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传喜  李海云 《南都学坛》2012,32(5):102-108
信任危机已经成了一种严重的社会病,弥漫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社会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变迁,可以从性质上将信任危机划分为体制性信任危机、阶层性信任危机、失范性信任危机、逐利性信任危机、地缘性信任危机和差序性信任危机。信任危机给社会生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我们也迎来了必须要深刻反思的"底线时刻"。要恢复信任,必须从三个维度进行重构,即必须要守住个人的底线、政府的底线和社会的底线。"守住底线"是一句无奈的呐喊,但是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建设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信任危机因利而起,也必将因利而终,这是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2.
"风险社会"理论已经成为理解和解释当今世界的一个关键概念。在风险社会中,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的社会情景致使社会信任结构体系断裂,产生了社会信任的非社会化、私人化和非理性化等危机。这种由社会风险造成的社会信任危机,可以通过强化信任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和宣扬共同价值观重建社会信任文化,同时加强信任制度建设和构建"第三方"信任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信任危机,促进人们形成普遍信任的心态,提高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下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信任危机,其已影响到社会和谐乃至社会发展。借助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可以发现中国社会信任危机出现的原因与社会资本密切相关。网络、规范和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社会网络及社会规范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中国社会信任危机的发生。基于此,可通过拓展社会网络、构筑社会规范、倡导普遍信任等来培育社会资本,以化解中国社会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4.
信任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的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使信任的社会类型由人伦信任为主转化为制度信任为主。而制度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信任危机的主要根源。因此,从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和信用制度入手应该是化解当前信任危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皖北某县189例农民工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农民工社会信任现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各种社会排斥和信任机制缺失导致农民工群体社会信任危机,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可以通过增加农民工收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引导非政府组织建设、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谐的社会互动机制等措施,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信任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的信任危机与社会安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中国社会中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信任危机对中国的社会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从经济方面来说,它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和经济秩序的紊乱;从政治方面来说,它削弱党和国家的政治领导,损害行政效能;从社会方面来说,它破坏社会团结,增加社会风险,阻碍社会发展。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信任危机的严重危害,采取长期、中期、近期等不同层次的社会政策,标本兼治,消除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7.
信任的危机与重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信任危机是目前社会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信任危机限制了个体之间的互动及其与群体的融合,而且影响政治、法律制度的实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因而应重视信道建设。而信道建设的关键是要加强关于信义的法制建设,要注重个人品格修养和价值观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信任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的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使信任的社会类型由人伦信任为主转化为制度信任为主.而制度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信任危机的主要根源.因此,从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和信用制度入手应该是化解当前信任危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各个领域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传统的消失弥散了信任基础,人对自身存在产生了危机,加上制度的缺失和制度性承诺的乏力,人们在转型变革的背景下,感受到了信任危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也很容易产生社会信任危机和社会不公等问题,对新农村的建设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立足国情,应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原因及危害等逐层剖析,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农村经济、完善政治法律制度和进行价值引导等建议,以期对解决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