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麦加朝观     
去年8月,我有幸参加中国穆斯林朝觐团去麦加朝觐,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16次朝觐。朝觐者共1200人,其中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组织的有48人。包括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4个民族,是中国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朝觐团于8月24日、27日,分两批飞往友好邻邦巴基斯坦的卡拉奇。29日下午3点  相似文献   

2.
朝觐是每个回族穆斯林一生中必须履行的一项宗教功课,完成朝觐功课的人被称之为哈吉,哈吉是一个承载意义的象征符号.回族社会中在接哈吉仪式实质上为一个典型的强化仪式,在现实中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是新世纪曙光初现时。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经曼谷转飞沙特港口城市吉达。机舱中一行穆斯林引人注目,他们是沙特阿拉伯国王特邀的客人———中国朝觐代表团,此行正是赶往麦加圣地朝觐。在那里他们要围绕着神圣的天房,完成一生应修的“朝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伍贻业先生乃其中一员。飞向天房伍氏家族600年历史反映自明朝初年以来,在以南京为中心的中国南方一带回族社会和伊斯兰教的发展历程,且有较完整的记述,史家称之为中国南方回族史的活化石。飞机向着太阳运行的方向绝尘而起,…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回族爱国意识的文化根源,并以回族积极参与抗战救亡运动的历史事实,充分揭示了抗战对于中国回族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包机去朝觐     
经过互联网上报名排队、缴费、办理护照签证、体检接种、出国常识培训等各个环节之后,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花寺村的回族村民马少祥和老伴马月梅高高兴兴地坐上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包机,从银川启程赴沙特朝觐。老两口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每天抓紧学习《古兰经》和有关朝觐的知识。儿女们更是满心牵挂,早早为双亲准  相似文献   

6.
近代回族文化运动主流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回族文化运动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其主流思想上。本文从分析近代回族知识分子的思想入手去解析这场运动的主流思想 ,分别就他们对民族、国家、宗教的基本认识、对爱国与回族、伊斯兰教的关系的探讨、以及他们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作具体的述论。同时 ,将其放到整个回族历史中去考察 ,指出其主流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对国家、民族、宗教统一发展的追求。认为这场运动的本质是将爱国主义的思想深深地注入到回族的发展中 ,为近代以来回族爱国爱教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翻开了回族思想史的新页 ,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民族的反帝反封建救亡运动中,中国回族作为一个有着爱国传统的群体,始终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有所作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觉悟与热情。本文关注的是发生在上世纪初的一批回族青年知识分子在负笈海外求取救亡图存之道所创办的进步刊物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之路上的些许影响和对近代中华民族认同的积极作用。自清末政府派遣留学生以来,  相似文献   

8.
全面研究回族抗日史,不仅可以发扬回族人民的优良传统,还有现实的政治意义。本文从西北回族抗日爱国团体及活动、西北回族穆斯林上层人士的爱国行动、西北五马参加抗战等方面论述了西北回族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1991年2月,《回族研究》在宁夏社会科学院诞生。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回族的文化起点较高、兼具中阿两大文化之长,但由于历史原因,回族也缺乏自我表述,回族文化不被了解和认识。就在本民族内部,也不尽对民族历史与文化有全面的认知。20世纪初,由回族人创办的第一份回族刊物《醒回篇》和第一份白话文报纸《正宗爱国报》的发行,吹响了近代  相似文献   

10.
苏南回族商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末苏南回族商帮的兴起是近现代中国回族商业的一场革命,到民国初年,发生了质的转化,初步具有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回族商业。苏南回族商帮在形成、发展、经营活动、经营观念及资本的去向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马德新(1794-1874),清朝后期享誉云南的回族大阿洪,完成朝觐功课的哈吉,同时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学者。他开创了经堂教育云南一派;在咸同年间领导云南东南回民起义;后与政府议和,投身学术,著有数十部阿拉伯文、波斯文及汉文伊斯兰教著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的文化、教育亨业作出很大贡献。本篇论文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以流播于口头、记录于文字中的多种评析为参照,以人物历史活动为引线,以人物著作为基础,全面阐述马德新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回族)在抗日救亡斗争中功不可没.他积极参与制订对日作战计划,指导原则和指导大纲;奔波于前方火线,指挥或参与策划过许多战役,有拼搏的胆识,是一位忠于职守的爱国将领;组织回族社团,发表了不少有关回族人民抗日救国、提倡爱国爱教的文章,教育回族,提高认识,纠正"争教不争国"的错误观念;抗战初期同意并支持中共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与共产党互相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3.
论回族抗日斗争的特点──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胜利五十周年而作周瑞海在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具有光荣爱国传统的回族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生存和解放,坚决响应中国共产党“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伟大号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和推动下,以高度的爱国...  相似文献   

