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工 《淮海文汇》2007,(5):43-44
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是一方诞生过《大风歌》的古老土地,四百年的大汉基业由此发源,境内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折射出这片土地的厚重与沧桑。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屹立于微山湖畔的沛县,数千年间,中华史册上不时闪烁出这座古邑的英姿。  相似文献   

2.
《老友》2003,(7)
斩蛇碑石河南省商丘地区永城县芒砀山上的"斩蛇碑"是华中一绝的游览胜地。相传汉高祖刘邦当年曾在这里斩过一条大蛇,故立碑为"斩蛇碑"。每当夜幕降临用灯光照此石碑,碑的正面就显出一位威风凛凛,手拿宝剑的古代武士的图象,当地人说这是刘邦当年斩蛇时的英姿。碑的另一面显露出一怀抱小孩的女人,传说是吕后的身影。  相似文献   

3.
经不起推敲的"高祖显灵"河南省商丘地区的芒砀山上,有一块"斩蛇碑"。相传当年汉高祖刘邦在这里斩过一条大蛇。由于此碑的奇特景象,被称为"华夏一绝",并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相似文献   

4.
吕雉评传     
<正> 从村妇到皇后 吕雉(公元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汉高祖刘邦的正妻,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为皇后,故史称吕后或高后。 吕雉的父亲吕公史失其名,原是单父人,因与沛县县令有交情,为躲避仇人而携家迁沛定居。在沛令为他举行盛大接风宴会上,他结识了刘邦,认定刘邦日后必大贵,便不顾妻子吕媪的反对,毅然把吕雉嫁给了家道远不及自家的刘邦。刘邦出身农家,本人“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  相似文献   

5.
经不起推敲的“高祖显灵”; 河南省商丘地区的芒砀山上,有一块“斩蛇碑”。相传当年汉高祖刘邦在这里斩过一条大蛇。由于此碑的奇特景象,被称为“华夏一绝”,并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相似文献   

6.
经不起推敲的“高祖显灵” 河南省商丘地区的芒砀山上,有一块“斩蛇碑”。相传当年汉高祖刘邦在这里斩过一条大蛇。由于此碑的奇特景象,被称为“华夏一绝”,并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相似文献   

7.
沛县因古有沛泽而得名,秦时置县。自公元前286年建县以来,豪杰蔚起,人文荟萃,王侯将相文人达士数百人。汉高祖刘邦以布衣仗剑斩白蛇,创汉家四百年基业,故沛县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  相似文献   

8.
《刘邦新传》评介谢忠明素末之际的风云际会,把身为沛县小吏的刘邦推上了历史的前台,扮演了推翻秦王朝的主角,登上了汉代开国之君的宝座。自此,极富传奇色彩的刘邦成了史家们研究、探讨的热点。据统计,自1900年至1990年90年间,仅冠有汉高祖、刘邦名讳的论...  相似文献   

9.
正沛地古有沛泽,地处东夷,夷字"从大从弓",拉弓射猎,斗勇角力,习武之风由来已久。沛县又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冷兵器时代,虽有运筹帷幄之策,但攻城略地仍离不开刀枪剑戟和马上马下的功夫。刘邦早在起事之前便悟得此道,时常与周勃、王陵、夏侯婴等切磋武艺。史书记载,刘邦因习武时误伤了夏侯婴,差点受到官府的惩罚。1977年5月,在沛县栖山山阴9米深的石塘中,发现了两座汉墓,出土了汉画像石及两把铁剑,汉画像石上人物挟弓佩剑,  相似文献   

10.
从《大风歌》看西汉礼乐与文学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高祖刘邦从不懂礼乐到重视礼乐 ,主要是因儒生制订礼仪 ,使他明白了礼乐在治国中的作用。《大风歌》成为汉代的宗庙之乐 ,系因尊崇刘邦而起。汉代以《大风歌》为宗庙之乐 ,对汉代文学的走向起着规范作用 ,它所关心的长治久安以“宣汉”的形式出现 ,对其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二五六——公元前一九五),沛县人,出身于富裕农民家庭,曾做过泗上亭长,后来参加了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和项羽各领导一支农民起义军继续斗争,在推翻秦朝统治的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推翻秦朝后,刘邦转化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窃取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建起地主阶级政权,做了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相似文献   

12.
吕后(公元前二四一年——公元前一八○年),名雉(音质)字娥姁(音许),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南)人,是西汉开国皇帝、大法家刘邦的妻子。刘邦担任沛县乡村小吏“泗水亭长”时,与吕雉结婚。史书记载:“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这说明他们都是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秦末,刘邦以亭长身份率领一批沛县农民去关中服徭役,半路上领了愿意跟随他的十几个农民,逃到芒、砀山泽之间准备起义。而吕雉则长途跋涉,时常去探望他,大力支持他的造反行动。当刘邦响应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而转战南北时,吕雉与两个孩子仍留在沛县家中种地。她与刘邦的父母在楚汉彭城之战中,曾被项羽抓去作为人质达两年之久,后来,项羽打算与刘邦平分天下,才把他们交还刘邦。  相似文献   

