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旨在分析带暴力色彩的歌曲对攻击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媒体的差异,回顾以往有关暴力音乐的研究,结合一般攻击模型(GAM)来分析带暴力色彩的歌曲对攻击的影响。结论:总体上看,带暴力色彩的歌曲会诱发个体的攻击性认知及攻击性情绪,并可能进一步引发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2.
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广泛使用,为揭示儿童攻击性的实质提供了新思路。现以儿童攻击性的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研究,分析该领域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演变,并提出儿童攻击性研究主题的可能走向。  相似文献   

3.
内隐攻击性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种行为失调和暴力犯罪的频繁发生,如何科学合理地揭示攻击性的机制和特征,并对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干预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从内隐的角度对攻击性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目前内隐攻击性的研究方法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内隐攻击性形成的心理机制,指出了以往研究不足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暴力媒体对于攻击性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近年国外接连发生的几起校园枪击案更将广大研究者的目光吸引到了暴力媒体,尤其是暴力视频游戏对于青少年的影响。然而关于暴力媒体究竟会对青少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之前的综述并未有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因此,本文主要从长时效应(long-term effects)和短时效应(short-term effects)的角度分析总结暴力媒体对青少年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年来的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形势令人担忧.内隐攻击性与青少年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内隐攻击性的青少年犯罪比率较高,其行为取向无视伦理规范,追求精神刺激,叛逆型个性张扬.为青少年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改变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等,能免弱化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从而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图片为实验材料,对内隐攻击性与同情间的关系作初步探讨。结果发现:(1)攻击性在内隐和外显测验上出现了实验性分离:在外显的再认测验中,被试对被攻击者的记忆和提取显著好于攻击者,但是,在内隐偏好测验中,他们对攻击者的偏好却要显著高于被攻击者;(2)在外显测试中,同情心提高了被攻击者的再认正确率;(3)在内隐测试中,同情心对攻击偏好发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山西省10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已经形成,但还没有健全与完善;山西省大学生渡过闲暇时间的方式--体育活动仅占少部分;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存在随意性与茫然性;山西省大学生可支配的经费抑制着体育消费的行为;价格、质量是消费群体的关注点;山西省大学生在体育消费项目、消费支付方式上有所改变.就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省某高校选取248名大学生,采用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攻击性问卷和焦虑敏感指数量表进行测试,以探索父母养育方式影响大学生攻击性的内在机制,从而为减轻大学生攻击性的途径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8.60、t=-2.05、t=3.15,P<0.01);女大学生在攻击性问卷愤怒维度的得分高于男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5),城市组的言语攻击性得分高于农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5);父母养育方式、焦虑敏感性和攻击性三者存在相关关系(P<0.01),焦虑敏感性在母亲控制维度和攻击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效应值=0.172,95%CI=0.094~0.269)。母亲的高控制水平可通过提高个体的焦虑敏感性而加剧其攻击性,在积极父母养育方式下成长的大学生具有较低的焦虑敏感性和攻击性。  相似文献   

9.
大众媒体与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的影响一样,已经成为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因素。电影、电视和网络中的暴力节目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暴力行为、敌意的认知和负性情绪情感等。本文通过媒体暴力对行为影响的现状和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媒体暴力对行为影响的心理成因和特点,并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探究大学生思想认同的发生机制,区分出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两种不同的机制,指出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作为大学生思想认同机制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个体的攻击倾向受自尊、心理健康、生活事件、家庭功能和亲子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作用机制并未形成定论。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心理健康等因素,以自尊为中介变量对被试的内隐与外显攻击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自尊在心理健康等影响因素与内隐与外显攻击倾向之间具有部分或完全中介效应;心理健康对被试的内隐自我攻击评价,被试对待父母的内隐态度对其内隐攻击评价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欧共体在对外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先后占主导地位的明示缔约权力原则与隐含缔约权力原则。关于明示缔约权力,《罗马条约》已有“共同商业政策”等明示规定,其含义通过欧洲法院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隐含缔约权力是欧共体对外缔约的另一重要法律基础,是其缔约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行发展原则派生于欧共体的隐含缔约权力原则,对欧共体对外缔约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别使用情态动词、副词、形容词、名词等方式,推测了行为发生或状态存在的外显形式;同时还运用不定代词、动词、从属连词、-ing形式等方式间接而含蓄地表示和推测了行为或状态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特别是社会性问题的高级心理品质.智慧的探索贯穿了人类的文明史,构成了人类自我反省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这种探索和研究主要停留在哲学、宗教等领域.20世纪后期,随着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迅速兴起,特别是对成功老龄化、智力、创造性等问题的研究,智慧问题逐渐引起心理学家的关注.当今,心理学领域关于智慧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智慧平衡理论”和“柏林智慧理论”为代表的外显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研究;二是智慧的内隐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研究.外显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建立的智慧学说,内隐理论则侧重于探究普通人的智慧观.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智慧,将智力、智慧与创造力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介绍了四种研究内隐性注意捕获的实验范式及外显性注意捕获中对“未注意盲”的研究,阐述了内隐性和外显性注意捕获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外显和内隐知识是本质不同的两种知识类型,但两者之间存在看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表现为两者之间的接口关系.无接口假说认为两种知识之间不存在转换关系,而接口假说(强接口假说和弱接口假说)则认为外显知识可以转换成内隐知识.人脑的生理基础和工作原理提供了外显和内隐知识相互转换的可能.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两种知识实现动态转换关系,即动态接口假说,CLARION模型可以解释动态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7.
明式家具中含蓄与直白的文化交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多元化呼声的现时代文化大背景下,明式家具,由于其附栽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气息,堪称明朝文化艺术形态的典型代表,而备受关注.明式家具既满足于市民对生活良好希望的本原追求,还兼有浓郁的封建礼制特点,更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思想的特点和内涵.文人与世俗,理想与生活.理性伦常、浪漫物华与古雅意境,通过工匠的巧取兼得,以含蓄与直白交错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篇都具有两种连贯方式,即显性连贯与隐性连贯。显性连贯的语篇使用各种明显的衔接手段,如照应、省略、替代、连接等语法手段和重复、同义词、反义词、下义词、局部关系词和搭配等词汇手段把语篇中不同的成分从意义上联系起来。而隐性连贯有赖于语境和语用知识的推导。“合作原则”和“关联原则”对没有形式上的衔接的语篇连贯颇有解释力,读者掌握的文化知识,包括话语发生时的特定情景对语篇的连贯解读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英语层级性反义词:隐含比较和明示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英语层级性反义词是指语义反对但语势可变的词对.这类词基本表现为偏袒性,而在比较级中有时呈现的公允性则是附加的、有条件的.层级性反义词原级的使用通常预设比较.其校标是暗含默许的,具有相关性、游移性、主观性和文化特异性.在比较级使用中,比较对象通常明示,其校标与比较局域的语义汇合.对这类反义词可以给出认知和语用解释.  相似文献   

20.
焦虑对个体人格的发展极为重要,而且自尊是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二者都是心理学家较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内隐自尊的提出,又掀起了对自尊研究的热潮.文章通过对焦虑和自尊概念及相关理论的介绍,阐述了焦虑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