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我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但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了,便想让老外送一个玩玩,老外不肯。小孩就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  相似文献   

2.
妙趣横生     
老外造句一位在语言学院教汉语的老师,收集了一些老外学生们造的中文句子:珍妮学了几个成语,就四处呼风唤雨,似乎胸有很多竹子,但在我看来,她不如我,她是半斤,我是八两。在北京打的士,人只要一点点多,司机便不肯停下来运我  相似文献   

3.
王芳 《今日南国》2007,(22):40-41
一双筷子值多少钱?在张军的筷子专卖店里,最贵的一双筷子标价1万多元,最普通的筷子一盒也是好几百元,他们一年卖筷子的收入是5000多万元,但张军似乎并不知足。"现在我们卖的筷子还只是使用,什么时候大家开始收藏我们的筷子了,那才算成功。"  相似文献   

4.
老妈探亲记     
老妈来美国之前,只会3句英语:Hello,Thank you,Goodbye。还别说,这有限的3句英语在老妈刚进美国时,就派上了用场。入关检查时,老妈对窗口内检查证件的"老外"招呼:"Hello!""老外"以为这位热情的中国老太太懂英文,就一连串地说了几句"鸟语"。这下老妈懵了,笑嘻嘻地对着老外连忙摇手,并用中文说:"嘿,  相似文献   

5.
无赖老妈     
《可乐》2009,(1)
我妈总是说我来得不是时候。我妈正要竞选副科长,我悄悄降临,把她弄得六神无主。竞选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我一出生就得不到她的好脸色。她有时会朝我横眉竖眼扯着嗓子喊,有时又会温言细语哄我上当:"你看,你拖累我那么多,还不快去  相似文献   

6.
正认准的事,铁了心去办董明珠是商界公认的"铁娘子",这源于她从小就养成的不服输的性格。她12岁的时候,班主任说今天大家都要游泳去。董明珠觉得游泳还得穿上泳衣,很难看,也很丑,就不愿意去。老师知道董明珠的性格,就激她说:你这么大个子,不会是怕淹死不敢去吧?老师一句话激起了董明珠的好胜心。她说:去就去,我还怕水不成?老师很高兴,挑了三个能够横渡长江的人教董明  相似文献   

7.
可乐餐厅     
杰克的手一天上课,老师发现杰克的手很脏,就让杰克伸出手,杰克怯生生地伸出了右手。老师看了看说“:如果你能在咱们班找到比这只更脏的手,我就让你坐下。”杰克急忙伸出左手说:这不是一只更脏的手吗?”老师无言,只好让杰克坐下。衣服还在对岸历史老师“:古代罗马人很注意锻炼身  相似文献   

8.
浙江宁波工程学院的一群学生,做起了"洋人"的家教,让老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帮助他们尽早更快地融入这座城市。教学过程中,异域文化的碰撞产生了诸多趣事。"你不老,为什么叫老师?"中文专业的吕百同学先后教过两个法国孩子、一个西班牙孩子、一个墨西哥女生、一个俄罗斯人。吕百说,每个学生都让他难忘。  相似文献   

9.
正亲情成为最远的水接到母亲病重的电话时,我人在纽约,正在和3岁的儿子玩游戏。电话是家里的阿姨打来的,她说母亲本不让她给我打电话,但她知道,母亲是想让我回去看她的。阿姨最后说:"贺贺,阿姨也不希望你有什么遗憾。"高中毕业后,我就出国留学了。同为大学老师的父母毫不犹豫地为我选择了这条路,他们认为对我来说这是最好的出路。现在,我成了一  相似文献   

10.
苑广阔 《社区》2012,(2):63
早就听说同事小丽的男友是个"小康男",直到去参加她的婚礼,才知道她的丈夫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收入中等,家庭条件一般。我很奇怪,婚礼之后问办公室的同事:"你们之前不是都说小丽嫁了一个‘小康男’吗,去参加他们的婚礼,也不觉得她老公很有钱啊。"同事白了我一眼,道:"你还真是又土又俗啊,我们说的‘小康男’,不是指经济上多富有、多有钱,而是指性格和心理上的健康、富有。"看我还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同事继续解释道:"你别看小丽的老公个  相似文献   

11.
他们总是吵吵闹闹的,相互埋怨,这却是一辈子对彼此爱的表达……——题记她常对他说:"要不是看你当年身强力壮,我才不会嫁给你受苦!"他就对她说:"也不看看谁愿意娶你。"他说话时满是皱纹的脸上露着傻傻的笑。她便又开始吵嚷。他们总是吵吵闹闹的,相互埋怨,却依然你我依靠,一同生活了一辈子。  相似文献   

