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现实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进步理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就是以人为本。正是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前途和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生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使这一科学理论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演绎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精彩篇章。执政为民的理念,亲民的形象,爱民的情怀,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历史性飞跃,提示我们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产力,重视人的主体地位,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知信行模式"是现代行为干预的重要理论之一,其理论的重要特征就是从知、信、行三者之间内在逻辑关系出发,进而科学地分析出影响认知、信仰和行为的主客观原因,在此基础上探析出适合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阿坝藏区青年在认知特点、影响信仰因素和行为选择方面都存在特殊性,这就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更为复杂和困难。"知信行模式"注重理论实际和行为效果,这就给阿坝藏区青年如何科学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架构找到了一条具有重大实践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戚杰强  代晓丽 《创新》2015,9(1):67-70
认识不仅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还包括主体对主观世界的反映。主体、客体、中介是认识的影响因素。信仰是一种认识活动和反映客观存在的精神状态,同时还是一种确信态度。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确信态度,终究属于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范畴。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主体与客体在中介影响下相互统一的过程。主体、客体和中介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赵亮 《社科纵横》2010,25(11):67-6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揭示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一切社会科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也为侦查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基础、理论依据,在侦查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侦查方法论的科学指导,对于提高侦查活动的效率和减少侦查工作的失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所谓宗教经济是指因宗教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行为的总称.而经济宗教则是指宗教组织为了维持自身运行的需要不得不发生的一系列经济行为,从而使宗教本身在客观上具有了一定的经济职能和性质.宗教经济与经济宗教两者所关涉的核心问题都是利益,前者是经济利益,后者是宗教利益.从积极意义上讲,宗教信仰能促进商品、市场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引导大众的经济行为朝良性取向.同时,宗教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对科学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社会生活.随着宗教经济和经济宗教活动的日益活跃,依法管理宗教经济与以经济手段解决经济宗教中出现的问题并重,防止宗教产品的过量生产与宗教资源的过多消费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和冲击民众信仰,将成为处理我国宗教经济和经济宗教问题的正确方式.  相似文献   

6.
苏丹 《学术交流》2013,(1):59-6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两种精神,二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包含着人文意蕴,具体体现为宽容的激励、服务人类和民主平等。在科学精神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是把握人类社会均衡发展的关键,人类的发展和行为既要符合规律性也要符合目的性,科学为符合规律性提供依据,而人文则为符合目的性提供价值指向和评判基准。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持久进步。  相似文献   

7.
价值标准问题,一直是当今时代十分诱人的热点问题,评价活动作为对客观事物和人的行为的价值评估、价值判断,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没有一定的价值标准,任何评价活动都无法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纵观人类历史我们能够发现,任何价值标准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受人的情感、意志、兴趣的影响,受客体规律的制约,因此,价值标准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历史性和多样性。然而,在任何社会中价值标准又必须具有统一性,否则社会则失去精神上的凝聚力、向心力,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任何社会形态中,价值标准都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人是哲学活动的主体与载体。人之为“人”,最终表现为人面对世界具有稳定的世界观与价值取向和信仰的拥有。信仰赋予人以意义,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信仰的存在物。哲学活动最终表现为塑造人的活动与生成人的活动。这一活动以对信仰的消解与生成为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就象人类活动的其他创造一样,既受社会的制约,又在社会内部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天,科学对于社会结构在施加着直接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因为这些结构的某些基本特征就是由于科学本身而出现的。在着重说明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时,我们丝毫无意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只有科学活动才具有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心理需求及生存环境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传统的宗教心理学研究,或者探索宗教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第一种研究路径),或者探索心理机制对宗教的形成和宗教行为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第二种研究路径)。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还有第三种研究路径,即采用新近兴起的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探索人类复杂的宗教信仰与心理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特别是对引起、促进和构成人类主观信仰和精神功能的文化心理变量进行实证研究。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应该可以为当代宗教信仰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揭示人类复杂的宗教心理和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1.
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重大调整而崛起的企业形式。民营企业家的自利性和公共性的统一构成了民营企业公共行为的内在根据。民营企业的公共行为同经营行为的相关性是其公共行为的根本动力。民营企业的公共行为是促进地方治理的重要力量。它有利于地方治理中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弘扬公共精神,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发育,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民营企业的公共行为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范围和提升层次,以便在地方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仅需要提高民营企业家自身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地方治理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王凡 《学术交流》2006,(10):51-54
道德调控作为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的社会管理行为,它具有恒常性和广泛性、层次性和递进性、正面性和自觉性的特点,并同人类社会共始终。因此,道德调控对个体道德行为、道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道德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鉴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应客观评价道德调控的功能和作用,消除泛道德主义的影响;努力构建良性的社会道德保障机制;准确把握“应当”、“正当”和“不应当”的维度,给道德以正确的社会定位;道德调控应以“官德”为先,才能真正实现道德平等。  相似文献   

