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研究以低龄空巢老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低龄老人失落感与孤独感较低,心理状况较好;低龄空巢老人与低龄非空巢老人在失落感和孤独感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次序分析,发现与配偶居住情况、与子女关系等因素对低龄老人心理状况影响显著,而是否空巢、其子女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均未对低龄老人心理状况产生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低龄老人对于子女的精神养老需求较低。而对于精神养老而言,更应该强调对无配偶同住的老人进行必要的关心;强调子女与老人的关系,而不是强调老人与子女居住状况。  相似文献   

2.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公民义务:然而在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好,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仍很突出,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一、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表现 1.拒付赡养费。主要是老人与子女、儿媳间存在种种矛盾,长期无法解决,致使子女对老人产生怨气,心中产生了不弄清事非就不给赡养费的想法。 2.虐待老人。被赡养人因无经济来源,又无劳动能力,一切衣食住行全靠子女来照顾,久而久之,子女把老人当成了负担,但迫于舆论压力,对老人欲撵不能、欲留不…  相似文献   

3.
王蓉蓉 《兰州学刊》2011,(11):64-69
利用2010年在上海市静安区进行的老年独生子女父母状况与需求调查数据,在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劳动参与现状和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的双变量统计基础上,利用二项Logistic方法实证分析独生子女父母的性别、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性别、子女健康和婚姻状况等变量对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劳动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除了老人自身特征外,子女性别、健康和婚姻状况也是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劳动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但老人的经济状况和子女的生育状况对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征地前后看失地农民的权益与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2008年夏天对上海、河南商丘、辽宁沈阳、广东湛江四地失地农民的调查,从征地结果中所反映的农民的生存权、生活保障权和子女受教育权等维度,来分析土地征用中农民权益的保障程度.具体从征地前后的失业率、"三无人员"(无地、无工作、无保险)比例、家庭收入来源、基本生活保障的缺口程度、生活水平变化趋势以及子女上学费用等关键指标一一加以例证.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在生存权、生活保障权、子女受教育权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忧患.  相似文献   

