建立马克思主义性爱婚姻观 ,完善社会主义婚姻制度及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8.
从在"角落"里发现爱情,在"岗上"建构性爱神话,到在历史中逃亡,20世纪80年代性爱话语参与并见证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主体、感性主体、欲望主体的建构历程,走过了一条从理性建构到非理性解构的路程。它的变迁与发展也透露出这一时代国家与阶层、个人在历史与现实秩序重建之中的复杂关系,透露了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性爱叙述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张金桐 《河北学刊》2003,23(1):96-101
唐代妇女性爱生活丰富,且为唐人小说的一大主题。现实中的妇女性爱放荡、混乱,小说以偷情、私奔方式表现出来,没有抹去现实生活的痕迹。唐人小说的特点为,言情而不淫,纵情而不乱,极大地提高了现实生活水平,使文本的表现方式得以升华。这其中包含着小说家们丰富的心理因素。唐代文人多遭门阀婚姻之苦,既有感于世风开放,极力寻求性爱伙伴,又深受传统礼教熏染,要求性爱对方绝对纯真圣洁。于是,现实中妇女性爱放荡、混乱的状况,便被提高到了一个新视点。如此,既满足了文人的性爱生活,又相应解除了其失败婚姻之苦,也不丢面子。此乃纯属小说家营造的性爱心理态势。  相似文献   

20.
《家庭科技》2011,(4):19-19
1.挖掘被忽略的性爱机会 假如有十分钟可用,试着来一次急速性爱。这听来或许荒唐,但试试你就知道其中趣味。事实上,不少夫妇赞赏急速性爱所带来的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