13.
严强 《阅江学刊》2012,4(1):5-11
虽然社会管理的任务已经从"加强和改进"上升到"加强和创新",但是社会管理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仍然是要认真探索社会管理的领域对象、核心价值和战略地位。弄清楚这一问题乃是发展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前提。现代社会管理的领域是由民生社会、民间社会和公共事务社会所构成的,是一个处在发育中的人们生活的特定领域;当前社会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民生社会、公民社会和公共事务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行为和利益。现代社会管理虽然与维持人类生活共同体的稳定和秩序密切相关,但是社会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应当是通过协调社会利益、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中国特殊的国情条件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已成为新的工作重心,已成为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4.
论新型企业文化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新 《学术交流》2004,(3):123-12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先进文化为指引,以培育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环境、企业形象为根本,把握企业文化建设规律,汲取各优秀企业的长处,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的指导功能、企业发展的推动功能、企业管理的改善功能、企业主体的凝聚功能,依靠构建新型企业文化发展现代企业,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张磊  刘丽敏 《社会》2005,25(1):144-163
This investigation report mainly displays a new public space of property managem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society, by analyzing a typical case--Qing Shui Yuan. The new public space has already separated from the state and is managed by both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together. Position-exceeding power of the state and deficient position-stimulated rights of the society result in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Position-exceeding power is a pivotal perspective to interpre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Instead of paying excessive attention to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civil rights, we should focus on how social rights stimulated by institutions and laws are turned into reality.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推进高校依法治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高校兼有学术组织共同体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双重身份,依法治校可在外部有限干预和内部自我约束两个层面上展开。通过行政管理方式的变革和权力运行机制的完善,实现制度支撑下高校的规范治理,推动高校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继亮 《阅江学刊》2013,5(2):68-76
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在于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起点。社会管理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政府对公共权力及其价值的基本认知。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形成协同治理的合作状态。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目的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社会整体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社会资本以人际关系、组织间关系为基本研究论域。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信任社会资本、网络社会资本、规范社会资本能够有效地提高集体行动的效率,降低行为风险和社会管理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转型时期居委会的社区权力及声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学勤 《社会》2009,29(6):22-38
在中国城市社会变迁的转型时期,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权力与声望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南京BX区61个社区居民的随机抽样调查及分析表明:居委会目前的社区权力结构中仍以政府赋予的行政权为主,而在社区居民对其期待颇多的自治权、协管与监督权、突发事件处理权等的运用方面,居委会并未拥有足够的资源存量;社区其他营利及非营利组织在直接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多少瓜分了居委会的权力,从而影响了居委会的声望,并且随着社区居民群体在经济、社会及文化层面的进一步分化,居委会在不同社区成员中的权力与声望呈现差异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Political actors' perceptions of the contexts in which they act influence their strategies and behavior. A key element of political contexts is the configuration of power with respect to a conflict. We interviewed 28 individuals involved in British Columbia forest politics to determine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configuration of power, the nature of their political behavior, their dispositions with respect to institutionalized conflict resolution processes, and their policy goals. Our analysis generated two sets of conclusions. First, the B.C. government's efforts to address forest conflict will be hindered by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conflict management strategy they have chosen and the mental models of politics held by key political actors. Second, the subjective realities of political actors can be used to explain variation in political behavior.  相似文献   

20.
王石天 《唐都学刊》2002,18(2):34-37
利用政治权力 ,谋取非法的经济利益 ,这是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主要表现。造成吏治腐败的原因有三 :一是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二是监察权与行政权的合流 ;三是专制君主对腐败现象的放纵。各种政治制度均不能解决吏治腐败问题 ,最后只好将其交给道德伦理来解决了 ,而道德伦理是无法解决应由法律制度来解决的腐败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