5.
刘慧芹 《家庭科技》2010,(12):41-41
老年人大多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减轻子女的经济和生活负担,成了老年人的共同愿望。几年来,我通过科学理财,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从不让子女负担一分钱的赡养费。我有三儿一女,五年前,他们便已先后成家另过,只有我和老伴住在一起。老伴无工作,无养老金,所以一直为养老发愁。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的社会福利状况与其所做贡献严重不匹配,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这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相悖。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济南市流动人口在住房、职业培训及子女受教育福利方面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存在无稳定住房、培训机会少、子女受教育权难以保证等状况,需从完善福利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改革户籍制度,发挥民间力量等方式来予以改善,提高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黑龙江省地方高校学生中,进行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解决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从弱势群体子女和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内涵界定、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内涵、弱势群体子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之间的异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以及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解决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等六方面进行研究,为今后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策略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学界发起的对计划主义的反思批判中,父爱主义一直被视作计划时期体制僵化和关系主义的最主要表现而备受诟病。但人们却似乎很少对父爱主义产生、发展以及走向制度化的具体过程展开研究,对其运行所面临的诸多复杂制约因素更是关注不够。以子女就业政策为中心,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前的子女接班顶替基本上是作为一种补偿性、照顾性的福利政策提出的,涉及面较窄,社会影响不大,基本上没有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出台,是一种"有原则"的父爱主义。70年代末,为解决文革时期长期积累的就业重压,国家全面启动子女接班顶替和厂办大集体制度,对解决企业子女就业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企业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往往使用"化大公为小公"的实践策略,使得子女顶替和内招制度弊端丛生,国家文件及政策原有的制度设计被消解,最终导致短暂膨胀的父爱主义和该制度迅速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9.
蒙古家庭,是社会的最基层单位,以父母及他们的子女组成。但有些家庭妻子死后娶了后妻;有些家庭无子女,因此收养了养子和养女;无儿子的家庭,有些招赘了女婿;有些家庭丈夫死后,妻子成了寡妇;蒙古的贵族、诺颜和富有者,因为他们地位特殊、掌有特权,正妻之外还有后...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子女财产权是亲权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未成年子女财产制度相比较,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存在不足。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建议完善我国未成年子女财产制度立法,明确规定未成年子女的财产范围和父母财产亲权的权利、义务及责任,以便使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得到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随着人口流动的日趋频繁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作为项目的分报告之一,从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的角度分析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文章首先对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的涵义进行了界定,然后,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从改变人们的观念、制度创新、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社区教育等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教育提出了对策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娟 《东岳论丛》2006,27(5):55-59
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是亲子法领域确立父母与子女法律身份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伴随着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的逐步提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历史演进和法律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的产物。建立认领制度,是我国社会现实和立法状况的需要,是世界亲子关系立法的发展趋势,是对子女最大利益的保护。我国建立子女认领制度应遵循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子女平等原则和尊重血缘真实性并兼顾当事人主观意愿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子女的身份与"高考移民"的户籍甄别手段难以剥离,"高考移民"的非法性使得流动人口子女的高考权利难以保障.必须改革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才有可能破解流动人口子女高考权利的保障问题.文章在对流动人口子女高考权利保障的理论、制度与现实困境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改革方向:将父母"社保(号)"与子女的"高考资格"捆绑来取代"户籍+学籍"的高考管理模式,以期为保障流动人口子女高考权益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杨庆芳 《兰州学刊》2011,(10):63-67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在北京朝阳区、广东东莞市和浙江诸暨市组织进行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已婚流动人口流入地生育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已婚流动人口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流动人口有子女在流入地出生,在流入地出生的子女以男性为主,出生在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子女主要出生在2000年以后,在流入地出生的子女大约有七成目前依旧在流入地。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越小、来流入地越久、有父母在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其子女越可能在流入地出生。研究还发现,如果第一个子女在流入地出生,第二个子女也更有可能在流入地出生,体现了两个子女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在黑龙江省地方性高校中,进行了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策略研究。从弱势群体界定、弱势群体子女大学生四种弱势类型的基本特征、弱势群体产生原因、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分析和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途径与策略等六方面进行研究,为今后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策略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论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万成 《理论界》2006,(4):117-118
本文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进行了梳理,并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保障、根本、主渠道、次渠道、当务之急六个层面阐述了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保障人的发展的起点公平、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与不懈努力下,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已实现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仍未得到保障。为此,要转变思想观念,切实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公平享受教育各项工作;要落实政策措施,全面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公平享受教育各项权利;要积极改革试点,有效促使流动人口子女群体真正公平享受教育。  相似文献   

18.
虚拟探望作为探望权行使的一种方式,在美国为异地而居的离婚父母和子女广泛使用,作为离婚后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非监护父、母与子女间现实探望的补充,在弥补现实探望被减少的缺憾、持续维持与增进子女与异地非监护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以及刺激非监护父、母支付抚养费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与意义。在离婚率日益攀升和人口流动性日渐增强的我国社会,基于虚拟探望在促进离婚父、母与子女间的亲子情感利益上所具有的价值及功能,基于其实现的简易性和便利性,宜透过司法解释以例示方式规定,将其作为探望权行使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父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心理素质发展影响的测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心理测量技术对 672名中学生智力与性格发展与其家长的职业类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父亲的职业类型对子女智力发展有显著影响 ,但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智力发展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②父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性格发展有显著影响。父母亲职业倾向于从事脑力劳动的 ,其子女的性格发展优于父母职业偏重体力劳动的子女的性格发展 ;③父母亲职业对其子女智力发展不存在交互作用 ,对其子女性格的部分因素具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老年人口社会供养特征 中国老年人口供养具有明显的历史特征,即典型的东方民族的子女供养方式。时至今日,人们会问:子女供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与世界各个民族一样,养老方式将从子女供养向社会供养演变,这个总趋势是同一无二的,只是中国的演变过程历时更长,制约因素更复杂。全国现在处于家庭和社会结合养老阶段,家庭养老所占的成份多一些,社会供养所占的成份少一些。这种复杂的结合,使中国的社会供养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