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说,她有一个"健康保健试验田",就是她的父母."我父亲95岁,母亲85岁,两个人都没有脑血管病."一方面凌锋把一些新的健康理念知识告诉他们,同时,她也从他们那获得具有现实意义的养生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
苏谦 《北京纪事》2016,(7):46-49
胡大一是我国心血管病领域的顶级专家.在医院普遍为病人多做手术多挣钱的年代,他却在各种场合呼吁:不对病人过度医疗.一位因心律过缓、心房颤动的患者看了几家医院,医生都让她做手术,少则六七万,多则十几万的手术费令她难以接受,"我怕手术,更怕医生根本不给我说话余地的冷漠."她辗转多家医院后挂了胡大一的诊号,胡大一说,"你的病情可以用药物控制."她说:"胡教授跟我聊天,让我绷得紧紧的焦虑神经一下子放松了.他不仅治心脏疾病,还找了一位医生帮我调整睡眠.大半年过去了,我的病情基本稳定,心情也好多了."  相似文献   

3.
疼痛的感觉     
下课的铃声响了,漂亮的小女孩胭胭与很多同学一起从教室里出来。狭窄的楼梯很拥挤,不知是谁无意间推了胭胭一下,她跌倒了。老师和同学簇拥着把她送到了医院,只这一跌,胭胭就怎么也站不起来了。医生的诊断结果:下肢完全失去了知觉,基本没有恢复的希望。从此,胭胭不得不天天坐在轮椅上读书、写字。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但几乎每次都失望而归。他们打听到一位老中医的地址,据说很多瘫痪的病人在他的治疗下康复了。医生仔细地查看了胭胭的病情之后,也无奈地给她的双腿宣判了“死刑”。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然而,胭胭并没有绝望。在医生的诊所,…  相似文献   

4.
王捷 《社区》2014,(33):5-5
70岁的婆婆晕倒在家,儿女赶到后将她送进医院。可当医生问起老人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时,老人的儿女却一样也答不上来。最后,还是保姆赶来,说清老人的病情,为医生的救治工作提供了参考。记者走访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年轻人忙于工作,也没跟老人住在一起,大多数都说不清楚父母的身体状况。(10月20日《楚天都市报》)  相似文献   

5.
《北方人》2006,(7)
徐莲芝已经是七十来岁的人了,却不像大多数老人一样颐养天年。因为她是中国治疗艾滋病的顶尖权威,人称中国艾滋病首席医生。病人们爱戴她,亲切地叫她徐妈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夫人称她是防治艾滋病的世界级功臣。徐莲芝说:我们虽然为病人解除了一点痛苦,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眼看着"艾滋狼"在疯狂地吃人,作为医生却无可奈何,没有比这更让人痛苦的了。由于妈妈的病痛和弟弟的夭折,徐莲芝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医生。她说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既是自己的工作和责任,也是幸福和快乐。正是这种信念,使得她对如狼似虎的艾滋病无所畏惧。在我小的时候,妈妈的身体不好,饱受病痛的折磨,以致若干年后我回忆起妈妈时,总是看见她在大把地吃药,听见她  相似文献   

6.
汤面     
快过年时,病房里就剩下了他和她老两口。他住院,她陪他。其他几个病人,有的病好出院了,有的临时回家去过团圆年。他病得重,医生不让回家,她也不愿让他回去——在哪儿也是过年,治病更要紧。  相似文献   

7.
美丽谎言     
《可乐》2006,(8)
有位女孩报名参加了"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所谓"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就是照顾一些身患绝症、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老人的起居。女孩照顾的是一位癌症患者,老人的子女在国外,但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反倒老人自己有不少积蓄。女孩去之前,医生告诉她,老人已经对自己绝望了,希望她能安慰他。每个星期六,女孩准时来到老人身边,和他说话,给他讲故事,并在护士给他打吊针的时候,帮他揉手臂。医生发现,自从女孩来了之后,老人的精神有了很大改善。他开始主动配合医生治疗,病痛发作的时候,也不再大喊大叫,而是默默忍着,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有了变化。医生为老人的变化感到高兴。但医生渐渐发现了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每个周末,每当女孩离开时,老人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10,(2):34-35
住在英国伦敦市的金姆·诺布尔,从懂事时就经常做噩梦,14岁那年达到了最顶峰,每晚都是在噩梦的伴随下到天亮,这让她精神饱受折磨。父母带她访遍了全英所有知名医院,也看过无数医生,其间,她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厌食症、精神抑郁……却没有一个医生能够准确得出结论。每被诊断一次,她都要服用大量药物,而病情却一点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9.
"宋医生,谢谢你,多亏你的免费药方,我的肠胃病好多了。" 2018年8月25日,在山西省平顺县龙溪镇杨威村70岁的退休医生宋其娥家中,60岁的杨能章专门前来道谢。而在宋其娥的家中,还坐着五个等候开药方的人。"虽然我年近70岁,身体大不如前了,但免费帮病人开药方我还是能胜任的。看到病人不再受病痛折磨了,我也倍感欣慰。"宋其娥说。在宋其娥医生家中,每天有不少群众前来找她把脉看病,她免费给病人看病开方,备受当地群众的尊敬。1969年,九O九部队执行中央命令,派驻部分医生进驻杨威村为农村培养卫生人才。宋其娥被派驻专家选入学习班。  相似文献   