14.
“以文促经”是立足“宁夏是中国唯一的回族省区”这一“稀缺性和唯一性”的“绝对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理性抉择。宁夏在参与中国对阿人文外交的实践中尚需进一步提升朝觐工作的外交意义,并将之纳入我国对阿人文外交的战略高度筹谋和运作;进一步发掘地方旅游资源中的人文价值,借助“人媒介”传播文化中国,进而推动地方政府的国际人文交流与经贸...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回族报刊是在清末严重社会危机和民主革命思潮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它从开始问世,就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进入民国时期后,首先面临着在舆论上是支持邪恶还是支持正义的抉择”①。众多事实证明,提倡爱国爱教,呼唤民族觉醒,是早期中国回族报刊作出的重大抉择...  相似文献   

16.
回族人物志 (上下 ) (精 )白寿彝主编 10 8元中国回族胡振华主编 18元中国回族史 (平 /精 )邱树森主编 5 6 / 6 8元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宋志斌等主编 2 5元近代回族爱国斗争史话张怀武主编 8元回族文学纵与横周顺贤编著 15元中亚东干人的历史与文化苏三洛著 16元回族语言文化杨占武著 5 .6元回族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马 平著 11元天南地北回族人徐向君著 2 8元学者的追求 :马坚传李振中编著 18.0 0元马福祥评传丁明俊著 12元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勉维霖主编 2 6 .5元中国南方回族碑刻匾联选编答振益等主编 15元回族民俗学概论 (平 /精…  相似文献   

17.
养育之恩 报答之情——《中华回族爱国英才》序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正伟同志为其所主编的《中华回族爱国英才》一书撰写的序文。作者从对回族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审视中,概括出了一些极其宝贵的新鲜的见解,这就是回族的爱国主义。回族爱国主义是经过长期历史锤炼而形成的精神信仰;回族爱国主义是建立在高度认同中华文化基础上的民族之魂;回族爱国主义是建立在特定生产方式之上的立族之本。作者是自治区行政领导,又是回族学者,他从众多回族爱国英才的展示中总结道:中华文明养育了回族,培育了回族杰出人才,而回族的这些杰出人才的成就和贡献是对哺育他们的中华民族的回报。正如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刘延东同志所指出的: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人口众多、人才辈出、特点鲜明、分布广泛,与其他各民族一起,对祖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古代,回族的先民中涌现出清正廉洁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海瑞,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进步的思想家李贽等著名人物。在近代,当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紧要关头,回族义士前赴后继,为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主权独立作出过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大批回族优秀儿女踊跃投身革命,涌现出早期优秀党员马骏、郭隆真、刘清扬等。抗日战争时期,回民支队、西北回民骑兵师驰...  相似文献   

18.
自从有了回族书籍,回族古籍整理工作就从未间断,它是书籍阅读与利用并使知识不断延伸与再造的内部要求,并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具有学术规范的现实意义。现存400余种回回古籍正处于流散、损坏之中,编辑《回回古代全书》(纸本、光盘)的构想若能付诸实际,可彻底挽救这批濒临灭亡的珍贵古籍,并辑佚、复原主要著作,为深入开展回族文化研究备一份权威性的基础材料。最后,就现代书籍中有关郑和的错误记载,通过考证原著,对《航海图》的编著者、郑和朝觐等议论纷杂的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9.
读者服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是北京西城区第二图书馆的重要探索与创新。北京西城区第二图书馆位于回族居民聚集的牛街地区,为满足回族读者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图书馆首创了"牛街回族书法培训班"。从实践效果看,这一创新模式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传承与弘扬了以穆斯林生活为代表的牛街地域文化,增强了回族读者爱国爱教的情怀,并且有利于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读者服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是北京西城区第二图书馆的重要探索与创新。北京西城区第二图书馆位于回族居民聚集的牛街地区,为满足回族读者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图书馆首创了"牛街回族书法培训班"。从实践效果看,这一创新模式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传承与弘扬了以穆斯林生活为代表的牛街地域文化,增强了回族读者爱国爱教的情怀,并且有利于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