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说没有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耀眼的女明星对孩子柔情的一面,让人感觉到此时的她们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完美。也许忙碌的明星妈妈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但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付出母爱!  相似文献   

2.
朱素芳 《社区》2004,(6):20-22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多元化社会服务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打工妹,走进城市人的生活,奉献她们的辛劳和心智,为城市带来方便、美丽、洁净、温馨。但是,她们却是“外人”,城市需要她们的服务,却往往并不接纳她们的情感。在傲然耸立的城市里,她们是那么弱小、孤独的一群。武汉市江汉区武展社区居委会的大姐们,没有忘记她们。一个小小的“打工妹之家”,用不了多少财力物力的投入,却能为打工妹撑起一片天空,唤起她们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一个女人就是一所学校,打工妹的工作做好了,那些对外来人口管理的种种难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当然,我们并不是说,那些地处商场林立或城郊结合地带、拥有众多外来人口的社区,都有必要像武展社区那样成立一个“打工妹之家”,但对如何让外来人口融入我们的城市,成为一个真正的有归属感的建设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淘金者,这恐怕是我们每一个城市社区管理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编者  相似文献   

3.
济慈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出于对工业文明的厌恶以及个人生活的苦难使得诗人对大自然尤为关注,他试图在自然中寻找在城市里消逝的美。诗人在诗歌里赞美、歌颂大自然的美和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却没有单纯地沉浸于自然的美景中而是利用在自然中汲取的力量乐观地面对人生的苦难。  相似文献   

4.
运用全国12城市2536名"双非一孩"育龄妇女的调查数据,了解她们的二胎生育抉择,并进一步揭示其就业状态对其二胎生育抉择的影响,在"双非一孩"育龄妇女中,有26.9%的人想再生一个孩子;而模型结果表明,她们的二胎生育抉择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性别偏好的影响,但她们具体的工作状态、工作努力程度、对事业发展的看重程度、工作与家庭的冲突等都对其二胎生育抉择没有显著影响,而育龄妇女的职业发展虽然对其二胎生育抉择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却并非是消极的,最低程度而言,她们对事业发展的追求不会成为她们二胎生育抉择的阻碍。同时,育龄妇女的就业状态对二胎生育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单位的性质上,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育龄妇女想再生一个孩子的发生比最大,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次之,合资外资企业育龄妇女想再生一个孩子的发生比最低。  相似文献   

5.
她们不是超级女声,她们也不是超级天后,但她们却为我们带来最亲切的吟唱,在这个城市的舞台、酒吧……在一切适合歌唱的地方,她们就是我们的夜莺。尽管没有绚丽的舞台,尽管没有华贵的服装,但这些美丽面孔却在喧闹嘈杂的人群面前,深深牵动了我们狂欢和忧郁……她们就是我们美丽城市的美丽歌手,在零落的鲜花和掌声中,在贝斯和电吉他的强劲震颤中,她们是我们无数个快乐时刻的重要主角。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的林粲畦、李思思、董玲雯,她们各自都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虽然职业不同,但她们在业余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城市歌手”的身份,在有限的舞台上,她们有着一样迷人的光芒——  相似文献   

6.
刘墉 《百姓生活》2011,(7):21-21
小于和香香,真可以说是最要好的手帕交(意指关系亲密、友情深厚的女性朋友)。在教会学校里住校,从初一直到高二,她们总是形影不离。两个人的家庭背景虽然不同,烦恼却一样——她们都有一个啰唆的妈妈。小于的妈妈是幼稚园老师,大概因为带惯了小孩,一直到今天,跟小于说话,还像是教幼稚园孩子似的慢吞吞、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说完了,还要问"你听懂了吗?"  相似文献   

7.
全世界有四个国中国,其中三个在欧洲,一个在非洲。欧洲的三个国中国虽小,却都很有特点。不同的自然状况、文化风俗、行政管理和宗教信仰,使它们各具风貌。而它们的相似之处,则都是世界上领土最小的国家,以至于在世界版图中只能用一个点来表示她们的方位,但却每年都能吸引许多不同的人前往。  相似文献   

8.
在厦门这个时尚、温馨的城市里,爱情在蓝天碧海间是温润、轻灵的。然而,有这样一群年轻美丽的女孩,在郊区或农村的讲台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轻轻播洒着爱的种子,自己却仍然苦苦徘徊在婚姻之外。对于天真的孩子,她们爱得充盈;透视她们的爱情,似乎显得疲惫,其间隐含着许多的感伤与无奈。  相似文献   

9.
李珍 《社区》2012,(1):62-62
"老龄化"和"核家庭(一对夫妻加一个孩子的小家庭)"这两个词是目前日本社会的两大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日本老人选择住进养老院度过晚年。但日本老年问题研究所专家三谷隆生指出,老人内心渴望倾诉和陪伴,需要被人关注,多和充满朝气的孩子相处能让他们精神矍铄、心情开朗。  相似文献   

