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海外园区发展的动因、实践与模式——以青岛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海外园区成为中国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空间平台,其发展经历了企业自发阶段、政府扶持阶段,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青岛为中国海外园区发展的先行者。在实践层面,青岛海外园区以一、二产业国际合作为主要内容,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布局,创建了1个国家级海外园区,有5个海外园区纳入国家商务部考核名单。在发展模式层面,青岛以"青建+"建设模式,通过中外合资共建、中方独资建设、中方投资收购等方式,形成"上合+X"全球布局模式,并以政府工作落实、地方合作、财政金融支持和风险防控四方面为海外园区发展构建起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土耳其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国家之一,是中国推动国际产能与投资合作的重要伙伴。土耳其经济优势和投资竞争力突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土产能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土国际产能合作的成功案例日益增多,很多合作项目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代表性成果。中土产能合作方式日益多样,但依然面临多种风险,特别是金融性与经营性风险较为突出。中国应根据比较优势与经济效益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中土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新型伙伴关系与渐进式实践提升产能合作实效,加强金融合作以破解融资难题、规避金融风险;创新产能合作方式,并注重风险防范及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连接祖国与所在国的桥梁和纽带的海外6000万华侨华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指出,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可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据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传来的消息,韩国首家"一带一路研究院"3月在韩国成立。该协会会长曲欢与韩国前总统卢泰愚长子、韩中文化中心院  相似文献   

4.
中央企业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央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梳理央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是进一步推进此战略构想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中国数据以及美国所设立的"中国全球投资追踪"(CGIT)数据,精准地梳理了央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指出中央企业既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军",也是建设中的"主力军"。通过走访有代表性的8家央企获得的一手案例资料,总结出"一带一路"建设中央企面临的共性问题以及不同行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是新的亚欧区域合作框架,在该战略推进实施中,沿线大多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项目投资需求巨大,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投融资创新点是多元筹资与运用PPP模式.由于沿线大多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不同,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应用存在投资回报率低、投资环境复杂、风险大等问题.本文分析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国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角度出发,提出构筑"一带一路"下PPP创新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2013年5月中国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来,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进展,为巴基斯坦经济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作为"一带一路"对接的两个重要项目,其建设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一带一路"在南亚的对接。对接的障碍主要来自于宗教的政治化。"一带一路"的倡议对接,把克什米尔问题与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三个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克什米尔问题不会因为"一带一路"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解决。"一带一路"可以和有意愿的南亚国家及其邻国先行对接,最终实现与南亚的整体对接。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后危机时代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审慎考量的产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发展的强烈诉求和中国转型升级、开拓国际市场的内在需求构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后发国家的互补性经济结构基础。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互利共赢实现路径所构建的三国互动决策模型,证明了在合理的信贷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之下,中国可以充分利用产能和资本相对富余、产能供给性价比高、项目建设经验丰富、对沿线国家政治文化了解度和包容性较高等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基准模型和扩展模型的进一步分析也表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并不局限于沿线的个别国家,各国都可以凭借自身比较优势参与进来,从而产生更大规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共享,由此证明欧美发达国家凭借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该模型的提出为"一带一路"倡议利益创造与利益共享的经济学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完善"一带一路"倡议有关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向全球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更是中国话语权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其过程表现在:前提条件上,"一带一路"沿线和相关国家经济上对中国依赖度较高,为中国在规则上的话语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区域分工上,顺应产业沿"一带一路"向低发展梯度转移的趋势,中国在产业链上具有制高点主导优势;治理结构上,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由多边体系朝双边化区域化发展,"一带一路"为中国构建了新的"朋友圈";历史机遇上,中国倡导的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理念与欧美兴起的保守主义相互对比,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声音"越发洪亮和有吸引力;机制设计上,"一带一路"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和灵活高效的规则体系更适合各地区发展实际,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面广且情况复杂,有的政局不稳、法治环境恶化,侵害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步强化海外公民权益保护专门机构建设以及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但是我国海外公民权益保护依然遭遇诸多法治困境,从而直接减损了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效果。对于沿带沿路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法治困境,现实呼唤从理念、机制、立法与司法等方面寻找破解方法。法理困境的出路需要借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不断强化中国公民海外的法律地位,合理协调属地管辖与属人管辖的冲突;机制困境的突破依赖于其内在统一性的建立和创新;立法困境的出路在于制定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上位法和专门法,并采用灵活方式推进国际公约的创制;司法困境的克服重在提高司法的有效性,清除当地救济障碍,消除国际社会偏见。"一带一路"建设势必开启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新里程,唯有多方略与多路径破解困境,才可进一步强化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法治机制。  相似文献   