12.
表姐一家几年前移民德国,定居在法兰克福。今年夏天,我应表姐邀请,带着女儿到表姐家度假。我女儿今年五岁,表姐的儿子今年六岁,很快两个小家伙就玩到一起了。在表姐的儿子面前,我女儿简直就是一个小天才。因为我让她上了最好的幼儿园,她三位数的加减法早己不在话下,而且还会弹琴和跳舞,还能用简单的英语对话。而表姐的儿子两位数的加减法都算不出来。我对表姐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啊,你是不是对儿子的教育放松了。"表姐却说:"德国的孩子都这样,他们的任务就是玩耍。"原来,德国禁止学前教育,不允许幼儿园给孩子教授专业知识。那么。德国的幼儿园教些什么呢?对此我充满了好奇。有一次,我和表姐一起造访表姐儿子上学的那家幼儿园。当时,孩子们正在玩一个游戏,表姐的孩子不幸落后了。小家伙忍不住说了一句:"哎呀,我失败了。"老师马上说:"不,你没有失败,你只是慢了一点点。"说完,老师还主动拥抱了孩子,小家伙的脸上顿时充满了笑意。游戏结束,我问老师:"你为什么要特别向孩子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一个朋友吃饭谈生意时碰到冷场,就会跟别人聊聊星座。她说和陌生人交谈,一开始难免生疏,谈论星座,既有趣又不过分涉及隐私,还能关注到在场的每个人,这样彼此之间的关系润滑多了,事情也就好办多了。所以闲暇时间她就从网上和星座书上看相关的知识。她绝对有一个星座专家的范儿,说得让人特别信服。这就是她本人的辨识度。人最怕的是什么?是面目模糊,那样就没有人会记住你。Lady Gaga刚开始唱歌的时候,其实和现在的演唱  相似文献   

14.
取与舍     
《北方人》2007,(4)
今天你从图书馆抱回一大摞书,砰一声丢在地板,哭丧着脸说:“才两个礼拜,怎么读得完?”又说英文老师早讲了,她要给你们“上吨”的书去读,还说天天会给功课,就算十题中只有一题没做,也要扣一半的分数。接着你又抱怨物理老师,说他教得太快了,害你回家  相似文献   

15.
幽默放送     
《21世纪》2006,(5)
可怜的老外一家陕西人在纽约唐人街开了家餐馆,儿子当服务生,老妈管收钱,老爸做大厨。某一天,店里来了个老外,点了个套餐,吃到一半,“咣当”,把汤碗打碎了。儿子跑过去看了一下,说:“碗打了!”老外想:“one dollar……”老妈听见声音,也过来看,见地上有个破碗,问:“谁打的?”老外想:“three dollar”儿子说:“他打的!”老外想:“ten dollar!”老妈又说:“还得打一碗!”老外想:“hundred one”老爸正在厨房切菜,听见外面的声音,赶忙跑出来看怎么回事。忙乱中,忘了把菜刀放下。五大三粗的老爸,手持菜刀站在餐厅里,老外一看,心跳加速,血压急升,…  相似文献   

16.
正采访《在一起》时,感染艾滋的刘老师说她有天打车的时候,司机问她去哪,她说了地址,对方有点奇怪,看了她一眼,说:"你去那儿干啥?那儿都是艾滋病。""我就是。"司机一脚刹车,从后视镜里看着她,说:"我看你也是一个人呀。"这句话,足见误解和恐惧之深。一个社会的恐惧和暴戾之气,往往来自想像,而不是事实,来自议论,而不是感  相似文献   

17.
徐小平 《21世纪》2007,(8):14-15
在很多人的工作中,交流方法不仅决定着为人处世的心态,也决定着人际关系的成败在演讲会上"提问"也有讲究有一次,我在广州新东方老师培训会上演讲,结束后接受老师提问。一个老师站起来提问,在他说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打断他说:"我已经知道你要问的问题了,我来回答你,你请坐。"但这个当时还在大学三年级读书,却优秀到可以在新东方教书的老师不肯坐下来,他说:"徐老师,我发现你有一个问题(缺点),你经常打断向你提问的同学的话,我觉得这样子不够礼貌……"  相似文献   

18.
几天前朋友聚会,一个朋友拉着我的手,很神秘地说,她最近学会了看手相,给不少人看了,很准的,一定要给我看看。不由分说,就开始仔细端详起我的手。一边用手在我的手上比划着,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你的财运不错,手里有好几个小元宝;你事业线很深,也不错;你的身体先天不是很好,但是,现在有变好的迹象;你的爱情……"说者津津有味,煞有介事。听者如我,就是觉得好玩,不断地应承着,还不时问几个问题,着实让这个"算命先生"表现了她的"专业"知识,很是高兴了一会。  相似文献   

19.
我一直形容自己是个"学渣",但是遇到功课上的问题,还算是个愿意去认真解决的好学生.到麦考瑞大学读了两个多月,确实像传说中一样,我也认为这个学校是不水的,老师对待学术也很严谨.但也有个别老师以带学生读PPT为己任,他们不是很有耐心,如果你问一些挺简单的问题,他们可能还是叫你自己看书吧,就这样.在我们身边,是有四五个纨绔派的学生晃来晃去,不过,一旦在麦考瑞待久了,再土鳖也会被麦考瑞迅速调教得品学兼优.但在学校的三年,第一年算是被"过滤"一样,一些彻底没了信心的学生基本会止步转方向.  相似文献   

20.
暗恋的罐头     
《可乐》2006,(3)
那个牌子的茄汁鲭鱼罐头,超市的货架上,仅剩下一瓶。两个人同时看见,一同伸手去抢。于是他的手抓了罐头,她的手抓了他的手。他抱歉地笑笑,她却红了脸。他把罐头递给她:"你的。"突然绅士起来。她说不,你先拿到的,是你的。两个人彼此推让着,直到招来超市的售货员。售货员说:"等等吧,五分钟后,也许还会有这个牌子的罐头摆上来。"那时罐头正好被让到她手里,他说你先走吧,我再等一会儿。她说好,却不走,陪着他等。两个人开始闲聊,却突然发现,原来他们竟租住在同一个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