10.
别看我出生在一个至今仍不算富裕的穷山沟里,可我与电视结缘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也就是我五六岁的时候,我们村和咱们国家大部分农村地区一样,还没有通电,但我们村的孩子却远比别的地方的农村孩子幸福,因为我们能看上电视。这话是怎么说的?没电还能看上电视?能!真能!在距我们村三里多地的一个山洼里,有一个很神秘的“三线”厂。每到夜晚的时候,我们劳累了一整天的村子寂静下来,而他们那里却是灯火通明。好像是村里一个放羊的孩子最先发现的,他说那个厂子有一个镜框子那么大的“小电影”,里边每天晚上都出来“人”给大…  相似文献   

11.
以"新写实"著称的方方与池莉,是两位擅长以中篇体裁进行都市写作的女作家.虽说她们都对批评家总是将她们俩相提并论不以为然,但事实上,都立足于中南重镇武汉进行写作的这两位作家,她们的小说里都表现出一种对都市民众的生存关怀,在各自的文本里勾勒出一幅城市风景.尽管如此,两位作者各自的审美取向却大相径庭,而且在艺术成就上的确也不能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2.
庐隐与苏雪林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们都是被五四的怒潮从封建的氛围中掀起来并觉醒了的女性。她们都以"五四人"自许。但这两位同样出生在封建家庭、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作家,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秉性:庐隐是一个反封建的人,苏雪林是一个反"反封建"的人。她们表现出不同的婚姻观和创作观。  相似文献   

13.
《百姓生活》2011,(7):61-61
来自英国的谢菲尔德三姐妹是三胞胎,但神奇的是,她们中的小妹妹赖蕾比她的两个姐姐要小整整11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据报道,英国的谢菲尔德太太和丈夫在1994年步入婚姻殿堂。他俩本打算一结婚就要孩子,医生却发现谢菲尔德太太患有子宫内膜异位和多囊卵巢综合症,自然受孕的概率不大。  相似文献   

14.
家成  天抒 《新少年》2013,(Z1):18-19
这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辽阳县穆家镇学校。但校园里活跃的小记者,规整、醒目的黑板报,以及一千多名学生整齐的校服、欢乐的笑脸,却让人很容易就能感觉到这所学校活泼向上、生机勃勃的风貌。是的,多少年来,穆家镇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爱护着这里的每一个孩子。下面讲述的小故事,就是穆家镇校园里众多故事中普通的两例。  相似文献   

15.
两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得了先天性胆遭闭锁,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但双方家长却无法和孩子配型.庆幸的是,两个妈妈发现她们可以互相为对方捐肝.于是,一个"80后"妈妈和一个"90后"妈妈决定"换肝救子".  相似文献   

16.
环保专家曲格平先生今年6月在日本国际研讨会上指出:现在该是人类醒悟的时候了。工业文明究竟要把我们带向何处?在新世纪里,应该在这颗星球上建立一个新的文明和新的家园。什么是新的文明?曲格平认为,可以叫“绿色文明”或“生态文明”,但其主要特征应是:人与自然重新结盟,人与他人重新结盟,人重新找回失落的自我。人与自然重新结盟。要师法自然,要与自然做朋友,要掌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21世纪是人类与自然结盟的世纪。人将在大自然中找到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师法自然,无人合一,将是新世纪人类的最高理念。人与他人重新结…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在那个资本主义急速发展的年代里,却敏锐地察觉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人和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再平衡。他告诫我们一定要尊重大自然发展的规律,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全部来自于大自然,如果人类毫无节制地从大自然中获取资源,那么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终将受到威胁,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猛烈报复。当今中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同样也带来了恩格斯所说的各类生态问题。那么,如何合理地进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颖蒙 《社区》2022,(8):20-20
“我是全职妈妈,我用行动为孩子与新村里的家人们筑牢防线!”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虹桥社区辖区的惠虹路封闭小区卡和上,妈妈们高喊口号。她们是全职妈妈,她们来自五湖四海,她们柔弱但坚毅,用实际行动为孩子做榜样,为社区筑堡垒。近期,江苏省南通市防疫工作形势严峻,在微网格员“敲门行动”中,就诞生了这样一支坚强的新市民全职妈妈防疫队伍。  相似文献   

19.
柯尔律治的诗歌具有极其的生态理念。柯尔律治在其诗歌中讴歌美丽的大自然,赞美雄伟的大自然,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原始状态,揭示了人与自然、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人在自然中得到的无尽欢乐和享受。柯尔律治认为,自然是人类孤独的慰藉者。在他看来,接近自然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人必然得到自然的恩惠,破坏自然的人必定受到应有的惩罚。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和幼儿园装修日趋高档,给孩子考虑较多的是生活舒适、方便,十分注重卫生、安全,从而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孩子活动的空间,孩子难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进行自由探索,然而,这样的环境根本满足不了孩子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的天性.他们喜欢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地探索,孩子在自由摆弄物体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首先要使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最自然的阳光雨露、花鸟虫草,从而养成孩子对周围自然的情感和态度.如果能很好地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作为不断发展的今天,幼儿会更加自由探索,热爱大自然,对其将来的学习主动性以及从事科学活动的态度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