10.
2010年5月2日,由湖北省电影家协会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电影《上医王争艳》正式开机。影片的主人公王争艳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从医26年来,她没拿过一分钱回扣,她开出的处方最高不超过100元,最低只有2毛7分,平均55元,被病人誉为“小处方医生”,《焦点访谈》、《新闻联播》曾专题报道过她的感人事迹,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曾称赞她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好医生”。  相似文献   

11.
玫瑰作饵     
有个七岁的小女孩,总不愿跟父母去郊外钓鱼。她说,一看到淌血的鱼就心疼,她不忍心看到鱼儿挣扎、哭泣。所以,她宁愿每周六一个人在家,也不跟父母去垂钓,哪怕因此而被父母打屁股。她也不允许父母当着她的面杀鱼,否则就大哭大闹,来抗议父母的"残忍"。她的父母为此常常苦笑着说:  相似文献   

12.
正伊丽莎白·霍尔姆斯1984年生于美国牮盛顿,她从小就立志要做一名医生,但很快她发现,自己有一个致命弱点——害怕抽血。"一想到要把一根针捅到体内,吸走我的血,我就会惴惴不安。"霍尔姆斯说,"当我知道必须要抽血时,甚至会提前好几个星期无法入睡。"为克服这一障碍,霍尔姆斯的朋友曾安排她去观看一台手术,没想到她当场就晕了过去。但是,她执意要做一个像高祖父那样的医生,因为高祖父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救死扶伤,曾有过那么多的建树,以致辛辛耶提  相似文献   

13.
九月 《北京纪事》2016,(7):74-77
她从小能歌善舞,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当年却忍着眼泪,把她送出家门;她童年考入文工团做舞蹈演员;她曾和朱时茂主持过3年电视节目,主持过无数台晚会;她主演过数百集电视剧和几十部电影;2014年9月,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清网》中饰演女毒枭,她还在电影《刑侦队》中饰演女一号重案组副队长……著名演员王璐瑶是影视圈公认的多栖明星.上世纪90年代,她在台湾电视连续剧《雪山飞狐》中扮演的苗若兰引起轰动.成名后,她感恩父母之爱、孝顺体贴,被评为"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而她和母亲路瑰迎的家庭故事,更是一曲欢乐动人的亲情之歌.  相似文献   

14.
姜皓 《21世纪》2009,(12):69-69
她出生时脑部神经受到严重损伤,面部、四肢肌肉都失去了正常功能,医生判定她根本就活不过6岁。父母抱着身体软软的她,四处寻访名医,但都无功而返。  相似文献   

15.
案例小黄是某校中文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她成绩中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毕业在即,同学们为找工作忙得团团转,小黄却整天闲来无事,在家上上网、看看电视什么的,比大一新生还悠闲。原来这段时间她的父母正四处奔走托人帮她找工作,想方设法把她送进某事业单位工作。小黄也去过一些招聘会,但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因此,她现在就只能在家等父母的消息了。小黄怎么如此逍遥自在,竟把自己的求职看成是父母的事情,似乎这是一件跟自己无关  相似文献   

16.
《可乐》2006,(10)
上周,一名妙龄少女捂着鼻子、低着头走进中澳整形。她坐在医生面前抽泣着说,她姓张,以前总觉得自己的鼻梁不够挺,便在三个月前,瞒着父母到一家美容机构做隆鼻手术。医生说一个星期就可恢复,可三个月过去了,鼻头却开始发红、发白,总觉得鼻子在不停地晃动,  相似文献   

17.
卡门太想救治自己的母亲了。她在汽车的挡光板上贴了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如果我出车祸的话,请立即把我的心脏捐献给我母亲,她现在住在马里兰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处三楼。”卡门的母亲博碧今年56岁。1997年她的心脏病突然发作,住进了医院。虽然医生们竭尽全力把她抢救过来,但是却不得不告诉卡门,如果不做心脏移植手术的话,博碧活不了多久。现在,她们什么办法也没有,只能让博碧躺在病床上,默默地等待着奇迹或者死神的来临。母女俩心里都明白,博碧生存的可能性很小,全美有4000个病人在等待做心脏移植手术,找到一个和博碧血型相同、适合她身体状…  相似文献   

18.
28岁的王小姐查出患癫痫已十余年。几天前,她在家里用手机与朋友"煲电话粥",不知不觉就过去半个多小时。当两人聊得兴致正浓时,王小姐突然癫痫发作,倒地后不停抽搐,口吐白沫,近10分钟后才逐渐缓解。她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救治时,医生判断其癫痫突然发作的原因可能是长时间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19.
轻松一刻     
《社区》2012,(24):64
病人有一位病人来找精神科医生。病人:"我一直觉得我是一只鸟。"医生:"哦,那很严重,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觉得的呢?"病人:"从我还是一只小鸟的时候。"学校是你家当开学的时候,老师会对你说:"学校是你家。"当你上课睡觉的时候,老师却说:"你以为学校是你家啊!"  相似文献   

20.
愤怒的心灵     
《北方人》2007,(5)
9年前,在上海,她是一家医院的医生,过着富足而安逸的生活。但一个偶然的发现,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在她的单位里,购进一台名叫“光量子氧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