10.
"蓝点网络"计划是2019年后美国参与大国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竞争的一种新举措,已经显著影响拜登政府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的建构。美国试图立足该计划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联合争夺印太地区基建领域的主导权,鼓吹新型基建标准和规范,激励私人资本参与,争夺地区目标国支持,组团对冲"一带一路",拓展美国的地区影响力。从政策设计角度来看,"蓝点网络"计划显示出其在项目整合、战略体系、遏制中国、构建基建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意图,但同时,它也在实践中面临多重约束。当前拜登政府已经延续并升级了该项计划,很可能会对"一带一路"倡议、大国竞争和地区安全造成潜在影响。在美国寻求对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中国需要严肃应对"蓝点网络"计划带来的影响,只有主动在基建实践、相关规则和关系重构方面做出调整,"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基建外交才能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海外园区逐渐成为我国重塑经济全球竞争力和国家积累财富的重要地理空间单元。采用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我国海外园区全球空间布局及其网络联系特征。研究表明:我国海外园区的发展呈现空间阶段布局和产业合作布局两种演进形式;我国海外园区与"一带一路"沿岸国和非洲沿海国家形成强强联系的全球空间联系特征;我国海外园区空间联系网络呈现以东部沿海省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非洲沿海国家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并形成了沿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环非洲海岸的"一带、一路、一环"全球空间网络结构。未来我国海外园区建设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其空间布局和网络联系,以积极服务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当前,联合国议程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和绿色发展。在此基础上,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相关机构以及联合国的15个专门机构正在立足自身专业领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共建成果。其中,中国—加纳/赞比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项目是联合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代表性项目之一。总体来看,联合国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国际支持、务实参与和第三方协调的重要作用,堪称国际组织共建"一带一路"以及"一带一路"多边合作的典范。面向未来,为了确保联合国共建与"一带一路"发展之间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中国需要着意处理二者之间在渐进推进、发展目标和主体层次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次论坛是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华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召开的,旨在推动国家对外交流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语言服务。许渊冲是我国中、英、法三语互译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许渊冲翻译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的确立。许渊冲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院的成立,为全面和深入地研究许渊冲翻译理论、发掘翻译理论的中国学术资源、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供学术平台以及对翻译中国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必要性、重大意义、现实条件等三个方面就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认为,新型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现有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现状,都需要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创立,对于完善"一带一路"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指导"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推动新型全球化进程均有积极作用;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论述与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多年的实践经验,为"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在给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给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带来了挑战。在新形势下,本研究以中国茶叶出口为例,强调以"一带一路"为发展契机,优化茶叶出口,在技术、文化、渠道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积极准备,利用"一带一路"战略优势促进中国茶叶出口升级。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河南省要适时抓住时机,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需求,认清旅游业发展在促进社会教育、经济发展、社会形象提升等方面的功效,并思考从发展规划制定、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平台构建、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实现地方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有赖于中国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加强数据化思维,构建大数据决策系统,尤其需要在项目产品、国际舆情与投资风险三大方面运用大数据进行综合评估与预测,建立预警机制。"一带一路"大数据决策系统的建立需要国家从战略层面充分协调与统筹相关部门的力量,挖掘潜在资源,建设"一带一路"大数据智库,使之成为链接政府需求与高校、企业供给的中转站,把海量数据转换为可供决策者识别与理解的政策信号。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新的陆上、海上国际经济走廊,需要法治思想理念下的法律服务护航。"一带一路"建设为法律服务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也对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行,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复杂的法律、经济文化和政治环境,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实施方面进行系统性、针对性地构建防患于未然的风险防控机制、保障纠纷及时解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促进沿线国家合作与交流的法律服务合作机制,以健全完善"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体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思想是形成区域大合作,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新平台。随着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深做实,语言产业在赋能其他产业发展、创造经济产值、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国家话语权及治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河南省必须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标准联通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三大核心模块的语言消费需求情况,采取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升语言产业水平。  相似文献   

20.
沿线国家青年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与建议对推进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4国青年干部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与建议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员来华前对倡议没有任何了解,但经过学习交流后有了一定的认识并给予高度认可,认为尽管"一带一路"建设会面临很多困难与风险,但前景是光明的;学员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其国家带来大量投资,首要合作领域是基础设施,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是高铁,能带来最大帮助的因素是"中国作为沿线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学员建议"一带一路"建设要在沿线国开展有效的宣传工作,确保沿线国家和人民都能受益,努力克服语言障碍,防范社会安全、劳工冲突、项目收益等风险,重视保护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