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方法,这些科学方法主要有: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运用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坚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具有面向世界的国际视角,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及时总结现实经验,重视总结反面经验等.深入研究和探讨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论,对于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和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韩振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6):5-9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随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邓小平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如关于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思想、改革是发展生产力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思想等。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多方面的经验启迪。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邓小平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在双重视角下展开的,即:一方面通过科学总结国内历史经验,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重新恢复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另一面在正确总结国际——包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维度——历史经验基础之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深刻的政治导向性、宽阔的理论视野、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生动的思想辩证性是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的基本特点。邓小平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对于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尹德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
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的思想尹德慈邓小平极其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中,用大量的篇幅深刻而精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主要包括:实事求是是其方法;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其目的;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证明路线方针的正确性是其意义。一、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历史是... 相似文献
5.
试论反面素材的德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志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我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文明与丑恶、健康与腐朽并存的社会现状向学校德育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问题:如何对待社会环境中的消极现象并利用反面素材进行学校德育?利用反面素材的教育指教育者在运用正面事实、道理和榜样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反面的德育素材,通过辩证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比较和鉴别,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最终提高德育正效果的一种教育。反面素材的德育价值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它既可以把受教育者引向正途,也可以导入歧途。利用反面素材进行教育,要坚持辩证法,坚持“两点论”,使反面素材的德育价值向正面转化。 相似文献
6.
刘智利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8-11
国家利益观是人们对于国家利益的认识和看法,是一个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时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国家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利益观与中国客观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在实现国家利益观创新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给我们在面临和处理国际国内事务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徐文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24-27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平等,搞好民族团结;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增强民族团结的思想.邓小平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8.
石书臣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邓小平同志生前非常重视素质教育,研究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对于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导方针、质量标准、核心内容、实施途径等五个方面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付建龙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6,(2)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科学地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目的和任务、内容和方法,并形成了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特征,是指导我们当前坚持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0.
边和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53-56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本文从加强法学研究和法制宣传教育、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以及依法治国等方面阐述了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徐晓暖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38-40
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邓小平特有的文化观念,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历史阶段的文化递进。深入研究和弘扬邓小平的文化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三大文明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即:一生“三落三起”、“问心无愧”;一生功过“四六开”或“对半开”;“永远不要过分突出我个人”;“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由此可见,邓小平作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一个无产阶级政治家和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品质。 相似文献
13.
刘军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2(2):3-5
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邓小平人才思想对新时期的人才队伍建设,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完整理解和努力实践邓小平八个方面的人才思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多方面关心爱护人才;充分信任与大胆使用人才;破格培养选拔优秀人才;选拔人才的标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要利用外国智力。 相似文献
14.
杨桂林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Z1):14-17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文章从宏观的角度,对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基本内容及其重大发展,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后,面对西方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发达和中国的落后,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时代的特色。正是这种极其强烈的忧患意识,在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3):109-112
邓小平认为:只有安定团结,才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搞好现代化建设;人民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志;讲团结,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反对派性,顾全大局,一心一意向前看;搞好安定团结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统战工作,大力发展经济;要安定团结必须靠理想、信念、纪律和法制,反对自由化。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辩证反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15-18
邓小平的反腐败思想充满辩证色彩 :既及时指出了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 ,又对全党的党风状况做出了科学的估量 ;对腐败现象既要进行坚决的斗争 ,又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既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又不能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孤立地反腐败 ;既要依靠人民的力量 ,又不搞群众运动 ;既要从具体事件抓起 ,又要突出重点从严从快从重治理 ;既要靠教育 ,更要靠法制。邓小平辩证反腐观为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略论邓小平的外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小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外交思想是在继承毛泽东和周恩来外交思想以及科学分析当今世界主题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赋予新时期我国外交战略以新的内涵和特色。 相似文献
19.
王春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2):21-23,49
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观点是: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创造比资本主义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政治;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在保持社会稳定中实现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