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院校在民俗学研究中重视理论研究,却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而民俗学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民俗学是一门值得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学科.在高校民俗学研究中,专家学者对于地方的历史研究,并未真正以符合当地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导致高校的民俗学研究缺乏真实性.因此高校的民俗学研究如果想要有新的突破,还要从不同的视角去关注民间和民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西方民俗学、人类学学术史的脉络中梳理并探讨了民俗学与人类学的学科互动过程,揭示了人类学在不同的重要理论发展阶段上对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影响,说明了民俗学与人类学相互交织的状况.民俗学是不断运动的动态发展过程,理应结合人类学理论来研究不断产生的民俗事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阐述了顾颉刚先生对我国历史学、民俗学学科创立和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及其中国古史和民俗学研究的突出特点,即以民俗学研究中国古史,以中国古史研究民俗学,二者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自1972年开始接触日本民俗学,不断来往于法国和日本之间的独特研究经历,让作者在本文中形成内外交织的理论视角.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民俗学自建立之初以来的理论基础、主要范围和重大问题,然后从个人的研究经验出发,解释这一学科的实践内容,以及国际合作方式对研究带来的影响.最后,本文再次思考了人类学中重要的"主位"和"客位"概念,"主位"和"客位"问题不仅是日本民俗学面临的问题,也是民俗学和人类学共同面对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欧洲的民俗学研究中,比较语言学曾显赫一时,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俗学研究,也注意到了与语言学的结合,形成了民俗语言学,但其着眼点放在了语言学上。笔者认为,语言学和民俗学研究的另外一种结合方式是语言民俗学,其特点是以民俗研究为重心,运用语言学的方法,以方言中的民俗词语为对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思想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敬文教授关于"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构想的提出,自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是以充分的理论准备、资料准备和组织准备为前提和基础的.创立中国民俗学派,既是钟敬文教授个人经验的总结,也是五四以来特别是解放以来我国民间文艺、民俗学极为广泛的群众性实践的总结.钟敬文"中国民俗学学派"的理论体系是博大精深的,有不少独创的见解.但一个学派的建设自然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所以,有必要从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者的广泛实践中,提炼概括出中国民俗学学派特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华文教授从事民俗学研究和教学二十多年来,在区域民俗学和理论民俗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并以严肃朴实的实证研究和勤劳执著的理论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田野调查贯穿了民俗学学科始终,而"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则是中国民俗学田野调查史上重要的一次调查.本文通过概述"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计划及其实施,从田野调查的角度总结"计划"的田野调查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早在20世纪30年代,钟敬文先生就十分重视民俗文化的实用功能;到了90年代末,钟敬文先生更是把应用民俗学作为民俗文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置之于与理论民俗学、资料民俗学和历史民俗学并重的位置.进入新世纪,加强民俗的应用研究,对发展中国民俗学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在民俗学研究中重视理论研究,却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而民俗学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民俗学是一门值得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学科。在高校民俗学研究中,专家学者对于地方的历史研究,并未真正以符合当地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导致高校的民俗学研究缺乏真实性。因此高校的民俗学研究如果想要有新的突破,还要从不同的视角去关注民间和民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