13.
徐州古称彭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生于徐州沛县。刘邦称帝后,册封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定都彭城徐州。数百年间,以徐州为中心的西汉楚国成为刘氏子孙的世袭封地。这里先后埋葬着13个楚王、5个彭城王及一批汉代开国重臣,徐州一带大大小小的山头,每次不经意的开凿,也许就会有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沛县歌风小学创建于1984年,座落在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微山湖畔。优美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文化底蕴,滋养着这所年轻的学校茁壮成长。学校现在拥有56个教学班,3797名在校学生,187位教师.其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93.7%,其余均达到  相似文献   

15.
<正>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原是沛县泗水亭的亭长,文不出众,武不惊人。在反秦斗争中,他在沛县起兵,身边仅有近百人。经过三年征战,一直打到咸阳,灭了秦王朝,兵力发展到十万,号称二十万。紧接着是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有万夫之勇,是一员猛将。且占有梁楚九郡,拥有精兵五十万,号称一百万。此时刻邦被封为汉王,仅占有巴、蜀、汉中小块土地,兵力仍是十万,号称二十万。在如此劣势情况下,经过四年的反复较量,刘邦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垓下一战最后消灭了项羽的有生力量。煊赫一时的项羽不得不在乌江自刎,终了自己的一生。刘邦则平定了天下,做了汉王朝第一个皇帝。  相似文献   

16.
正四舞动汉风的领唱之作当数沛县刘邦文化节,与孔子文化节一样,它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盛世现象。1996年5月18日,首届刘邦文化节开幕式在新建的沛县汉文化广场上举行,此后刘邦文化节每两年举行一次,强调地方特色文化的内容内涵,追求唯一性、互动性、参与性和成果化、品牌化、市场化。随着一届届刘邦文化节的举办,刘邦文化、汉文化、龙文化在人们心中焕然新生。沛县人在刘邦文化节里找到了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找到了奋斗和进取的精神力量。领导者喜欢它,  相似文献   

17.
中华古县之一的沛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北依齐鲁,南临徐州,东枕微山湖水,西接中原腹地,傍京杭大运河,近亚欧大陆桥桥头堡连云港、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又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籍,川原毓秀,人杰地灵,素以“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享誉海内外。全县幅员1.576平方公里,人口114万,辖28个乡、镇、场,480个行政村。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澎湃下,百万沛县人民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沛县经济迅速崛起,社会  相似文献   

18.
正紧傍拔剑泉,有一座规模较大、建筑宏伟的千年古寺——汉高祖庙。又称之为汉王庙,庙旁的村落称之为汉王庙村,汉王镇的镇名亦由此而来。据传,汉高祖刘邦灭楚称帝不久,即把家乡徐州作为封地,封给了他的四弟刘交。刘交为了给其兄刘邦歌功颂德,更为了维护其刘家的统治地位,待刘邦死后,在当年刘邦大难不死逢凶化吉的风水宝地——拔剑泉附近,大兴土木,建起了汉高祖庙。汉王庙坐北朝南,庙门上书"宝珠寺",门西旁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门迎曲水龙蛇动,户对环山虎豹藏",为明朝洪武年间徐州知府杨节仲题写。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指出:"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粉碎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报载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生前曾语重心长地对华主席讲述了刘邦临终时看出吕后与诸吕叛国篡权的故事,托出历史这面镜子,提示接班人要警惕吕后式的叛国篡权的历史重演.使我们深受启发教育,更加增强了对毛主席无比热爱、无比崇敬的心情.毛主席讲述吕后与诸吕叛国篡权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从吕后和诸吕的活动规律中,进一步认清了"四人帮",尤其是江青的反动本质.吕后(公元前?年——公元前180年)名雉,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野心家、大阴谋家.刘邦四十七岁时参加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跃马挥枪,  相似文献   

20.
《淮海文汇》2012,(4):49-49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闻名政治家、军事统帅。字季,沛县(今属江苏徐州市)人。曾在咸阳伶陕西咸阳东北)服徭役。秦末,为沛县泗水亭长。送本县刑徒往骊山(今临潼东南),途中将刑徒释放,自匿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萧何、曹参等推举,据沛县反秦,称沛公,聚兵3000人。二年四月,投项梁,屡与项羽协同作战。项梁死,刘邦被封为武安侯、砀郡长。后九月,奉令收集陈胜、项梁散卒西向攻秦。仅率数千人自砀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